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倚在阳台的栏杆旁,眼睁睁看看儿子的汽车一溜烟地上了路。他是气冲冲走的,下楼梯的脚步,咚咚咚敲我的脑门。
加州的孩子到了16岁便有资格考驾驶执照。儿子一天都没有耽搁,驾照成了生日里最好的礼物。汽车是旧的,我们无偿送给了他。在美国,有了汽车便有了自由。对于家长来说,汽车就像儿媳妇,明目张胆地从父母手里夺走亲生儿子。
他就这样咚咚咚地走了。咚咚咚的脚步声敲得我脑袋瓜疼。我记起了医生冰凉的手指咚咚咚地敲在我隆起的腹部上。儿子到时候了不肯出来。医生比我还着急。为了这个捣蛋鬼,我在医院里躺了五个多月,保胎。我的病历上写着:珍贵胎儿(容易流产的胎儿)。
那几天,医生天天来敲我的腹部,查了又查,最后不得不让我挨一刀,破腹让他见世界。
是男孩,皆大欢喜。出世后,一直和娘特别亲,所有的回忆,都是甜甜蜜蜜。今天,他弃我而去,做得那么自觉,不像有些美国孩子,要被家长赶出去。
美国孩子过了16岁就获得了独立的权利。到了18岁,获得选举权和志愿当美国兵的权利。21岁可以名正言顺地去夜总会,合法饮酒,不再被酒吧拒之门外。
16年来,我习惯了每天早上的家庭操练。我还没有睡醒,听见了他的洗澡声,赶快揉着眼睛,披了睡衣,冲向厨房,给他做早餐。荷包蛋、炸香肠、烤面包、黄油加果酱、馄饨汤、叉烧包、油豆腐线粉汤。反正天天换花样,有中有洋,忙得心甘情愿。日复日,年复年。不知不觉,有一天,他从淋浴室出来,已经高过我一个头。
我自己来,你去睡觉。他不由分说,把我连推带抱,送回了睡房。留给我的是他高大的背影,拦腰扎一条大浴巾,露着壮实的肩膀,水珠在乌黑的头发上闪烁。
我错读了他,以为儿子体谅娘的辛苦。第二天更加积极,隔夜给闹钟上了发条,比儿子起得早,等他从澡堂出来,早餐香喷喷,等儿子去享受。
谁知道,一顿早餐,成了母子间一场战争的导火线。
他说,我要自己做早餐,你没有听到吗?
我说,妈妈照顾你,错在哪里?
我不要你的照顾,可不可以?
当娘的很生气,觉得儿子怎么不懂得什么叫爱。儿子振振有词地反击道:你不让我长大!
就这样,他罢吃,饿着肚子去上学。
绝不绝?绝得让娘伤心。他是故意的,因为不绝,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
免费服务呀,你生在福中不知福啊!
妈妈,你要让我长大,要让我自己照顾自己。
你做的早餐没有妈妈的好吃呀!我笑着说。
我宁可吃得差一些。他说得很认真。
我便让他做,悄悄地躲在睡房,开一点门缝偷偷看。瞧他那个手忙脚乱的样子,心一疼,双脚不听脑袋指挥,又跑到厨房去了。
妈妈,你走开!他对着我吼叫。
儿子罢吃,让我生了一天的闷气。
早些时候,儿子曾宣告吃素。那是一天晚上,我精心为他烤的童子鸡被完整地剩在餐盘里。看到我不理解的神色,他为难地说:“妈咪,不是烤不好吃,是我决定吃素了。别不高兴,那是我的选择。”
在美国,选择是保护个性最厉害的武器。不到16岁的孩子,开口闭口谈选择,书上说,那是孩子开始成熟、走向独立的好现象。做家长的只能因势利导,不能背道而驰。
其实孩子们吃素蔚然成风,与他们从小抚养宠物有关系。我们家曾经养了一对鸭子,从小鸭一直养到生蛋。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鸭屋漏水,鸭子跑了出来,结果被野生动物咬伤了,鲜血淋漓,儿子心疼得流泪。和我们一起送鸭子去兽医诊所看急诊。有个中国朋友说,花那个钱干吗?杀了吃呗!儿子听了怒目圆睁:你杀它,我杀你!
