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和学校之间,必有一方的利益可能受到影响,有一方会觉得相对不公平:原来的政策保护了学校的利益,学校通过设置条条框框将优秀生源留在本校,这对于学生相对不公平;新的政策保护的是学生的利益,学生获得了选择推免学校、学位的自主权,这对于学校而言相对不公平。但是就教育发展规律而言,只要学生发展得更好,就是更大的公平。
影视作品中,人们经常看见这样一幕:一群人各自忙碌着,突然间有人宣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所有人都停下了手边的工作,震惊几秒钟之后,这群人又重新开始了忙碌。
这样的情形,用来形容推免生新政策颁布前后,保研学生的反应再合适不过了。
日前,教育部下达通知,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名额不再区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不再设置留校限额。此外,推荐高校也不得对本校推免名额限制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报考类型,不得自行设置留校限额或名额。
还有一个多月就到了推免生截止报名的时间了,原本认为没有保送外校希望、一直在为保送本校作准备的大学生突然间看到了曙光。可随之而来的是新的纠结,“万一学校钻政策的空子,不放人怎么办?”“万一没有一所外校录取自己,又该怎么办?” ……
究竟新政策的出台应该如何看待?存在哪些利好与隐患?《中国科学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高等教育专家、推免生。
谁是失意者
“看到新政策,我的第一反应是‘太棒了,我也有保外的资格了’。”上海某“211工程”大学推免生黄丽说。
她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会计学专业,每年有10个左右的保研名额,只有3个保外名额,通常大家争得“焦头烂额”,“一般情况下保研大多是保送本校”。然而,在高校林立的上海,成绩在年级前10名的学生大可以考到更好的“985工程”大学,因此,更多的时候“保内”在黄丽及同学眼中成了“鸡肋”。
与之相反,记者询问北京某“985工程”大学推免生张桦对新政策的看法,她的回答却很平静,“我所在的中文系在全国排名靠前,新政策对我保研影响不大,无论学校是否设置留校限额,我都打算留在本校继续深造”。但她估计,往年大约80%有保研资格的学生愿意留在本校,“今年这个数字可能会有所下降”。
那么,是否能由此得出结论——新政策对“211工程”及以下的院校、学生更实惠,对“985工程”院校、学生影响不大呢?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别敦荣认为,这项把权利交还给学生的新政策,对于学生而言,毫无疑问是利好消息。“过去学生想去外校读研,受限于各大学制定的政策,想尽办法托人情、走关系还不一定能实现;如今学生不需要花时间、精力‘走后门’,就可以自由地在学术型与专业型学位之间、在本校与外校中选择。”
而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这项政策对地方院校及学生并不乐观。他解释,对于地方院校而言,首先是难以留住优秀生源——过去由于学校政策勉强留住优质生源的情况,如今将被打破;其次,把本校学生推向更高水平的院校难度更大了—— 一些高水平学校由于选择余地更大了,未必愿意继续接收地方院校的学生;再者,地方院校也更难接收水平更高或相当的学校的推免生——过去“定向”保送过来一批外校学生,如今这些学生有政策的保障,完全可以继续在本校读研。
“流于形式”的背后
新政策出台在保研学生的论坛、贴吧里新鲜了几日后,一个话题在保研学生的圈子里炸开了锅,那就是新政策是否会流于形式?
事实上,2013年教育部出台的推免生政策中,就有规定“所有推免生名额均可用于向其他招生单位推荐”“不得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校推免生报考其他研究生招生单位”,但执行到最后绝大多数院校仍然对“保内名额”“保外名额”作了区分,甚至一些院校以“保内”作为学生取得保研资格的条件。
新政策是否会继续流于形式,这也是黄丽的一重担心。而今年的新政策规定推免生通过“推免服务系统”报名,最终推免生名单以“推免服务系统”备案信息为准,未经推荐高校公示及“推免服务系统”备案的推免生无效,也给了她一丝信心,“如果学校强行留人,我们就拿政策去告发”。
那么,究竟新政策的出台会产生哪些新问题?流于形式是否会威胁到学生的利益?
