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寻常路”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生活中还是有很多新奇有趣的乐子可以让老人去追求享受的。这是老人的幸福,更是儿女的幸福。
我家对门住着一对老夫妻,是大学退休教授,我们称呼他们陈老师、刘老师。刘老师是个时尚分子,穿着时髦,时常换发型,还喜欢逛街,找年轻人聊天、跳舞,比我们上班还忙。那次听闻刘老师正张罗着组团自驾游西藏,我惊愕之余更多的是大声叫好。
与刘老师相比,我父母的生活方式就要老套得多,甚至可以说是一直守旧封闭。前几年帮哥哥嫂子带孩子,过着单调的家、幼儿园两点一线生活,简单倒也充实,可现在哥哥的小孩上学了,不再需要他们接送了,空闲下来的老两口一直落落寡合,心里没着没落的,日子过得没滋没味的。虽然我经常劝父母寻找一些纯消遣的娱乐之道,健身又怡情,可老人既不心动更无行动,让我一筹莫展。看着邻居这对前卫潮流的“犀利”老人,我心中涌上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带母亲结交这对“另类”朋友,让他们来影响影响父母。
带母亲交邻居“玩友”
打着让他们来我家小住几日的幌子,我把父母接到了自己家。趁着周末,带父母串门去了邻居老教授家里。平日里,我和先生也常到老人家里小坐聊天,所以关系不错,老人用自制的鲜榨果汁热情地招待我们,根本不用引导,我所期待的话题很快就展开了。陈老师、刘老师首先说起了出行在即的西藏自驾游。老两口说他们如何在网上发帖、征集驴友。母亲听得是满脸惊讶和钦佩,问了个实在的问题——费用。陈老师满不在乎地说,保守估计大概一个人得大几千元。刘老师善意真诚地说:“咱也用了半辈子的时间打拼家业,为儿女奉献,够辛苦的。到了现在这岁数,只要活得开怀,神马都是浮云!”我一听,乐了,这语言,挺前卫。然后,两位老人又跟母亲津津乐道起他们去年自驾游去拍胡杨林的经历,听得父母津津有味,眼里满是羡慕。陈老师两年前开始玩摄影,报培训班、买单反相机,忙得不亦乐乎。
跟两位老人结识以后,我们上班的时候母亲没事就自己去对门做客。晚饭时,母亲念叨着跟我说,刘老师他们虽然不跟孩子住一起,但看人家过得一点也不孤单,比年轻人还精彩。我趁热打铁开导说:“是呀,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喜欢做的事儿,没有把自己的生活和儿女捆绑在一起,这样老人和孩子都轻松多了。”过了两天,刘老师过来邀母亲一起去逛街,母亲欣然同意,并且逛了整整一天。母亲在刘老师的“怂恿”下,买了一直艳羡却没敢出手的海派小牛皮鞋、长款衬衫以及白银手镯。母亲喜不自禁地给我一件一件摆看,感叹自己很多年没这么逛街购物了,同时又称赞刘老师好体力、好眼光、好品位。在这些之外,我最高兴看到的是母亲像个孩子一样开心,这样的开心实在是太久违了。
“不走寻常路”的幸福晚年
母亲很快就喜欢上了这对“另类”朋友,还带着父亲一起结交他们。父亲虽然一向从善如流,但也固执保守,不知陈老师是如何鼓动说服的,竟然能带父亲去小汤山泡温泉。父亲是我们眼中的老古董,从来不去公共洗浴中心,甚至洗澡都不让母亲看。回来后兴致勃勃地跟我们介绍这次经历,感慨地说,原来还有那么多有趣的事情可以做,真是白活了。这以后,基本每周父母都会相伴去泡温泉。春天,美其名曰迎着桃花开泡温泉通筋活血;冬天,露天披着雪花泡温泉强身健体。看来的确是同龄老友现身说法才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们子女再怎么动员也是无济于事,交“歪”友这招棋真是走对了。
现在看着父母走上了“歪”路,有了自己的事儿和乐趣,我喜在心上。哥哥也看出了父母的变化,说两老比年轻人还会生活和享受。我笑驳,难道老人就该循规蹈矩守着房子、孙子过巢居生活?“不走寻常路”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生活中还是有很多新奇有趣的乐子可以让老人去追求享受的。这是老人的幸福,更是儿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