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湾镇有一片水草丰美的河滩地,这里养的羊特别肥嫩,肉质细腻。小镇里,大多数人家以卖羊汤为生,其中,最有名的便是东头老槐树底下的“黄烟枪”家。
黄家炖羊的名号红了多年,许多人远道而来,就是为了吃黄家的炖羊汤。镇里人说,他家有祖传炖羊的秘方。有人试图向掌柜黄老汉求证,老汉只是嘿嘿一笑,既不承认也不否认。于是,人们更是传得神乎其神。
近来,城里时兴吃农家菜,大批城里人来帮衬黄老汉的生意。店里时常座无虚席,客人等几个小时才能有座位是经常的事。村里人特意提醒老汉:黄家炖羊招牌响当当,是本镇的一绝,你家不能只摆那几套小桌椅,每天只炖三锅羊汤,应该多开几家宽敞的分店,找几个嘴巴甜的小姐招揽客人,这样一定能发大财。黄家老汉想了想,在鞋底上敲了敲烟袋锅,说:“够了,一家就够了,多开了反而不好。”
黄家老汉不发这样的财,别人却动了心思。一个年轻人鼓足勇气,提着厚礼找黄老汉拜师、学艺。村人警告老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你家的独门秘方要是被别人学了去,以后你家店子的生意就不会好,那要损失多少钱?”老汉笑了笑,啥话也没有说,收下了年轻人的礼。
黄老汉让年轻人看他炖羊的全过程:选什么大小的羊,配什么样的料,在锅里加多少水,火候要到啥程度。年轻人看老汉炖羊的过程不过如此,并没有传说中那样神奇,开始心中还有怀疑,等炖出和黄家一模一样的羊汤来,才相信自己得到了真传。
不出几个月,又有几家向黄家拜师学艺得了真经,在镇上、土岗儿路边开起炖羊店,生意红红火火。村人摇头叹气,可惜了黄家祖辈几代人的心血。
出乎意料的是,黄家的生意并没有因此衰落,槐树下,黄老汉照样笑眯眯地坐在店门口迎客,而客人依然慕名而来,店里的生意依旧红红火火。
更奇怪的是,一年多后,渐渐地,那几家的炖羊失去了原来黄家炖羊的味道。再打着黄家嫡传的招牌,客人也不认这个账,生意竟然逐渐冷落下来。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黄家还有更加神秘的秘方。
村支书按捺不住好奇,找到黄老汉直截了当地说:“你们黄家的炖羊,已经成了本地的传统名吃,也是我们镇旅游业的一块招牌。这炖羊已经不单纯是你们黄家的事。你就一个女儿,她以后要是嫁到外乡,我们镇上的炖羊岂不失传?你家的秘方再也不能保密,你指定一个本村的可靠后生当你的嫡传弟子,把你家最后的秘方传给他吧。你百年之后,我们全村人会为你披麻戴孝,让你享受最高的礼遇。”
黄老汉猛吸几口烟,说:“我怎么会想不到这一点,我不是没有保留地把炖汤的方法传给那几个后生了吗?”村支书不信,问:“一点儿也没保留吗?那么,他们的炖羊一年多的时间就变了味,这是为啥?”
黄老汉说:“其实,我们黄家没有什么秘方,无非是选本镇河滩地放养的活羊,配料用得足,火候掌握得好。从我记事起,我爷爷、我爸爸炖羊,从来就没有避过人,可是别人就学不成,慢慢就被人传说成了有祖传秘方。这几家后生炖的羊汤,我不用看,也知道变味的原因。买卖大了,本地的羊不够用,就用了其他品种的羊,肉质当然没有本地的羊细嫩。另外,配料上能省就省,火候也不够,遇到客人多,等不及炖好就匆匆出了锅。你说,这羊汤还能够味吗?我黄家祖辈只是坚持讲信用、不贪心,这其实是一条公开已久的秘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