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句话大家就明白是那位男顾客在买了熟食以后,还想要一点调料,而那个小伙子却决不给他,惹火了他。
我其实很理解那个顾客生气的心情,但不赞成他生气。
小区的超市天天都要去消费,却在两毛钱的调料上受挫,是让人心里不舒服。我在超市遇到的还有另外的不舒适,比如,从楼上先买了东西下来,可以把东西存了,再进超市买东西;但哪一次先在超市买好了东西,需要到楼上买一点别的东西,却断然不会让你使用几分钟存物的柜子,即使你手里抱着一个不会走路的小孩子。有时候,我恨不得自己开一家超市,用很周到的服务抢了这家超市的生意。但我在邮局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形,比如,稿费来了,却在收款人栏里写了笔名。第一次开了证明信去,说不行,要在汇款单背后盖章才管用;第二回碰到这种情况,就很乖地在汇款单后面盖章,但又告诉必须在另外一张纸上开一个证明才行。这个时候,第一愤恨自己为什么要用什么鬼笔名;第二是觉得邮局的工作人员不可救药。无论你怎么给她讲道理,证明就是一个证明,不会因为写在不同的纸上还有什么不同,但,她那儿是铁的。
后来有一次去复印东西,复印费是八元钱,我给了收费员十元钱。她先拿了一把零钱在手里,上面就有两元零钱,但就是不给我,而是忙着去找她的什么东西。我催她快点,我急着走,也不管用。最后,她找到了她的计算器,先输入10,再输入减号,再输入8,最后得到一个答案2。然后,她很放心地把那个两元的零钱交给我。
我用了很久的时间来回味我在生活中的这些际遇。有个朋友说:人和人的差别远远大于人和一棵树的差别。我慢慢相信这一点,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人和人的差别越大,需要理解架设的桥梁就越长。
每个人的背景不同遭遇不同,习惯和做事方式就不一样,或者他们也是被要求遵守某种哪怕在他们本人也不定赞同的规则,还有每时每刻的心情,最后都可能导致上面每件事情的结果。这个时候,我觉得“姿态”很重要,这和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也有关系。比如,那个穿皮衣的先生,他如果不把他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看成是对他的冒犯,或者说他认为那个卖熟食的打工仔也有自尊经不起当众辱骂,他的善念就不知超过那点调料的价值多少倍。或者说不定过去就有很多人要过调料,那个小伙子一向都能满足顾客的要求,最后却被超市批评甚至扣了他的薪水呢。有时候,主动的一方可能也有向被动的一方示弱的义务吧。我怀疑用计算器算10减2的减法的人,遵守的就是她被规定的财务规则,邮局的人也一样。当我们在一些社会或者行业团体的总体规则面前无能为力的时候,我们要么期望自己有能力去成为制定和引导规则的人,要么去理解被卡在规则中的小小螺丝钉,这也是我们任何人在社会不同位置中承受的螺丝钉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