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务员合肥深入推进平时考核试点
评先评优不应该“轮流坐庄”,国家公务员考核更不能流于形式。
考察识别干部,功夫下在平时。自推行公务员平时考核试点以来,合肥市逐步扩大考核范围,探索创造出多种平时考核模式,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实现了对公务员的严格管理,为公务员做人做事指明了方向。
目前,全市涌现出了一些具有典型代表性和鲜明特点的试点单位,公务员平时考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22家市直单位纳入平时考核试点
目前,合肥市确定了22家市直单位作为市直首批试点单位,约占市直机关公务员总数的65%;确定了4个县(区)作为首批试点单位,占县市区总数的近一半。
试点过程中,部分单位逐步拓展了平时考核范围,引导全员参与。市直机关工委将平时考核范围扩大到县处级公务员,市审计局将在处室工作的县处级公务员也纳入考核范围。同时,市档案局、法制办、妇联等12家试点单位通过政务平台、公示栏等多种形式,对季度考核结果进行公示,在单位内营造出崇尚先进的良好氛围,有效推动了平时考核的深入开展。
此外,部分试点单位配套出台了符合自身实际的考核办法,根据不同部门、岗位的具体情况,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建立了较为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充分调动了广大公务员的积极性。
市公安局将以定量赋分为主的民警绩效考核与以定性评价为主的平时考核进行有机整合,实现了两者互为补充。市信访局将“信访积案化解”“信访老户问题专项整治”的工作成效纳入公务员平时考核体系,实现了与岗位职责的紧密结合。
治理“庸懒散”顽疾的一剂良方
如何有效推进公务员平时考核?不少试点单位在考核内容上突出德、绩的考核,在指标设计上结合公务员职位职责,制定了一套较为实用的考核指标体系,实现了考核有标准,评价有依据。
部分试点单位在考核方法上进行了创新,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公务员平时考核,发挥其快捷、准确、智能化的特点,使平时考核简便易行。市财政局将处室考核指标与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处室质量目标合二为一,在局内网OA系统建立“日常考核”子项和“绩效分值”系统,较好地解决了平时考核难操作、难坚持的问题。
平时考核指标使公务员管理有了明确标准,促进公务员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特别是“平时记实”,可以准确反映出公务员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等情况,是治理“庸懒散”等顽疾的一剂良方,可以解决管理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
“考核指标使公务员道德要求、行为准则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使公务员做人做事都有了明确的遵循。”市公务员局有关负责人说,作为公务员管理的中心环节,平时考核作用的发挥,使得制度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增强了管理的可操作性,提高了机关的日常管理水平。
让平时考核发挥“显微镜”作用
“只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考核工作,才能既提高效率,又保证质量。”市公务员局有关负责人说,通过信息化不仅让工作量“留痕”,而且让工作成绩、岗位职责、监督管理都“留痕”,使平时考核更加简捷、方便操作,提高平时考核工作效率,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考核结果使用直接关系到平时考核工作的生命力,必须让考核结果充分运用,让平时考核结果具有“话语权”。“年度考核优秀等次人员应在平时考核结果好的公务员中产生。对平时考核结果好的公务员,主管领导应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对平时考核结果较差的,应及时提醒,提出整改要求。”该负责人如是说。
“我们还要注重平时考核结果在公务员培养教育、交流轮岗、晋职晋级、休假疗养等方面的综合运用,特别是在选拔任用上,平时考核做好了,就可以准确掌握公务员的工作作风、德才表现。”该负责人建议,要让平时考核发挥出显微镜、放大镜作用,避免用管脱节、“急拿现用”,防止带病提拔,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全面性和选人用人的公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