老公说,家长照顾孩子,孩子照顾宠物。宠物给孩子施送爱心的机会。我恍然大悟。宠物代表弱者,是同情的对象。所以孩子们的心灵中有吃素的净土,健康并不在首位。
儿子吃素了,这是他的选择呀!做家长的,听到“选择”两个字,能不胆战心惊吗?打战有啥用啊?选择是人权呀!
今天可好,儿子干脆不需要我的照顾了。
晚上我们交流。他说,小时候,你教我学游泳,我一边游,一边总是拉着你的手。后来,你一狠心,把我的头往水里按,自己游走了。我就这样学会了游泳。妈妈还记得吗?
这就是儿子的“独立宣言”,做娘的,不免觉得有点惭愧。
家长的错误,常常犯在“爱”字上。
美国人说tough love,是以反“爱”的形式达到真爱的目的。所以,孩子长大了,宁可把他们从家里赶出去,让他们用打工辛苦赚来的钱去租房子。这样的孩子一般不会歧视劳工阶级,不管父母多么富有,因为他们自己有了当平民的体验。用自己的钱来支付生活开支,让孩子为了切身利益去奋斗,有动力而且目标鲜明。没有父母的保护伞,跌倒了,要靠自己爬起来,跌一次,胆子大一斗,对世事便能应付自如。
总之,培养一个独立的孩子,才是货真价实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授渔代替送鱼,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相比之下,我的儿子要求自己做一顿早饭,真是太小太小的意思啦!
说来也真怪,承认了儿子的独立宣言,就像服了镇静剂一样,每早呼呼大睡,连孩子在厨房里大闹天宫都没有听见。庆幸自己没有坚持错误,否则的话,非但伺候不了他的早饭,恐怕连人影都看不见。
过了18岁,儿子的同学和朋友,就像孙悟空扔掉了卡在头上的金箍儿一样,大部分独立租房,一边读书一边打工。有的为了自由,自觉自愿;有的是为了反抗父母的控制;也有被家长赶出门的。有趣的是,没有一个闹独立的孩子,是为了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他们独立为自己,以能负担自己而骄傲。孩子们的收入都很可怜,五六美金一小时,在餐馆、超市、汽油站等服务行业。收入所得,除了房租还要付汽油,保险和日常饮食。只有少部分的同学,父母帮助付一半房租。
有一次,我问儿子,他们能读好书吗?他说,逼一逼,有好处,都读得不错啊。个别辍学,也是他的权利。即便有人当looser ,大部分是暂时的。
所谓looser,是指得过且过、消沉颓废者。他用“暂时”这个词,很有意思。成年人往往容易按自己的标准和想象来塑造孩子,而忽视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立体的过程。今天的looser 可能是明天的败类,也可能是明天的精英。从哈佛半途退学的世界大富翁比尔·盖茨就是一个例子。儿子说大部分looser 是暂时的,到了我的耳里,等于在说,你们不要把年轻人看死。
我说,你想到要搬出去住吗?
他说,你们给我自由,我不搬出去。搬出去毕竟要花很大的代价。
我说,可不是吗,你就把我们当房客算了,合租一栋楼。
他笑了。
我们给了他自由?真是天晓得!自由只能争取,没有恩赐。孩子过奖我们啦!
我承认,自己是一个比较轻松的家长,轻松来自对孩子的信任。如果孩子是野草,就让他疯长,如果孩子是鲜花,就让他盛开。无为而治,给孩子多一点自我发展的空间。结果是,不教——成了儿子所说的自由。不教——促成了他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每他得到好成绩(也有坏成绩,甚至和老师对着干),在“a”向他走来的时候,屁股后面常常带着拖油瓶“+”。
先生眉开眼笑地说,老师的意思是,这个学生难得……
够难啦,我答道,都靠他自己。
如今儿子上大学了,他靠自己的努力找到一份喜爱的工作,学费书费全部由公司负担。这家公司的政策允许他一直读下去,读到不想做学生为止。
儿子不要我们一分钱,自己买了跑车,租漂亮的公寓,还有一个美丽的女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