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北师大“文学创作”专业,迎来了第一届的10名学生。该专业是北师大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继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之后开设的第三个专业方向。它按照当代文学学术型硕士的标准招考和培养,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与创作相关的课程。
这个全新的专业实行校内导师加一位作家导师的“双导师制”。第一批作家导师共有6位,包括李敬泽、格非、严歌苓、李洱、欧阳江河与邱华栋,每位带1-2名学生。该校文学院副院长张清华介绍,“我们要培养的是作家,不是写手。而作家一定要有人文情怀和社会担当,不能是纯技术化的写作。”
作家,真的可以通过大学来制造吗?多数网友觉得“有点悬”,比如有人认为“文学创作,不是中小学写作文”,也有人直接指出“作家是社会培养的”。
调查:
南大作家班也有作家授课
其实,北师大并不是开设类似专业的第一家,近年来,创意写作开始在中国高校盛行起来。“创意写作”于上世纪30年代发源于美国,它是指跳出一般专业新闻、学术以及技术形式文学方式来创作文学作品。如今,这一专业是“艺术型硕士”的一种。
2010年,复旦大学就开设了国内首个“创意写作专业”硕士学位点,随后复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上海大学相继设立创意写作专业,今年北大也加入了这一行列。和美国相似,国内众多开设创意写作课程的高校,都邀请了名作家来授课。
而在南京,从1986年开始,南京大学中文系(2007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文学院)从未停止过开办作家班。去年3月,作家毕飞宇调任南京大学任文学院教授,并开设工作室。他还从全校学生中选择几个对文学感兴趣、有潜质的进行培养,指导他们文学创作。
学者:
“作家是教不出来的”
“作家是教不出来的”,昨天下午,南京学者薛冰在采访中表示,“古今中外,一家两代、三代都是作家的情况是极少数的,鲁迅、茅盾、巴金等都是有名的作家,但他们的儿子却不是作家,父子一起生活很多年都培养不出作家来,更何况是开设专业请作家来教呢?”
薛冰认为,创意写作和文学创作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创意写作可以是应用文写作,有固定的套路和规范,但文学创作是极其个性化的东西,从历史经验看,没有法子教”。
因此他表示,对于高校开设的“作家班”、“创意写作”专业等,不必抱有太大的希望,“仅仅通过专业学习就想把一个没有创作经验的人培养成作家,这几乎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