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摸象新解——谈facilitator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
????? 先看一看这个故事。
?
????? 从前,有四个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可他们看不见,只好用手摸。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齿。他就说:“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个又大、又粗、有光滑的大萝卜。”高个子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不对,不对,大象明明是一把大蒲扇嘛!”他大叫起来。“你们净瞎说,大象只是根大柱子。”原来矮个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而那位年老的盲人呢,却嘟嚷:“唉,大象哪有那么大,它只不过是一根草绳。”四个盲人争吵不休,都说自己摸到的才是真正大象的样子。
?
????? 再听听我讲的故事。
?
????? 从前,有四个人很想开发一个软件,可他们只熟悉软件开发中的一个环节,A比较擅长和用户沟通,搜集需求,B是设计师,C喜欢写程序,编码,D是一个测试人员。A开始需求调研。期间,B经常问A,”你需求出来没有阿?“。A说:“等等,到时候我把需求文档给你”。C,D此时只是听说有一个项目,具体不知道是什么。一个月后,A经过和对方客户人员,操作人员的电话交流,中间也面谈过一次,终于把需求说明书的初稿出来了。B这时正在处理了一个线上bug。A通过即时聊天工具和B说,我把需求说明书发你邮件了阿,赶紧看看。两天后,B看了一下,反馈了一些问题,通过邮件逐条回复了。 A看到后,发现有些问题还不清楚,又打电话给客户,确认问题。期间,A刚好参加了一个会议,两天后,B收到了A的回复邮件。如此反复,又来了两轮,过去了四天。这时,C还闲着,听说需求出来了,也没仔细看。 D开始作测试分析。B开始设计,设计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问题,找A作确认,A又找客户作确认。两个星期后,B设计完了,产出了一份设计说明书,同时,和C说,我设计出来了,你现看一下。C看了一下,也没看出什么问题,马上进入开发。开发到一半,发现一个问题,反馈给B,B发现确实是一个问题,反馈给A,A打电话和C说,这个应该是这样这样这样的....。C开始返工,手脚很块,4周过去了,C开发完了。D开始测试,测着测者,发现一个问题,C说没问题,需求就是这样写的阿,D说和需求不一致阿。C翻出他的需求文档给D看,D也翻出文档给C看,发现原来他们的文档版本不一样。C和D研究决定,找A确认一下需求,A说是这样这样这样的,C开始返工。此时,测试已经开始一周了。又过了两周,测试完成了测试。
???? 项目终于发布了。拿到客户那里,客户说:“这个功能我不太用,好像你少了XX功能吧,那个功能我本来想的不是这样的。”
???? A窝囊了,B郁闷了,C愤怒了,D悲剧了。
?
??? 我们来看看项目各阶段所花的时间:
??? 需求:30天
??? 需求确认:2+2+4=8天
??? 设计:14天
??? 开发:7*4 = 28天
??? 测试:7*3 = 21天
?
??? 这是一个典型的软件开发场景,大家看看觉得有什么问题和可以改进的地方吗?
?
??? 让我们回到盲人摸象的场景,四个人摸的正欢,一个智者经过。他实在看不下去了,对胖的说,“你和我来”。智者拉着旁的走到矮的跟前,说:你摸摸。胖的摸了一下,发现摸到的是跟柱子。如此,智者还让老者顺着大象尾巴摸,摸到了大象的屁股。期间,还特意拿来了一个梯子,大家顺着梯子,都摸到了大象的牙。就这样,智者辅助这些盲人把大象全身摸了个遍。
???? 互相都摸过之后,智者让他们坐下来,对他们说,你们知道猪是什么样的吗?老者说,我以前眼睛没瞎的时候,是见过猪的。智者说,你最开始摸的就是象的尾巴,猪也是有尾巴的,差不多的,你知道了吗?老者说,知道了。
???? 粗粗的,滑滑的是大象的牙齿,叫象牙。像柱子一样的东西是大象腿,就像你的两条腿一样,走路用的。那个像蒲扇一样的是大象的耳朵。
??? 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大象是什么样的吗?
? ? “恩,基本知道了”,四个人齐声回答。
?
? ?? 我这里说的智者,就是facilitator , 起到的作用就像是润滑剂,他没有做什么,只是帮助大家达成了目标,促进大家都成功。改善了他们之间的沟通,平息了大家的争执。最终,引领大家达到了共同的目标。
?
???? 同样,在软件开发的场景下,也是一样的。A,B,C,D在软件开发过程的各个阶段,只熟悉自己的部分,缺乏沟通。
? ?? 在需求阶段,A信息最丰富,B信息了解很少,C,D基本没什么信息。
? ?? 在设计阶段,B信息逐渐丰富,他的信息得到验证,并产生反馈,D开始熟悉需求文档,C还是很少的信息。
? ?? 在开发阶段,C信息逐渐丰富,C的信息得到验证,并产生反馈。
???? 在测试阶段,D的信息得到验证,并产生反馈。
?
????? 信息的传递和流动是串行的,反馈路径长。如果有偏差,很有可能影响当前正在作的工作,好的结果是经过沟通后没问题,但浪费的是等待沟通结果的时间。更不好的结果就是,A,B,C,D一起返工。
?
????? 在软件开发这里,充当facilitator的一般就是PM,就是项目经理。PM在A作需求的时候,会说:“A,你把这两天了解到的需求和B,C,D沟通一下”。这样,在早期,就促进了A,B,C,D在理解上就有了共同的上下文,B,C,D也会提问,早期就对部分需求进行了验证。B理解了关键需求,开始思考设计。同时,C也开始对关键的技术进行技术预研,对技术接口进行联调。
?
????? A也可以在有了初步需求之后,就召开联合需求讨论会,把客户,B,C,D拉在一起,一起讨论需求,让客户排定需求优先级,C可以估计开发成本。最终保证客户最关键的需求得到满足。
?
???? B在早期,就可以召开联合设计讨论会,把A,C,D一起叫上,讨论初步设计,A可以验证关键需求是否满足,C可以确认有没有需要提前学习和熟悉的地方,D可以从可测性角度来审视B的设计。
?
???? C在拿到B的设计说明书后,可以直接找到B,说他的实现思路,确认不会跑偏,方案可行。
?
???? 如果A,B,C都没有主动做这些,那就要求facilitator来促进他们做到。
?
????? 如果PM是一个Command-Control风格的管理人员,只会分配任务,这时,A,B,C,D的信息是不会自然流动的,也不会改变结果。
?
????? 如果PM不是,那A也可以充当facilitator的角色,使大家时刻保持在一个上下文内。
?
???? 回到敏捷的范畴,如果是一个开放,氛围很好的团队,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facilitator。最合适担当的角色是ScrumMaster或者敏捷教练。
?
????? 改变现状的策略总结:
???? 1) 使每个PM都具备facilitator的能力。
???? 2) 使需求分析师具备facilitator的能力。
???? 3) 设立单独的ScrumMaster角色,独立承担facilitator的角色。
? ?? 4) 为团队指定敏捷教练,对开发过程进行指导和跟踪,培养facilitator。
?
???? facilitator的几点关键要求:有大局观,温和,喜欢倾听,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冲突解决,从多个角度看问题。
?
???? 盲人摸象之所以不成功,就是因为,其团队缺少了一个facilitator。
?
?
?
?
?
?
?
?
?
?
1 楼 boobmoom 2009-12-21 It's a good 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