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6日,号称“最贵IPO”公司的海普瑞在深交所正式挂牌交易。尽管首日走势波澜不惊,也未能如市场预期般夺取第一高价股桂冠,但海普瑞依然吸引了无数的眼球。资料显示,海普瑞实际控制人李锂、李坦夫妇合计持有公司28803.7万股,如以当天的收盘价175元/股计算,其身家为504亿元,一举超过了王传福,荣登内地首富宝座。
一夜之间,李锂、李坦、海普瑞及其主打产品“肝素钠”这几个原本陌生的名称,突然变得炙手可热。然而,如此高的股价,让海普瑞在成为中小板“股王”的同时,也引发了无数质疑。甚至有机构担心,海普瑞可能会重蹈“中石油”2007年主板上市后的覆辙,成为刺破新股狂欢泡沫的一根针。
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优等生
锂,是所有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同时也是比较昂贵的。46年前,李锂的父亲——一名化学老师,给儿子起这个单名,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大放光彩。如今,李锂的光彩,已不可阻挡。
李锂的老家在四川省仁寿县钟祥镇,父母都是中学教师。李锂毕业于四川省仁寿一中,后来考入了成都科技大学化学系(现并入四川大学)。
“他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优等生,在功课上,专业课非常优秀,但公共课不是特别好。他是一个如饥似渴读书的人,如果没有书,他就感到非常地饥渴,我们有好书就经常交换、讨论。他读书非常庞杂,是个杂家。”黄世伟(李锂学生时代最好的朋友、现利尔化学股东)说,学校的图书馆不够他们看,他们经常一同前往东城区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找书看,“沉浸在书的海洋中,我们感到非常享受。我们和不同时代的大师在交流,那时候我们开玩笑说,我们是和大师在神交。”回忆起当年的书痴时光,黄世伟兴奋不已。
李锂爱读书的习惯多年来没有改变,去年黄世伟曾到李锂位于深圳的办公室,“他的办公室就像一个图书馆,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书”。
“他的成功,并不是源自传统教育。我认为,他是毕业于他自己的大学,是丰富的阅历,是文化和实践精神造就了他。”黄世伟说。
1987年7月,李锂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成都肉联厂工作。
1992年10月,李锂离开这家国营单位,与重庆通达承包合作肝素钠项目,直接负责通达的经营管理,先后担任总工程师、董事长兼总经理。
提纯原料药收获第一桶金
1997年12月26日,西南药业将所属的渝西制药厂转让给重庆海棠新材料有限公司,获得转让金2320万元,用于组建生物技术制品有限公司。
据了解,西南药业投资组建的生物技术制品公司为重庆华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该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其中西南药业公司出资3400万元,占股68%;重庆华银租赁有限公司出资1500万元,占30%的股权;而另一家合作方为重庆通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出资100万元,只占2%的比例。
根据西南药业当年的公告称,重庆华星生物主营生物制品、制药技术的产品开发、自销和技术服务、化工产品及原料、医疗器械及设备等。
重庆通达生物制品即为李锂最早的创业平台。据重庆市工商资料显示,重庆通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即为李锂,所在地为重庆市九龙坡区科创路6号,注册经营范围正是目前海普瑞药业的主营业务:生产、销售肝素钠原料药。
也正是与西南药业的合作,让李锂挖出了第一桶金。
西南药业公开信息显示,重庆华星生物在1998年当年即赢利328万元。可是,后来由于重庆华星生物后续投入不足和经营乏力,没有话语权的李锂决定退出与西南药业的合作,自己单干。
“10多年前,李锂和他的重庆通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曾经找上门来,要求与我合作。遗憾的是,这事没有引起我足够的重视。”重庆陪都药业公司董事长唐良平透露。据他介绍,李锂在刚入主通达生物制品时,主要从事从猪小肠中提取肝素钠的业务。当时陪都药业有厂房和设备,重庆通达生物期望与唐良平合作,由通达生物提供技术和原料,陪都药业提供厂房和设备,双方共同生产肝素钠原料药。后被唐良平拒绝。
