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今天节目为大家请来了三位老师作客,首先介绍在我旁边的这位是来自北大附中网校特聘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田佩淮老师作客。
田佩淮:你好,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中间这位北大附中网校特聘教师徐瑛老师。
徐瑛:大家好!
主持人:这位是北大附中网校历史教研组组长韩校老师。
韩校:大家好!
北大附中网校名师传授文综冲刺方法
题海战术并非最好选择
主持人:现在一模考试出来,有人欢笑,有人悲,他们的心理应该是跌宕起伏的,有的发挥正常,有的发挥失常,有人觉得平时的成绩一般,但突然间考得非常好,有人觉得我的实力还是没有发挥出来,这个时间心理调节包括如何备战二模,三位老师给一些建议。
韩校:咱们这儿都有一种说法叫做一模定型了,其实无论这次考得好还是考得不好,同学们都应该知道你上升得空间还很大,时间还是很充裕,为什么会出现人们常说的一模定型,其实从一模到高考还有两个月,这两个月是特好的两个月,春光明媚,气候又特别好,老师也好,家长也好,全力以赴为莘莘学子考得好成绩做准备。这里面同学们可能要思考一个问题,人们为什么会说,一模往往就决定了,与什么有关呢?我们一看孩子的排队可能跟一模的时候排队差不多,人们都认为一模就定型了。我想考得好的不要着急这么高兴,考得不好的也不要悲哀。有时候是由于什么原因决定的呢?怎么来加强自己最后一段时间的复习,能够取得好成绩,要看看我们现在为什么会出现一模定型。以海淀为例,所有的试卷评奖之后紧接着到二模了,这样的复习方法,我觉得是不对的,因为它有一点点没有从同学们最本质的地方入手,到底哪个地方我最弱,在最后两个月我怎么往上升。我要想减肥怎么减,如果我既不减肥也不运动,天天弄一个秤称,如果不能从根子上解决问题,一味的做试卷,对同学们来说不是一件很好的事。
主持人:田老师频频在点头,应该也认同。
徐瑛:考完以后有一些家长和孩子跟我们在联系,我的孩子一模考完了,他觉得在知识方面还有答题技巧方面也有一些问题,希望老师给予辅导。通过考试,一模只能在某些题型上或者是一些知识上,它去接近高考,但它并不是高考。高三学生到了这个阶段,只能说我的知识储备到达一定的状态,但是没有达到最后冲刺的那个状态,毕竟不是高考。在这个过程当中,它会暴露一些问题,其实出现问题不可怕,关键是问题出现了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咱们的考生还是要把自己的问题搞清楚,是属于知识问题还是属于答题的技能问题。是对题目的理解程度等等。
我就说是战略还是战术,把这个问题搞清楚。
心态是稳定发挥的影响因素
主持人:发现自己的弱点。
徐瑛:尽可能的让老师给你去找一找毛病怎么样。时间应该说非常充裕,还是要有一个比较好的心态,以往的经验是,一模没有考好的孩子往往在高考的过程当中反而考得非常好,相反一模考得比较好的孩子可能他到这个时候如果心态、知识最终的巩固阶段没有做好的话,可能在高考发挥得并不是特别特别突出。我觉得这个时候心态的调整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心态调整很重要,要用平和的心态备战高考。
徐瑛:关键要把自己的位置定位好,我现在的问题在哪儿。
主持人:还是找到自己的弱点和优势。
徐瑛:为下一步的复习做进一步的准备。韩老师。
韩校:怎么看一模,一模是一次重要考试,但是它不是最终考试,有人说高三就一次考试,就是高考。一模虽然很重要,但是怎么看待它,一模考好和一模没有考好,它不是一个最终结果,就像一个人的身体怎么样,做一次重要体检,一模就是一次重要体检,考好了不等于以后不得病,考不好,体检检出毛病来,这是好事。下一步治病,天天问我,没考好怎么办,治病。它只是一个过程,过程当中,找到毛病的,高考就考好了。考好的认为自己的身体不会再得病了,那可能会吃亏的。
政治复习须关注时政热点
主持人:还是要知己知彼。在不到40天的冲刺时间,我们对于各项的复习来说,有没有一些针对性的措施?比方说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政治,针对性的。
徐瑛:政治到了最后,其实咱们每一个同学都知道,一些最主干的主干知识通过各次考试都已经凸显出来了,我们通过这么多年的高考我们会发现,时政热点不再像过去那样是把一些重要的领导人的大型讲话,重要的报告作为载体,而是一些小型的试卷,在我们生活当中的一些东西凸显出来作为载体来考察我们学生。其实从读高三开始或者是从选择文科开始,你就应该去了解或者是关心国家的一些时事。现在高考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关注学生的实际,关注我们的社会生活,同时也关注人类共同关注的一些问题。
从一模题里都已经凸显出来了,比如我们说到的关于咱们中国解救利比亚的同胞,把他们输送回国。还有日本的地震关于核问题,核辐射,还有抢盐风波等等。现实生活当中的很多问题,有政治方面的,有经济方面的,包括现在国家提出的对文化的日益重视,所有这些问题都可能在我们的高考命题当中出现。但是究竟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只要我了解了这个事实真相以后,不管他怎么处理,我都能够按照我的指示体系来做答。