储朝晖表示,政策的出台是利益博弈的结果,新政策的调整更多地照顾了高端学校的利益,挤压了普通院校的利益,是否会出现反弹,现在还不好预测。“这一政策容易造成不同院校之间的隔阂加深,导致学校之间的级差更加明显,进而产生一些新问题。”
储朝晖提醒,相比较而言,新政策更易遭到地方院校的抵制。有两种情况值得人们警惕:一是过去一些地方院校有稳定的学生输送渠道,如今受限于政策,使得一些地方院校不得不通过灰色运作让学生入读高端院校;二是学校之间“互换”学生的“契约”被打破,彼此都不再愿意接收对方的学生,让推免变成了小圈子运作。
“每个学校、学生内心都有一杆秤。如果流于形式更符合学术内在规律,就让它流于形式;如果流于形式违背了学术规律,必须得想办法让其落实。”储朝晖如是说。
专硕成了行政任务
有关数据显示,自2011年来,北京、上海两地的专业硕士推免生人数,除了个别年份之外,已呈现出递减的态势。而这又与教育部预期的2015年专业硕士占研究生总数50%的趋势不相吻合。新政策规定不再区分学术型、专业型硕士,意欲何为?
别敦荣表示,专业硕士推免是近两年新出来的政策,推免人数少之又少。过去优秀学生没有选择专业硕士的推免权利,多数人认为只有考分较低的学生才会选择专业硕士,如今把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放在一个推免平台,表明了二者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从这一点来说政策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然而,学生有权利选择专业学位,与值不值得选择专业学位,并不能画等号。
储朝晖表示,专业学位开办的先决条件是有相应的师资、设备、技术,且与产业密切相关。但是,我国高校在行政管理体系下长期与产业疏远,可谓“先天不足”。
进入统一的系统,不区分学术型、专业型硕士,就像是用一块盖头把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蒙起来,学生事先并不知道会分给自己什么学位,最后揭示谜底的是学校。
“如果学校说没有学术学位,只有专业学位了,让我进入专业学位,我可能会放弃。”张桦对记者说。但是,黄丽却认为,如果能进“985工程”大学,即便是专业硕士,自己也会考虑。
“由于信息不对称,学校的控制权没有真正削弱,反而在专业硕士的推免上更大了。而学校的控制权实际上就是教育部落实增加专业学位的控制权。”储朝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所在,“用行政强制的方式发展专业硕士,而不是市场与高校双方自主结合的方式,并不是长久之计,也不可能真正吸引到优秀的学生。”
公平与科学如何看待
众所周知,与本科生培养阶段所追求的公平有所不同,研究生培养阶段更多注重的是效率。然而,每有政策出台,公平与效率又必然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别敦荣表示,在学生和学校之间,必有一方的利益可能受到影响,有一方会觉得相对不公平:原来的政策保护了学校的利益,学校通过设置条条框框将优秀生源留在本校,这对于学生相对不公平;新的政策保护的是学生的利益,学生获得了选择推免学校、学位的自主权,这对于学校而言相对不公平。“但是就教育发展规律而言,只要学生发展得更好,就是更大的公平。当学生能选择自己的教育,能够按自己的意愿去发展,这就为他自身发展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如何确保推免学生享受到新政策的红利?在他看来,关键在于教育部建立的相关工作机制。虽说教育部推出推免服务系统,让学生、学校在平台上选择与接收,但是怎么确保平台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才是规避过去“暗箱操作”的关键。“怎么操作,何时开放、关闭,对学生、学校的要求……这些信息至少要对学生、招考学校、生源学校公开透明。此外,还应建立有效的问责机制,对于不执行新政策的学校或个人,应当进行问责。”
储朝晖则认为,从长远来看,保证推免生制度的科学发展,还应该尽可能减少行政干预。在他看来,交流本身是符合学术发展规律的,去其他学校拓展视野是提升学术水平的一种重要途径。“要警惕不限制留校限额出现的高水平大学学生集中报考本校的现象,让大学有更大的自主权,让专业权力发挥更大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