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女生企图爬窗子钻进校园小卖部时,被抓住了。校长吉布博士严肃地跟她们谈话,要她们承认校园小卖部多次失窃就是她们干的。她们不承认。校长就叫她们当中的一个人出去,只留下另一个人密谈。
校长很难过地说:“小简,你最好承认是你们干的。你承认了,我可以减轻给你的处分,只让你这个学期暂时停学。
小简哭泣着说:“要是我不承认呢?”
校长说:“要是你真的没有偷过东西,你当然不必害怕。可是,如果小洁承认你俩偷过东西,而你却不老实,那肯定就要开除你!现在你到隔壁房间去好好想想我说的话。”
然后,校长又把小洁叫到她的办公室,说了大致同样的话,再叫小洁到另外一个房间去反省。
半个小时以后,校长再把小简叫进来,问她承认不承认偷过东西。
且不说小筒是否真偷过东西。请问:她应该怎么办,才能尽可能减轻处分?
[讨论]
小简会想:假如不承认,小洁也不承认,两人都会被校长开除。
然而。假如她不承认,而小洁承认了,她一个人会被开除。因此,最稳妥的办法也许是自己承认从小卖部偷过东西,停学几个月吧。
在类似的情况下,有过失或有罪过的人也会这样推理。在无法跟同谋串供的情况下,他们会想,不如自己承认了好争取从轻发落。(但真正无辜的人可能有另一种想法,宁可忍受更大的烦恼,也不“招供”。)
这一问题最初是美国的梅里尔·弗勒德于1951年提出来,随后引起许多人讨论“怎样做才算有理性”,还带来一门新理论,即“博弈论”。举例来说,在全球核军备竞赛的情况下,最佳的方案是双方都不让武器升级,最糟的方案则是自己不让武器升级而对方武器却在升级。历史表明,双方采取的做法都是尽力让武器升级,但又有所克制。当然,双方互通音信是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