最重要把各个学科,现在全国考察新课程的地区是越来越多了,还是要把必修的四本书读透。有了这个基础,再变就是不断的换一下外衣。你穿上马甲,脱了马甲我都认识。
主持人:徐老师,您的意思是不是还是要回归课本。
徐瑛:你的技能建立在基础知识基础之上的,双基还是最重要的。
地理复习需与政治融合
主持人:田老师。
田佩淮:我觉得地理学科到了这个时候,我觉得有两件事情可能考生要很认真的去做,第一,你刚才说到课本,其实现在应该回归到考试内容上来,我们的考试说明,因为考试说明的制订是按照课程标准来制订的,不同的版本要求所反映的东西,学生掌握的最本质的东西应该是一样的。现在的试题出的不是哪一个版本上,而是新的情境,要求所有的学生考试的情境都是新的。学生们要回到考点上来,不仅把每一个考点要求到哪一步,我们掌握得很清楚,其实还要掌握目前对于考试的要求上,比如说地理,他要求对于问题有一种机械化的理解,我们的考生有时候在社会上现在谈得比较多的,类似于数学的那种公式,物理的建模,地理,现在有人要做历史和政治的这种建模,其实所有的建模往往是思维的方式,现在我们很多考试非常迷恋是不是有一个通用的公式,地理上,你只要我给一个公式,我就可以答题。
无论人家问他什么地方,全是16个字,气候适宜,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要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比如说社会的区位因素上有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到底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你如果要问,社会学因素当中有哪些?100个考生大概有99个都能回答出来是科学技术,为什么农业技术对农业生产到底产生哪些影响?很多考生答不上来。包括他可以改变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因素,我觉得首先把考点直接弄清楚。最终我们在和学生在说三点,考点一定要回归到考点上来,像徐老师刚才所说的,很多主干的知识,重点的知识或者是向社会上现在所说的考点,还有哪些没有考到。要回归到考点上来。
第二,要求学生掌握特点。第三跟历史和政治结合的,看看我们生活中的问题,哪些地方我们可以参与进去,要把这个热点中间所蕴含的地理学的原理要弄清楚。这个我觉得后期可能学生要抓住这三点。
历史记忆要有重点意识
主持人:这三点真的很重要。我相信真知灼见让我都受益匪浅了,广大考生一定会受益匪浅。韩老师。
韩校:关于后半段怎么去做,这时候学生经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第一,他说老师,时间不多了,我现在是看书好还是做题好,很多情况下这个问题老师没法儿回答,实际上他这么问,这个学生是把两个问题混淆了,什么问题混淆了呢?你看书也好,这属于是一个知识概念。包括老师在内没有人是百分之百,这是知识占有量的问题。
下一步当你占有的知识在考试当中出现能不能百分之百的答对,这是一个知识的应用程度。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问题。他当然解决方法也不同,他是混为一谈了,老师我是看书提高好还是做题能提高好。在这里不是考试,不是体检吗?如果你错的点是因为知识不会,不知道,这个时候你知识储备或者是占有量比较少。至于说怎么占有,我们后面再说。这是第一个问题,你就应该多看点书。这实际上是一个知识转化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靠知识占有,它是两类性质,知识转化这是一个解题命题之间互相拆解的过程,说白了就是一个解题方法步骤问题。
学生你在一模考试当中,你发现自己的问题在哪儿,然后侧重点去寻找自己的解决办法。这是第一个学生爱问的。
第二个学生爱问的,他问,老师,时间我记不住,你怎么办。说时间,现在整个社会都认为,历史你不就是背背吗?历史还用学吗?这时候学生一模考试以后,学生在历史上确实感觉到有点恐惧了,时间我记不住怎么办,这时候实际上这个考生你要是学生这么问,存在两个问题了,第一个是他根本没有重点意识,他天天在那儿背时间,重点意识没有。
第二,他即使学习了,很多的精力也用在学习上,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一个原则问题,二八原则,实际上掌握20%的内容可以达到80%的知识。有学生问我,时间记不住怎么办,没有一个学生这么问:“,老师,这个问题最重要的点是什么”,没有人这么问。重点不是比较出来的,说第一单元,第二单元谁重要,而是在考试说明当中所规定的知识点一个不少的情况下,每个知识点最重要的是20%的内容。这样的话,教材是什么?教材是介绍,介绍完整就从头介绍,学生通过教材来了解,他从头开始背,考试直接考最重要的,没人从头开始考。这个实际上也解决了我看书好还是做题好,看书怎么看,就这么看。每个知识点最重要的20%的内容是什么,比方说八点,你记住两点,范围要变窄。
如果我掌握知识,储备知识在考题当中出现了,这个时候一定要达到100%,就是把会的都答对,这是解题方法。
答题前应先完全理解题意
主持人:三位老师还有补充说明吗?
