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过写写家人的念头,可是不久就轻易地放弃了。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一二三四。
当我做好准备工作打算开始的时候,不知怎么一下子想起十几年前小学老师布置的语文作业来。我料想,像《我的爸爸》、《我的妈妈》这样的文章,每个人在那个年龄大概都写过三五篇吧,现在谁还稀罕呢?再说,“我的妈妈,中等身材,一头乌黑的长发,弯眉毛,大眼睛……”,我真怕自己无法从这种经过反复强化已经深深留在头脑中的思维方式中走出来。这是其一。
其二,人说“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家庭却都是一样的”。我就是生在长在这千千万万幸福屋檐中最最平凡、最最普通的一个下面。从父母那儿说起,他们是最最典型的柴米油盐夫妻。不争,不吵,不离异,没有婚外恋情,不搞家庭暴力。两个人本着中国传统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心劲儿,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不曾有任何坑害他人的非理之举,不曾有任何危害社会公共财产安全的非分之想。从我这儿说起,可以说,我完整拷贝了父母的性格基因。不忤逆,不偏激,不做边缘少年,没有出轨行为。以至于从小到大,两个人没骂过我一舌头,没动过我一指头。我的身世也绝对一清二白。不必离家出走,寻找血缘;不必在生育情与养育恩之间艰苦地进行两难抉择。家人又一贯身体状况良好,没可能债台高筑、四处投医,演绎出悲壮动人的故事。总之,整个家庭生活,用几个关键词就可以完整概括:平静,平常,平庸,平淡,波澜不惊得让人渴望插曲。所以,我自觉缺乏足够的素材,不如知难而退。
还有第三点。这年代,相对于亲情而言,人们似乎更偏爱于咀嚼爱情。甚至越让人痛彻心扉、肝肠寸断的,越被人津津乐道。这也难怪,奇异,绚丽,神秘,惊心动魄,百转千回……这些爱情特有的气质赋予了它特有的感染力和震撼力。退一层说,就连友情中也包含着一些分合散聚,背叛,猜疑,嫉妒……最好的朋友也会偶尔藏藏小心眼儿,打打小算盘什么的。可谁见亲爸亲妈跟儿女摆弄这些了。哪一个不是一心一意、死心塌地,还千年如一日的?
另有一个原因在于,我从小到大一直离家太近,很少有“距离产生美”的机会。直到上了大学住了校,才体验到和父母之间还有一种感觉叫思念。每次思念袭来,倒也会神情暗淡,偶尔泪水涟涟,不过好了伤疤,马上忘了痛。每次盼到放假,也会一边向家里疾驰,一边想到了家里一定要多多做家务,多多关心人。可进了家门不出半日,马上改头换面,不是自己了。原因大半是,许多问题一个人问了一遍,另一个从外边回来又来问一遍。除了那些男士不宜的女儿家的私事,要等到晚上躺在被窝里和妈妈悄悄讲的,两个人问题的重复率高达95% 以上。估计在家没干别的,整天交流孩子的事了。渐渐地,我的脸色越来越不“慈祥”了。每一个表情、每一个拖长的腔调、每一个懒懒做出的反应都在表示:我烦了,我好累,我要去睡了。有时候惹急了,干脆说:用不用等人码齐了,举行个记者招待、新闻发布什么的呀?跟明星耍大牌差不多。这样的表现,过后想起来让人有些脸红,所以也成了我避而不谈亲情的一个借口。
不过这一切一切,对平淡生活的厌倦,对父母絮絮教导的习惯性厌烦,在刚刚过去的除夕夜,一下子变成了拷问我内心的鞭杖。
年夜饭饭桌上,姐夫开了一大瓶香槟,加上哈啤、长城干红,也算“三中(盅)全会”了。在我的提议下,大家一齐举杯祝福爸妈健康幸福。气氛和暖而热烈,整间屋子充满了温情……接近尾声时,爸爸说头晕,要一个人去休息,结果吐了很多东西出来,血压计低压显示60。妈妈离门最近,立即去隔壁叫大夫,留下我们热锅上的蚂蚁似地等在家里。紧接着,爸爸的整张脸都变成了紫色,断断续续地喊热,要凉毛巾。姐姐飞快地准备着。我插不上手,傻傻地站在一边,听着自己空洞洞的心跳。
大夫很快来了。打了针。说只是饮酒过敏引发的反常低血压现象,休息一下就行了,没事的。
大夫提着药箱回去过自己的年了。我守在爸爸身边,用手温暖着他湿冷的额头。他的嘴唇渐渐有了血色,呼吸渐渐变得平稳,终于安静地睡着了。
泪水这时候才来得及从眼底无声地、一大片一大片地溢出来。我才知道原来自己是多么害怕失去他。
一直以来,我以为爸爸是我的天。是天当然就不会塌下来。我以为爸爸是家里的那部固定电话,24小时开机,随时等着我倾诉喜怒哀乐。我以为高大魁伟的永远高大魁伟,风华正茂的永远风华正茂,完全不管这份固执的天真禁不起半点理性的推论。我以为他会永远在那儿,关心我,保护我,问我钱够不够花,习题会不会算,直到我自己也儿孙满堂,来去无牵挂了,才肯含笑终老。2005年的这个除夕夜让我第一次有了害怕的感觉。
“得到的不珍惜,失去后才知道可贵”,地球人都知道的箴言,地球人却很少做得到。我们通常做到的不过是:偶尔想起一句话,唏嘘感叹一番,点头称是一番。过后是依旧的涛声,依旧的我行我素,生活并不因此而改变一些。以前,我生活在天堂一样的环境里却要不停地抱怨,想来是不懂得自己身在福中了。现在终于醒悟了一点,以至于把手机墙纸、电脑桌面都换成了父母的照片,为的只是借以提醒自己:千万不要等到斯人已逝了,才去承受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与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