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用户层发生异常后软硬件协同处理流程
我这里是要简单说一下,在ARM平台的用户层发生异常后的软硬件协同处理流程,是个大致的概况,对宏观了解后,具体细节内容网上有很多,可以自行查询。
用户层程序正在执行时,遇到未定义的指令(ARM不是别的指令)或者SWI软件中断指令(产生系统调用),就会产生异常,这里以未定义指令异常为例进行说明:
一旦出现未定义指令异常,CPU会自动做如下操作:
(1)未定义模式(ARM七种运行模式的一种)下对应的lr(即R14,不同的运行模式有不同的lr寄存器)寄存器保存当前发生异常的指令下一条指令的地址。例如,在用户态有A B C 三条指令顺序执行,指令A发生未定义指令异常,则指令B的地址就会由CPU保存到未定义模式下的lr寄存器中,用于异常返回。
(2)CPU修改CPSR寄存器,进入未定义模式:
CPSR[4:0]=0b11011 /*将CPSR的低五位置位11011,正好对应未定义指令模式*/
(3)因为ARM异常只能在ARM状态处理,所以要将状态修改为ARM指令集状态:
CPSR[5]=0
(4)CPU根据发生的异常是未定义指令异常,将PC置为0x0000 0004(也有可能是0xffff0004,在这里不做分析):
PC=0x00000004
以上是CPU在做,剩下的都是操作系统完成,我这里只说个大概,具体细节见我写的另一个文档:
该地址对应的正是一条跳转指令:b vector_und + stubs_offset。该指令会跳转到相应的异常处理函数去执行,函数执行结束后会调用ret_to_usr函数,从SVC模式返回到USR模式,在这个函数中最后一条指令是:MOVS PC,LR。该指令将当前状态的LR寄存器赋值给PC,并且将当前模式寄存器SPSR拷贝到CPSR中(指令中MOV后的S位)
(5)LR保存的就是上面指令B的地址,至此未定义指令异常处理完毕。
对于其他几个异常,如中断、快速中断、数据中止等异常,除了返回地址、PC值等不同外,处理流程大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