田佩淮:我觉得在后一段时间,关于答题技巧的问题,现在的考试它是情境完全是新的,跟过去不一样,过去它的试题里面所需要答题的条件可以要求考生从教材当中来,而现在以北京为例,以中轴线为界,一本是人教版的,一本是中组版的。试题如果想合理,那就必须在试题中能够给学生解答这道试题的充分的条件。那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学生解答在新课标理念下,高考解答试题,最重要的是你可能要把握信息的获取和解读。如果没有这种获取和解读的话,你把自己本学科的知识学得比较扎实,其实应对的新情境下的试题未必考得好。
曾经有一个地方的老师跟我两个探讨一个问题,他说他班上有一个同学,甲同学语文比乙同学好,乙同学的地理比甲同学好。语文学得好的,他的阅读理解能力比较强,他获取的信息比较多,比较充分,这样他答题就比较好答。如果一个人对信息的解读能力解读得好,他走向社会,他就比较好。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往往会决定他将来在社会上的高度,这是一点。
第二点,我记得韩老师常讲一句话,我们教给学生的往往是静态的东西,高考的试题往往是动态的,变化的。学生一定要在试题的解答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这个度。地理学科在这方面特明显。你比如说我们就接着刚才的话题说,如果要问昆明近年来有没有花草,如果你要问学生,昆明导致它花卉种植发展很快,社会条件是什么。它马上就会回答,政策支持,廉价的劳动力。紧接着就会说,市场广大,交通便利。昆明那个地方,地形崎岖,你用什么来运输呢?他想的还是火车、汽车。
再一个是市场广大,花卉的消费量往往是与经济相连的。北京这样的文化中心,经济水平都比较好的,情人节的时候,只有两到三个同学的爸爸给妈妈买鲜花。还有同学说,我通过了航空运输联系了国内外广大市场,这就变了。我们给考生,给同学们的建议是,一定要关注,当你进行答题的时候能不能建立一个思维,去想,把语文的具体学科应用一下,这样你的答案才使人感觉到特别舒服,才能切中高考的标准答题点。
主持人:要认真阅题,你要充分理解命题人,出题人他的意思是什么?不是有一句俗话说:“考生要与出题人的灵魂相通”,真的是这样的。
田佩淮:你的答案就是讨好出题人,答案你就要讨好阅卷人。
政治答题必须用政治术语
主持人:田老师,你刚才讲的这个是我在之前在网上看了几位同学的留言,很多同学有这么一个愿望,我希望能多拿分,少丢分,得高分。在得分关键这一块,多得分这一块,三位老师肯定有自己的一些见解。田老师您刚才已经说的是这个问题,田老师很有先见之明。我还没有提这个问题呢,田老师提到了。徐老师,你是怎么看待的?
徐瑛:田老师说了,全国各地的教材不一致,北京市也是东边和西边的教材不一致,我们是高度一致,我们是人教版就独此一家。因为政治和历史和地理略有不同,我们就有一个版本,我们这个版本它的考纲和教材也做到了基本上的一致,有个别考点会出现不同,但是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多年的考题当中,作为高三老师他都有经验,他都会告诉学生我应该怎么去准备和复习这样的一些东西。但是在答题的过程当中,我提几个建议,刚才田老师已经说了几点。从我的学科角度来说,我们可能和历史和地理不一样,地理有可能是,怎么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我也跟我们的地理老师也沟通了解这个问题。比如说有的同学就写:“我可以在当地植树造林”,这就有得分点了。当然环境保护的其他方面很多。至少这个很口语化,很生活化的东西就可以获得一个得分点。但是政治很口语化的东西,你说得很有道理,但是他不足以作为得分点。为什么呢?因为政治这个学科特别强调观点明确,一定要用我们学科的政治术语来答题。无论是我们的政治、经济、哲学还是文化,你都要有书本的条理性,要有明确的观点和原理答题。而我给学生的建议是,答题要点好,要点序号话。有一点就有一个序号,一个序号就有一个层次。
前面我建议大家用演绎法答题,讨好阅卷人。我天天要看这么多的试题,我不可能字里行间去找哪一个是你的答题要点,我第一句话就是把它先点上去,后面结合材料。这样的话,分就可以拿足了,可以拿满了。而且要点化避免说话的重复,也可以节约考试过程当中的时间。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你怎么样能够达到要点化,就是刚才田老师提到的,一定要仔细的审题。有的时候出题人的意思是,我让你去评价这种观点,但是看不明白题,他说了很多,为什么?人家问你怎么做,他答了很多,为什么这么做,这样一来,把人家出题人的意图解偏了,结果答题就答篇了,出来以后感觉很好,觉得我都写满了,都答出来了,为什么得分得得很低,在于你把别人的意图,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命题人的立意意图没有搞清楚,从而事倍功半。
