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上”的专业欺骗了我的大学和未来
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报考志愿时,有6
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报考志愿时,有67.0%的人并不了解自己所报专业。67.9%的学生报考志愿时是盲目的,并有71.2%的人表示,想要重新选择一次专业。
刚刚毕业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徐奕就是其中之一,他现在一家创业公司从事着与专业不对口的运营工作。对于自己求职的经历,徐奕表示:“作为应届毕业生,专业又不对口,不知道要往哪儿走,如果有再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会从专业入手,好好选择高考志愿。”
谈及自己的高考志愿填报,徐奕表示悔不当初,“当时报志愿,没有老师、父母或了解的人给建议,翻着一本厚厚的报考指南,照着分数对应的学校就选了,选专业是看名字,觉得国际经济与贸易的高大上,就选择了,也不了解这个专业是做什么的。”在大学四年的求学经历中,因为专业不喜欢,徐奕只好硬着头皮去学,他现在回想还是会觉得过程很痛苦,很无聊很无趣。“如果有再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不会选择这样过。”在谈及自己的大学生活,他满脸的遗憾和怅然。
毕业后,“高大上”的专业并没有给徐奕带来他理想中工作,“我们专业的毕业生多数去做了贸易代表,销售员,工资也不高,我不喜欢这样的工作,多次求职尝试后决定转做互联网公司的运营工作。”
被”高大上“的专业名称欺骗,从而错误填报志愿的徐奕并不是个例。目前国内高校开设的专业五花八门,家长和考生与高校、专业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不少专业都是听起来“高大上”,读起来“坑爹”。例如,飞行器动力工程,以为它是造飞机的,实际上有28%的毕业生在民航公司从事设备维修工作;商务英语,听起来高大上,但实际上有53%的毕业的在中小企业从事着助理和行政的工作;物流管理,以为可以管理物流公司,实际上有28%的毕业生在从事着仓管员和快递员的工作;行政管理,以为是管理公司日常活动,实际上有68%的人在企业前台工作。(以上数据来源于完美志愿的高校和专业就业信息。)
家长和考生志愿填报要擦亮眼,不要被“高大上”的名称蒙蔽了双眼。一般的网络信息搜索并不能深入地了解高校和专业信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完美志愿分析了4000万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可以帮助考生全面了解专业的就业信息,通过测试了解与自己兴趣、性格匹配的职业方向,找到一个既适合自己又有发展前景的专业,做出不后悔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