TRIZ理论学习的思考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理论介于模式和方法论之间,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理论,这种方法是在苏联产生(苏联当着国家机密保密了40余年),上个世纪80年代(有说90年代初)才传入西方,在西方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近10年来才在中国传播,但传播力度有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我觉得还是与我们的"世界加工厂"的定位有关,当然也与我们传统文化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本来就是轻视自然科学的,官本位始终是渗入我们骨子里的观念,中国的哲学要么向玄学发展(比如,易经的研究),要么就向空洞的口号发展而不食人间烟火,实用指导性非常差.真正的方法论和哲学研究非常少,当然,也不是没有,钱学森的系统控制论还是非常有水平的.但中国的教育比较悲哀,这种方法论的东西教得少之又少,而且就是教也是空泛的理论,不结合实践.马哲其实也不错,它毕竟提供了我们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但我们的教学出发点不是让我们学会思考,而是避重就轻,断章取义,给人洗脑.搞得大家一听到马哲,要不就头大,要不就胃疼.
原来的TRIZ理论虽然非常适合工业产品创新,偏向硬件,但其实对软件产品来说,也非常适合,毕竟它提供的更多是一种方法.下面来个TRIZ指导下的产品改进:
便签(纸质)是一种非常好的思考和记事的工具,电子化就成了便签软件(材料改变),但开始的便签只能键盘输入,后面变成了手写(触摸或者手写笔)(改变输入方式),本质是图片识别,再结合文字识别,公式识别,文字+公式+图片混合排版(多种技术结合),形成与纸质便签一样功能,但更加方便和更容易识别(文字+图片),扩大屏幕,可以形成电子黑(白)板,再加上音频.如果输入改为音影(输入方式更高级),屏幕改成投影(改变输出方式).....
TRIZ理论实践方法就是列出要发明产品的关键特性,然后依据现有成功的发明原理,从材料,形状,输入,输出等各个方面去改进这些产品的特性,以达到预期的产品结果,因此TRIZ理论的本质其实是一种利用现有方法的重新组合利用法,所提供的40种(还在增加)发明原理是基本的,当然这些方法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因此提供了这40种方法组合所带来的作用矩阵.比起传统的重复试错法来说,效率高很多,成本低很多.而且遵循着这种思路,如果总结出更多的基本原理和他们之间的作用关系(换成电脑模型),很多发明问题的解决将会更加容易.其实TRIZ理论在苏联和西方的应用都是非常成功的,效益非常明显,在这种方法的指导下,专利估计在大几百万级,是西方很多大公司的产品工程师的必备技能.作为程序员,对于这样一种产品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和方法,了解一下也是非常好的,可以借鉴到软件产品的研发中来.
当然,因为是初学,不完全能掌握,而且所举例子也未必恰当.大家看后可以去了解了解.本文的目的就达到了.
学习很重要,但拓展思维,学习学习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重要.
PS:欢迎大家支持本博参选博客之星,不为别的,就为进入前20,我就请我同事一顿麦当劳
http://vote.blog.csdn.net/item/blogstar/hawkso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