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务员频道 > 专业指导 >

46万人弃考难说明“公务员考试热”降温

2015-12-01 

46万人弃考难说明“公务员考试热”降温

        每年这个时候,“国考”成为舆论关注的热词。
        11月29日17时,2016年“国考”公共科目笔试正式落幕。据统计,本次考试共有139.5万人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近93万人实际参加考试,超46万人“弃考”。
        30余年来,中国社会曾出现过许多有关就业的“潮流”:先是“下海潮”,再是“民工潮”,这十余年来,出现“国考潮”。每一个“大潮”的出现,无不折射出大众价值观的取向和经济社会的新特点。“国考潮”的出现同样如此。“国考潮”的出现,既有就业难的大背景,也与在一定时期里,社会对公务员职业易于依靠职位寻租的评价和预期有关。如今,随着国家对公务员管理、约束的加强和法制健全,公务员这一职业正趋于正常化和规范化。在此语境下,近年来,每当报考者弃考的消息传出,舆论便不断出现“国考弃考热”、“公务员热”降温的论断。


        然而,这种论断恐怕未必站得住脚。
        纵观20多年的“国考”招考历程,招录与报考人数都呈增长态势。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从1994年建立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起,当年4400人正式报考,相当于9个人争考一个职位。进入新世纪后,“国考”报名规模呈现出爆棚式倍增,2010年报名人数达 144.3万,随后,经历了两年的小幅下降之后,2013年首次突破150万。本次略降至139.5万,虽然不是报名峰值,但是报名人数与1994年相比,报名规模已增长约316倍。
        可见,从“国考”总体报考人数来看,近几年虽有所波动,但是基数仍然巨大,没有出现突破性的下降。另外,在报考基数大的背景下,弃考人数实际上一直很多,也很正常,未必谈得上“弃考热”。
        弃考者众多,有一些更现实的原因。比如,近年来,“国考”在报名和资格审查阶段设置了较严格的门槛,压缩了报名的水分;另外,报名者以应届大学生为主,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而言,公务员只是求职的一个选项,如果他们有了其他更好的就业选择,那么弃考很正常。
        总之,如把近年来“国考”报考人数和弃考人数的波动,归因于“公务员热”降温,恐怕有些一厢情愿,至少为时尚早。
         “公务员热”降温,进而使公务员职业回归正常,是社会良性发展的要求,也寄托了社会大众对公平和正义的希冀。公务员职业的正常回归,除了健全法律法规等上层设计,也离不开大众价值观念的转变。
        此外,还有一个易被忽视的称谓误区。当人们在谈论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时,总习惯于简称“国考”。但是,如果仔细推敲,这一称谓并不妥当,甚至会人为抬升公务员考试的重要性。如果说,因为国家公务员考试前有“国家”二字就简称“国考”,那么带有“国”字头的考试还有国家司法考试、国家医学考试等,后者是不是也可以简称“国考”?“国考”简称恐不妥。
        不要以为“国考”仅是个简称就可等闲视之,实际上,它会烘托公务员考试热度。因此,为公务员考试热降温,不妨先改改这个称谓。
        理性地看,人类对权力、财富、技术和艺术等几种门类的价值选择取向,并没有判若云泥般的巨大差别。每种职业都有其优劣,都有其拥趸。长远来看,公务员的职业终究会回归正常和平淡,但就当下来看,这种转变仍然任重道远。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