唐良平认为,肝素钠本是用来制作抗凝血药物的,后来在上世纪80年代发现对肝炎有很好的疗效。虽然号称可以达到70%以上的疗效,但后来经临床大批试验后,发现疗效还不到30%。因此,唐不太看好该项目。
1998年,李锂联合其家人创立海普瑞。海普瑞是一家典型的民营家族企业,实际控制人为李锂、李坦夫妇,二人分别任董事长及董事、副总经理,而公司董事、总经理单宇是李坦的哥哥。
12年间股权7次变更
海普瑞的发展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其成立后的12年间,经历了7次股权变更。最早相中海普瑞的是深圳源政投资的杨向阳。
1998年9月,李锂遇到了其人生的伯乐,即深圳源政投资的杨向阳。1997年,杨向阳因为自己投资做生物治疗癌症的新药研发而失败,此后,踏上了投资生物医药之路,成为深圳早期的PE投资人之一,且专注生物医药。
当年11月,源政投资向海普瑞投入600万元,与原股东一起增资扩股,使该公司增资到2000万元,源政投资占30%的股权。
1999年,坊间盛传创业板即将推出。在此预期下,海普瑞在第二年引入紫京实业(后更名为“恒大盈海”)、利诗源投资、海南磁力线作为战略投资者。在7次股权变更中,上述名字都曾出现在股东名单上,但都没能坚持到最后。
2003年,获得原属于重庆通达生物的药品批文后,海普瑞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李锂完全退出重庆通达生物。工商登记资料显示,李锂的重庆通达生物制品于2008年2月27日注销。
2007年,海普瑞迎来了高盛全资子公司GS Pharma。当年9月3日,海普瑞药业股东会审议接受GS Pharma对公司增资491.76万美元;完成增资后,GS Pharma共持有海普瑞药业1125万股,占有12.5%的股权。
借助“百特事件”腾飞
肝素具有多种生理作用如抗凝血、消炎、抗病毒、抗癌、调节血脂等。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西方各国主要从牛肠黏膜中提取肝素。但随着上世纪90年代初“疯牛病”在欧洲各养牛国的流行,欧洲人担心牛肠提取的肝素存在安全性问题,故后期,欧洲肝素生产商已不再从牛肠里提取肝素,而改用猪肠。
而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生猪存栏量约占全球生猪的一半。这就为猪肠提取肝素钠原料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国内曾有数百家肉联厂上马生产肝素钠原料药,并竞相对外出口,近几年我国肝素钠出口一直保持在100吨/年左右。2007年,我国肝素钠出口总金额为1.37亿美元。
在这个大的利好环境下,深圳海普瑞的肝素钠业务保持快速增长,成为我国出口肝素钠的第一大户。
不过,真正让海普瑞实现腾飞的,是“百特”事件。2008年2月28日,美国百特医疗公司正式宣布召回大量肝素类产品。在美国百特宣布召回的当天,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发表声明称,该局已收到与各种肝素有关的副作用报告共计448例。在FDA已收到的21例因各种原因致死的报告中,有12人使用了美国百特产品。而从2007年12月中旬至2008年1月,美国百特称大约有350人在使用了该公司生产的肝素钠后产生严重过敏反应,有4人死亡与肝素质量安全问题有关。美国百特召回的所有肝素产品的活性成分都来自同一家供应商,即美国SPL,而SPL为美国百特提供的部分肝素钠原料则来源于其控股的中国江苏常州凯普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百特风波之后,为了弥补市场缺口,美国FDA同意在公司供应肝素钠原料药的前提下批准APP公司生产全部规格的大剂量标准肝素制剂产品。而海普瑞以“零缺陷”结果通过了美国FDA现场复查,并与APP公司签订了独家供货和独家采购合同,使海普瑞一跃成为美国大剂量标准肝素制剂唯一的原料药供应商。2008年,海普瑞的营业收入为4.35亿元,利润为1.9亿元;到了2009年,其营业额猛增至22.24亿元,净利润8.09亿元。
正是因为2009年的腾飞,才有了如今的海普瑞上市并造就李锂夫妇中国新首富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