历史答题用点组词造句
主持人:徐老师说的这些也非常重要。韩老师。
韩校:关于怎么得分,在这儿给广大网友朋友支一小招。历史主要是材料,很多同学一见到一大段一大段的材料就头疼,如果是现代文还可以,古代文就更讨厌了。面对大段的材料,怎么样把点找出来。怎么找呢?你在阅读材料的时候,材料里最关键的信息是什么,如果材料里它将是最关键的,省略号。为什么呢?咱们可以使劲思考我下面说这句话,省略号的前一句和后一句基本上就是答案,否则上一起省略了。如果我去看这段材料的时候,如果中间有两个省略号,但我可以大致推断它有三点,省略号前面一点,俩省略号中间一点,省略号后面一点,其实它不在省略号,在于你把对段的处理变成对句的处理,句子短,段子长,句子一句话一个意思,你这句话看明白,你很容易在里边找出关健词。找出关健词以后,按考题要求,按照句子的意思,这样答题的话,你就知道怎么做了。
如果没有省略号怎么办,看句号。实际上还是一个分解,如果再往前推一下,如果你要是在看这段材料之前,你为什么感到烦呢?因为我们大段大段的材料上面没有标题,如果一篇文章不给你标题,你很不容易看进去。大段材料上基本上都有标题,很多情况下试图劝学生,如果材料过长,先看材料下面的设问,材料下面的设问就是材料的标题,依据材料指出某某人的观点,材料一,我没有看,我知道它是某某人的观点,我一看句号或者是省略号,我基本上能够判定它是几点,这个时候我带着非常明确的目的去处理材料,把这笔信息一提取,这就完事了。
最后说表达,其实表达不算困难,说我答不到点上,知道点以后还答不上,我教你最后一招,你用点组词造句,这回答点上了。
主持人:韩老师是通过应试技巧方面给我们网友很多建议。真的是要认真阅题,真的要细心,细节决定成败,因为在答题卡,你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需要我们考生认认真真的去做。
因为时间关系,节目马上要接近尾声了,时间过得真的非常快,再给三位老师一点时间,各位说一下对今天访谈想补充的。
心态决定成败
田佩淮:我觉得最后这段时间,只要方法对头,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你的考试,你的分数提升的空间会很大。这就是我想和考生说的。至于刚才想说的一些话,刚才我们都谈得差不多了。高考一定要用智慧去复习,要把握好考点,把握好特点,聚焦热点,这才是最有效的,在冲刺阶段同学们应该做的事情。
主持人:结合您说的重要的三点,四个字很关键。保证好心态,好心态真的很关键。徐老师。
徐瑛:第一就是心态,第二就是补缺,你把你的一些漏点在一模之后补一补。第三,技巧。最后还是上升到答题,因为你最后的高考想通过答题来完成。最后还是科学。你无论是复习还是到了最后的答题,他都想强调一个科学性。我觉得这几个方面考生要做到的话,应该到最后会有一个非常满意的答卷。
主持人:徐老师有几个关健词让广大网友思考一下。
韩校:时间不多了,这个时候要重视会的内容,在复习的时候,甚至可以以会的内容为核心,现在同学们的成绩提高应该不取决于知识的加深和拓展了。而对已会的知识怎么样进行一次深加工,鲁迅以前说“牛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我们现在学生学历史,吃的是草,但是挤出来的是草绳子,这个时候去吃陌生的东西已经消化不了,你可以把以前吃的东西重新反刍反刍,要以会的东西为东西,去补不会的,其实取决于你最终命运的不是你不会的内容,而是会的内容,会多少。会的内容答多少,我建议同学们不要轻视会的,不要放弃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
主持人:说得太好了。最后还是老规矩,三位老师为我们广大在备战中的网友送上祝福的话。
田佩淮:祝2011年学子们在高考中考取好成绩,能够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心仪的专业。
徐瑛:我相信我们广大网友看了我们这期节目以后,把握住我们所说的几个核心问题,通过个人的努力一定会考出好成绩,祝福大家。
主持人:高考虽然是通往成才之路的重要途径,但真的不是唯一的一条。我希望我们广大的考生能用平和的心态备战高考,谢谢三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