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程频道 > 软件管理 > 软件开发 >

从财务数据分析 海内的上游接包商和对日的上游接包商的区别

2012-06-21 
从财务数据分析 国内的上游接包商和对日的上游接包商的区别单纯两种业态的比较。所有数据均从官方渠道获得。

从财务数据分析 国内的上游接包商和对日的上游接包商的区别

单纯两种业态的比较。所有数据均从官方渠道获得。

 

国内的上游接包商是直接从移动,电信这些通讯巨头拿活, 人月单价基本如下:

 

研发1.8万项目经理2.2万架构需求2.1万

测试代维

1.6万

 

 

对日这边是直接从日本证券,银行,互联网公司的技术开发部门接活,人月单价基本如下:        

国内离岸2万  ~ 3万日本在岸3万  ~ 8万

 

从数据来看,国内接包商的人均单价不会比日本低多少。

但是这两家公司的年均利润率确相差很大,我们比较一下2011年第一季度财报

报告期

国内

对日

每股收益

0.1693元

0.2125元

每股净资产

5元

4.28元

每股现金含量

-0.01元

0.23元

净资产收益率

3.38%

4.96%

每股未分配利润

1.03元

1.69元

每股资本公积金

2.71元

1.33元

净利润

3640.73万元

1585.32万元

主营利润收入

34899.46万元

8903.7万元

投资收益

163.11万元

0万元

财务费用

141.8万元

-97.33万元

 

草算一下,国内的利润率只有10%不到,而对日的利润率有17%,从每股收益的利润上来说,也是对日明显好于国内。在两个公司人月单价如此相似的情况下,为什么公司的盈利会有不同呢?

 

其实,我分析,这和两个公司的经营策略的不同有巨大的关系。

 

国内的这家上游接包商,在接通讯行业单子的同时,自己在积极积累行业沉淀,以产品化为导向,推动自己的发展。

比如他们在XX省电信运营中心接单开发之后,会积极的将其产品化,然后在全国其他省份推广销售。

这倒不是因为国内的老板会有多么的高瞻远瞩和技术前瞻性,是因为国内单个项目低乏的利润率和同行业之间0盈利报价的恶性竞争。

只有产品化,才能稀释成本,扩大利润。

 

产品化,不是有一天你说, 产品化就能产品化的。

产品化需要钱,投入,资本的消耗。 表面上国内公司拿单人月价格不比对日差,但是国内公司要养活很多人: 架构师, 咨询专家, 销售, 市场推广, 这些活动都是要钱的。

产品化的公司,能够保证有10%的利润率,我觉得就已经很不错了。

 

而反观对日的企业,因为是单纯的人月结算,切入行业不深, 产品化压力也不大, 成本损耗极低, 能够保证高利润率也就正常了。

其实这从两个公司的市值也能看得出来,一个40几亿,一个10几亿。

 

另外,有兴趣的人可以关注一下,国内的这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明显高于对日的这家,这也是因为做产品运营的公司一定会积极的利用金融杠杆融资。

单纯的对日外包企业目前也在积极转型,但是转型过程中,必须要承受的就是利润率下滑。

所以我的观点是, 利润率高不一定是好事情, 利润率和公司的整体发展方向的平衡才是最有意义的。

 

 

#以上#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