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词:“融合计划”
广州计划用5年时间,加快推进来穗人员在文化、经济、政治、生活等领域全方位融入广州社会。昨日,广州市政府审议并原则通过《广州市来穗人员融合行动计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融合计划”)。该计划提出,2016年将先在5个镇街试点,通过探索创建来穗人员共治议事会、来穗人员党支部等,到2020年实现符合条件的非户籍人口子女接受9年义务教育和当地学生享受同等待遇等若干目标。
在中国城镇化的过程中,外来人口已成为当地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外来人口的增加也给社会治安、城市建设、文化教育、社会管理等方面带来了许多问题。如何加强对外来人口的服务与管理一直是各地社会综合治理中的一道难题。
多年来,许多流动人口较多的大城市也一直在探索有效的外来人口服务管理模式,其中也不乏政策亮点。可是,像广州这样,高屋建瓴、高瞻远瞩地出台“融合计划”,全方位、多领域推进外来人员融入广州社会的,却是首次。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再一次先行先试,在全国率先全面规划户籍和非户籍人员的融合融入、率先探索破解中国超大城市大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难题。这不仅是现实的迫切要求,也体现出了广州对未来城市发展的深入思考。
在去年4月召开的“泛珠三角地区来穗人员融合促进座谈会”上,市来穗局负责人透露,目前广州市流动人员信息系统登记在册的来穗人员共736万人,按照抽样调查登记率测算,实有来穗人员总数已超过832万户籍人口。而据市教育部门介绍,2015年初,广州市学籍系统中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非广州市户籍学生占总数的50.26%,已经略多于广州市户籍学生。
如此庞大的外来人口数量,在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中,他们曾是广州享有人口红利的重要助力,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写下过辉煌的篇章,可是,在加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在劳动力短缺和城市转型升级的态势下,这些外来人员能否融入广州,能否安心留在广州,将是广州未来经济保持活力、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看,“融合计划”此时出台,可谓意义深远。
从“融合计划”的具体内容来看,融合分为四步走,起步-成长-融入-圆梦,分别对应着人文素养提升、工作技能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融合、政治参与整合四方面。一个陌生人来到广州,循此路径,就可由浅入深,完成从了解广州、在广州就业创业,到享受广州的基本公共服务,再到参与广州公共事务,最终融入广州,变身为一个真正广州人的全过程。他们不再是这个城市的过客,而是能够安居乐业于此。
其实,城市化过程中最难的莫过于社会融入问题,不难看出,“融合计划”致力解决的也正是这个问题。一直以来,外来人员进入城市容易,留在城市难。户籍的栅栏很容易隔离外来工的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也减弱了他们对所在城市的包容度和参与感,不少人哪怕在城市工作多年,但始终“独在异乡为异客”。要让城市成为他们新的家园,必须让城市成为他们拥有幸福、平等、自由与尊严的地方,让他们不仅心中有家乡情怀,也能够有家园意识。
如果不通过对现有的社会身份制度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进行改革,从户籍、住房、就业、就学、医疗等方面消除农民工进城安身落户的障碍,人口大规模流动带来的社会转型就难以真正实现。可喜的是,国家已经拉开了户籍改革的大幕,从制度上扫除了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的障碍。不少地方也正在出台各种细则,保障外来人口各种权利的落实。
探索破解超大城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难题的广州“融合计划”正式出台,其致力实现的蓝图:让来穗人员“上岗有培训、劳动有合同、子女有教育、生活有改善、政治有参与、维权有渠道、生活有尊严”,这更是广州应对城市转型发展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