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娅是个可怜的女人,她的丈夫在她年轻的时候患病去世了,一年前,她的儿子哈瑞又因为参与了一起抢劫案被关进了监狱。尼娅的生活孤单而有规律,她除了每个月去一趟监狱探望儿子外,还会每隔几天就给一个叫阿尔密的年轻人发
尼娅是个可怜的女人,她的丈夫在她年轻的时候患病去世了,一年前,她的儿子哈瑞又因为参与了一起抢劫案被关进了监狱。尼娅的生活孤单而有规律,她除了每个月去一趟监狱探望儿子外,还会每隔几天就给一个叫阿尔密的年轻人发短信。
阿尔密是哈瑞的朋友。哈瑞被捕后告诉母亲,说他有个叫阿尔密的朋友曾经向他借了3万美元,他要母亲代他去把这笔钱要回来,同时他给了母亲—个电话号码。
尼娅回到家后拨打了这个号码,话筒里传来一个富有磁性的声音,可当尼娅提起3万美元的事时,阿尔密否认了,他说:“是的,我是你儿子的朋友阿尔密,但我自始至终都没向他借过钱。”说罢,他挂了电话。
邻居鼓励尼娅去状告这个叫阿尔密的人。尼娅无奈地说:“没用的,我儿子借钱给他时,根本没叫他打欠条,也没有旁人在场。”邻居们说:“那就没辙了,惟一的希望是阿尔密能良心发现,主动把钱还给你。”
邻居的这句话让尼娅灵机一动。从那时起,尼娅开始隔三差五地给这个素未谋面的年轻人发短信。短信里,尼娅道尽了自己生活的艰辛,并总会留下自己的银行账号。她在短信里说:“亲爱的阿尔密,今年的夏天特别热,我没有足够的钱开冷气,只好去邻居家避暑,真是太打搅他们了………亲爱的阿尔密,今天又到了给哈瑞寄生活费的日子,但政府发放的救济金实在少得可怜,我不得不分两次给他寄……”“亲爱的阿尔密,我知道你不是想存心赖掉这笔债,只是你最近手头比较拮据罢了,我相信你会把钱还给我们的……”
半年后,尼娅终于等来了阿尔密的回电,这个期待已久的电话却像一盆冷水浇到尼娅的头上。对方在电话里说他不是阿尔密,这个号码是他上个月刚买的,他请尼娅不要再浪费精力给这个号码发短信。
年轻人的语气显得礼貌而陌生,这个电话让尼娅伤心了好一阵子,可直觉告诉尼娅,他就是阿尔密。
6天后,尼娅又给阿尔密发去了一条短信:“亲爱的阿尔密,我知道你就是阿尔密。你给我回了电话,说明你在意我的短信;你在逃避,说明你在受良心的谴责。”
一年快过去了,除了那一次,阿尔密再也没给尼娅回过电话。但尼娅坚信,她的短信总有一天会感化阿尔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尼娅给阿尔密的短信也有了新的内容。比如尼娅会在短信里问候阿尔密的生活和健康状况,会问阿尔密找到女朋友没有,会说起儿子哈瑞小时候的趣事,会提到哈瑞获得减刑的好消息,还会欣慰地说起前几天政府送来的生活救济品……
圣诞节到了,在看望完哈瑞回家的路上,尼娅给阿尔密发了一条“圣诞快乐”的祝福短信。令她意想不到的是,阿尔密也很快地回复了一条“圣诞快乐”。短短的四个字,令尼娅的这个圣诞节过得格外开心。从那以后,似乎阿尔密回复的任何一条短信都会令她开心上好几天。
又一年春天来了。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尼娅收到了一个来自加拿大的电话:“您好,尼娅女士,我是阿尔密,我现在在加拿大,那3万美元我已经汇进您的账户了,对于这几年来亏欠您和哈瑞的债务,我深表歉意……”
尼娅手里的三明治差点儿掉到了地板上,她喜极而泣,高兴得说不出话。
在地球的另一端,阿尔密也被尼娅的情绪感染了,他握着话筒激动不已。这3万美元是他来到加拿大赚到的第一桶金,是他自强不息努力奋斗的成果。曾经,当他无数次收到尼娅发给他的短信时,他甚至想换个号码,可一想到有个孤独可怜的女人正频频地向这个号码发短信,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5年后,哈瑞刑满释放。一到家里,他便迫不及待地给远在加拿大的阿尔密打电话。他想谢谢阿尔密这个老朋友,谢谢阿尔密能把3万美元还给他,即便那是理所当然的事。
可一聊起来,哈瑞就觉得不大对劲。因为除了声音上的异样,对方似乎对哈瑞的过往一无所知。在哈瑞再三追问下,对方终于承认他并不是阿尔密。哈瑞惊呆了:“既然你不是阿尔密,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对方接下来的话令哈瑞潸然泪下。
原来,那一次,他并没有骗尼娅,他并不是真正的阿尔密。他只是一个同样拥有一副磁性嗓音的年轻人。但对于一个老人多年来永不放弃的坚持,真相和金钱已不再重要。他说他是一个孤儿,在他最孤单无助和因为遭遇生活挫折而自暴自弃时,尼娅的一条条短信竟让他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和亲情的责任,尤其是那一条条充满着春天暖意的问候,像一缕缕明媚的阳光,洋溢在他心里。
“是的,真相已不再重要……你也会是我的好朋友,永远的好朋友!等有了钱,那3万美元,我一定会还给你!”哈瑞哽咽地说。
哈瑞最终没有告诉他,哈瑞的母亲尼娅,早已在他入狱第二年的圣诞节前夕就患病去世了,后来一直给阿尔密发短信的是另一个女人。那个女人生活贫困,无儿无女,丈夫瘫痪在床。哈瑞的母亲可怜她,知道自己病入膏肓,就将讨债的事交托给她,说如果讨回了钱,那些钱就归她所有。起初她不肯接受,说这样做毫无用处。哈瑞的母亲对她说了这样一句话:“人都是善良的,爱像温度一样会传递,只要传给对方足够的温暖,即便是一座冰山,也有融化的一天。” 是的,“阿尔密”终于被她的一条条短信融化了。这个善良的女人也没有将这3万美元占为己有,多年来,一直都是她给狱中的哈瑞寄生活费。
事情的真相已不重要——因为每次给“阿尔密”打电话或发短信时,这个女人总是称自己“尼娅女士”,而她每次收到来自加拿大的书信时,寄件人那一栏也总是写着“阿尔密”3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