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过,我的记忆中才永远有了你
她是一个美丽的女孩,大大的眼睛、时尚的发型,爱卡通、爱搞笑、爱八卦,更多的时候她很沉静,因为她的生命里负重太多太多。
她是一个有梦的女孩。小时候,她喜欢看火车,西郊的火车每天轰隆隆地开来,又轰隆隆地远去,满载着乘客,满载着希望,仿佛也载着她的梦想,驶向远方,那时候她的梦想是就坐上火车,让足迹遍布中国。
她的梦想在15岁那年拐了一个弯。那年,她上初三,在一次体育课上,她突然浑身不适,指关节开始痉挛,指头开始发白僵硬、麻木,渐渐失去知觉。到医院检查,诊断结果竟然是一种罕见的病,当时认为是类似血癌的一种血液病,实际上后来得知这种病的学名叫肺动脉高压,是由血管纤维引起的一种罕见的无法治愈的重症。死神,这个陌生的幻影,开始露出狰狞的面孔。医生说,或者三五年……天空从那天开始布满阴云,生命从那天开始变得有限。
那天她在日记里写道:“如果妈妈哭的话,我会过去安慰妈妈别哭。”可是那天妈妈没有哭,妈妈是夜里等她睡了以后,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哭。那天她也没睡着,午夜梦回,她听见了妈妈的啜泣声,那是怎样的一种哭泣,绝望、无助、后悔、不能自已……
从那天开始,爱好文学、痴迷文字的她开始不辞辛苦地写作。她悄悄地耕耘着她的博客《半亩花田》:“我是一个忠诚的花仆,键盘是我的花锄,我守望自己生命的花落花开。”她重新编织了三个梦想:她要上大学,她要出一本书,她还要穿一次婚纱。
忍受着超乎常人想象的痉挛疼痛,时而坐在教室、时而又躺在病床与死神搏斗的她居然考上了示范高中。三年后,她又考上了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她天生就应该是中文系的学生,文采斐然,文笔优雅,清新淡然。她的现场作文获得梁晓声老师的高度评价,得到过98分(满分100)的最高分。梁晓声老师说,她的每一个字都是工整的,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是正确的。在她的散文里,弥漫着一种深情,一种含蓄的深情。
除了深情,《半亩花田》里记录更多的还是对生活的感悟,对生命的洞察,对这个世界的爱。她以一个诗人的笔触写道:“倘若,这世上从来未有我,那么,又有什么遗憾,什么悲伤。生命是跌撞的起伏,死亡是宁静的星。归于尘土,归于雨露,这世上不再有我,却又无处不是我。”“冥冥中,我听到一个遥远的声音对我说,所谓生命,就是感恩、善良、美和爱。”
这是对死亡的直面,对人生的淡定,对生命的热爱。这极富哲理的诗句,出自一个不到20岁的女孩之手。生命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为什么活着?有人问她。她说:“是眷念与不舍。”
从那天得知病情开始,她就无比地眷念这个世界,眷念身边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她的妈妈。她无法想象,失去了唯一的女儿,妈妈该怎样泪流成河,悲伤欲绝!她在《半亩花田》里写道:“妈妈说,如果能够再孕育你一次该多好。你仿佛是在怨恨自己,将我生成多病的身躯。你遗憾没有给我一副强健的肉体。你觉得,是自己造成了我连绵的苦难。妈妈,我却时常感谢你给我生命,即使这身躯有许多不如意。但生命,从来是独一无二、最可宝贵的礼物。我感谢,今生是你的女儿;感谢,能够依偎在你的身旁,能够开放在你的手心。”
感谢,始终是她文字的主题;感恩,始终是她对生命的态度。“妈妈,让我握住你的手,容许我有时间望你老去,一如你望我的成长。”“妈妈,假如我不在了,你也像现在一样快乐,好吗?”
第二个梦想还没来得及实现,死神就已降临。第三个梦想未竟,终成遗憾。
她只在这世上停留了短短的21个春秋,那一天是2007年8月13日。她的名字叫田维,一个出生于北京普通工人之家的美丽的大眼睛女孩,50多万字的博客日志最终被深爱她的妈妈和同学友人整理成册,取名《花田半亩》,取她发表在北语校园网上的《半亩花田》之意:“但我这园子,却是一半茂盛,一半荒芜……”
在她去世两周年的忌日,妈妈把连夜赶出来的样书带到了她的墓前,一页页撕下来,点着,燃烧,有风吹过,带走片片灰烬,宛如化蝶西去,那应该是她接收到的信号吧。
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纯属偶然,无数的偶遇和相识成就了一个个或悲或喜的故事。有的人活了一辈子,声色犬马,风光无限,驾鹤西去时则烟消云散,一点儿痕迹也不曾留下;而有的人,人生苦短,悲欣交集,却让相识的和不相识的人口口相传、念念不忘。生前不为人所知,死后却让人难忘。在她去世两年后,她被更多的人认识,让无数的人感动,这,大概只有她才能得此殊荣吧。真正的爱,超越了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田维,这个美丽的女孩,因为爱,定会被世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