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琪钧在技校毕业后随着“停薪留职”时代的步伐离开了国营企业,开始了自己的“下海”生涯,可是几年下来不仅生意亏本了,就连自己的老婆也“飞了”,伤心之余他独自带着自己五岁的儿子到处奔波闯荡。
当我们2002年进入报社的时候,有“钱途”的专栏已经被别人瓜分。这专栏广告是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有的人三五个月没有一分钱的收入,可是却只要一天就可以挣三五千甚至上万。
我们亲眼目睹身边有无数的人在不停“倒下”,可是也有个别人在屡创“奇迹”。当时我和唐琪钧以及我们的专栏经理王超三个人就考虑一定要自己开发出自己的栏目,于是我们就上网搜索、不断分析讨论新的项目。这样我们就搞了“周末特卖会”“名牌展示”“招商”等等栏目,可是在实际运营是总是出现“广告招商”问题,在“没有广告收入一切策划创意都等于零”的现实法则面前,很快这些创意就成了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想”。
后来我们三个运用“头脑风暴”搞出了办“商务培训”,为此我们三人特别到外面去吃了一顿表示庆祝,在我们看来这个创意“简直是太有才了,太值得表扬了”。
另外顺便介绍一下我们的专栏经理王超同志,这家伙从黄河科技学院毕业后就在出版界混,自己还搞了个部门专门出书。在这些什么“中国名家名著大全”“辉煌时代——中国百家大全”等巨著上发表文章是免费的,可是既然自己的“巨作”被“出版社”的《某某某巨作》选中发表了,自己总要收藏个十本八本的吧,对不起每本500元——因为是精装限量发行嘛!后来王超这家伙房子就搞出来了。可是这种出书方式很快就被禁止了,王超就跑到报社下属的广告服务公司来应聘。
当王超将自己的“世界书法家协会常任理事”本本一亮的时候,公司总经理郑老师的眼前突然一亮,立刻就拍板让他当了这专栏广告的经理。可是这经理是个空架子,虽然每个月有一千块的基本工资,但是在他管辖的这些人中,每月超过五六千的就有好几个,王超眼红了。就连公司总经理郑老师也曾经说过,“我每个月才三千多块,可这几个业务员的工资却有五六千,干脆我也来跑广告!我还不相信,我这个总经理还跑不赢他们!”
当然大家都只看到这四五个“成功者”,根本不知道这里还有几十个就连生活都有问题的人,这其中就包括已经在广告行业跑了五六年的我和四处碰壁的唐琪钧。
在这种形式之下,我们都想搞出自己的项目,然后独享成功的成果。 在喝酒的时候,多年的失败与打击一起涌上心头,我感到异常难受,泪水早就涌了出来。现在好了,我们终于可以利用报社品牌和广告优势大干一场。
由于王超带头这项目很快就获得了郑老师的同意,他还是那句话“第一不要违法,第二要创收”。就下来王超就开始挖掘报社的资源,我就超水平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搞策划,说实话这些年本人搞出了无数“让自己激动不已”的策划,可是在获得客户的一句“小徐,你的创意很成功,可是你不了解我们的情况”之后就没有任何的回报。这时我真想冲上去给他们一巴掌。真搞不懂他们这群白痴就只知道挣钱挣钱,跟他们讲什么CI、品牌、策划、战略简直就是对牛弹琴!而老唐虽然文化不怎么高,可社交能力强,随便出去跑一圈就能认识一大群人。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联系讲师、联系场地、准备材料,很快我们的项目就开始启动了。郑老师也为我们加油,申请了一大批免费的广告,我们每天要接三四百个电话,高兴得我们合不拢嘴,感觉这成功就立马要来了。后来我们终于获得了初步的战果,招收了80几名学员开了一次成功的商务培训,开创了成都市高端商务培训的先河!
可是接下来我们的问题就逐渐暴露了出来,在第二期的培训招生就出现了明显的问题,后来我们挣扎着又办了几期,可效果明显越来越差。
后来我们决定放弃商务培训而搞职业资格培训,后来还获取了 “信息产业部”的一个“四川资格培训考核”的项目,可是由于没有配套服务最后也没有办起来。在客观事实面前我们不得不放弃这个“自己认为很好”的项目,我们分析了失败的原因:第一我们不懂培训行业,没有专业知识;第二我们不懂培训市场,只是在凭想象的找项目;第三我们没有自己的服务队伍——
失败就失败了吧——王超就跑去干他的老本行搞他的书法艺术,我也到了报社的发行投递公司跑报纸的DM夹报。不要小看了在报纸中夹带宣传资料的业务,人家每年的广告收入可是上百万的。
最具戏剧性的当属唐琪钧,他家伙一直人热情、有魄力、人缘好。我们还在报社搞培训项目的时候,他联系到了另一个培训机构。说实话凭着报社的招牌我们在外面不论办什么事都能获得别人的另眼相看。这个培训机构是有一个女人办的,这个女的老公跟她离婚时给了她一笔钱,她就开了个搞企业内部训练的机构。估计这离婚的原因还是“创业发达了,文秘出现了,关系复杂了,问题就来了,最后离婚了”。
有一段时间老唐跟这个离了婚的女人走得特别近,至于老唐有没有私下的想法,我们就不敢妄自猜测。有一次老唐还让这个机构的一个讲师给我们进行了一堂免费的试讲,并咨询我们的意见。可是一段时间后,就再也没有听说老唐与这个机构联系过,估计也没什么戏。
在我们的第一批学员中有一个有实力的女老板,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看到了老唐的能力,就“借了一笔钱”给他办了一个培训机构,老唐就和报社跑广告的雷平以及新招的员工搞了无数“稀奇古怪”的项目,所以一段时间之后老唐就变成了“唐总”,可惜这些看似“前景辉煌”的项目都没有搞出名堂,但是他们还是异常坚定的在不断搞项目。这种坚持不懈的执着精神太让我们感动了!
在成都的时候,老唐曾多次打电话要我到他的公司去承包项目。老唐有句口头禅:“都是兄弟,有项目一起搞噻!”说实话对于这些项目,本人有无数的经验,心想依靠报社都没有把项目搞起来,还有什么项目值得去搞的。
或者由于自己经历失败的次数太多,已经没有太大的斗志,已经不再适合搞这一行。于是就逃离成都,跑到江苏常州机械厂打工度日。
可是在过了六年的稳定生活之后,现在我又想去“搏一搏,闯一闯”,因为其他几个一直坚持的老朋友都已经“混”出名堂,有几个已经开了公司,有一个已经注册了六家公司,这次让我去帮他管理这些公司,至于有多少资产我无法想象!
多年来我一直在坚信:我们可以失去99次机会,经历99次失败,但是只要把握1次成功就可以弥补甚至超过这99次失败的损失,就可以彻底改变自己!
想来这一次回到成都,又会遇到多年不见的王超和唐琪钧,而他们又会是什么状况,我不敢想象,我相信:人生总是有让人意想不到的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