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研频道 > 教育硕士 >

2013年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模拟训练题四(附答案)

2013-02-16 
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四)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把意识分为感觉、意向和感情三个基本元素,认为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这些基本元素构成的。这是(  )学派的理论观点。
  A.构造主义心理学;B.机能主义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精神分析心理学
  2.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认为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这是(  )学派的理论观点。
  A.构造主义心理学;B.机能主义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精神分析心理学
  3.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的心理学流派是(  )。
  A.构造主义心理学;B.机能主义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精神分析心理学
  4.以下被称为现代心理学第三种势力的是(  )。
  A.行为主义心理学;B.认知心理学;C.人本主义心理学;D.精神分析心理学
  5.在神经元的各组成部分中,用来接收其他神经元来的信息并传自细胞体的是(  )。
  A.细胞体;B.轴突;C.突触;D.树突
  6.以下不属于脑干的部位是(  )。
  A.延脑;B.中脑;C.间脑;D.脑桥
  7.在脑干中,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各个部分都有双向联系,影响范围很广,对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起调节作用,与睡眠和觉醒等活动密切相关的是(  )。
  A.延脑;B.中脑;C.脑桥;D.网状结构
  8.巴甫洛夫认为任何一个刺激物一旦成为条件刺激后,在初期不仅本身能引起条件反射,就是和它相近似的刺激物初次作用时,也会产生条件反射,这种现象称为(  )。
  A.分化;B.泛化;C.相互诱导;D.扩散激活
  9.小孩临睡前往往容易很兴奋,出现所谓的“闹觉”现象,这种现象叫(  )。
  A.正诱导;B.负诱导;C.消退抑制;D.分化抑制
  10.我们聚精会神地看书时,对周围有人走动或出现其他情况,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现象叫(  )。
  A.正诱导;B.负诱导;C.消退抑制;D.分化抑制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早系统论述心理学思想的著作是。
  2.影响人的心理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三类:环境因素、机体因素、。
  3.皮亚杰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并着力探索智慧的性质及其结构和功能,认为智慧的本质就是。
  4.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5.不同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时通过进行的。它是控制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决定着信息传递的方向、范围和性质。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思维
  2.气质
  3.性格
  4.调查法
  5.个案研究法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人脑中的边缘系统具有哪些功能?
  2.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条件。
  3.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4.简述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对心理发展动力的观点。
  5.简述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理论中有关“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观点。
  6.简述深度知觉的线索有哪些。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试述观察的品质及观察力的培养。
  2.根据遗忘原因的有关理论,结合实际谈谈应该如何提高记忆的效果。
  3.请结合实际,谈谈应该如何有效合理地组织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
  
1-10 A B C C D  C D B A B
  二、填空题
  1.《论灵魂》
  2.心理因素
  3.适应
  4.神经系统
  5.突触
  三、名词解释
  1.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间接的反映。
  2.指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的稳定的动力特点。
  3.是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较为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4.是指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主要包括三种形式:谈话、问卷、活动产品分析。
  5.对单一的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
  四、简答题
  1. (1)个体保存和种族保存;(2)调节内脏活动和情绪活动;(3)参与记忆活动;(4)感觉的整合。
  2. (1)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2)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3)心理发展的动力:即环境和教育向个体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个体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
  3. 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人一生的发展可分为八个阶段:(1)学习信任阶段,出生到1岁,主要矛盾是信任对不信任;(2)成为自主者阶段,1-3岁,主要矛盾是自主性对羞怯怀疑;(3)发展主动性阶段,3-6岁,主要矛盾是主动性对内疚感;(4)变得勤奋阶段,6-12岁,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5)建立个人同一性阶段,12-20岁,主要矛盾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6)承担社会义务阶段,20-40岁,主要矛盾是亲密感对孤独感;(7)显示创造力阶段,40-60岁,主要矛盾是创造力感和自我专注感;(8)达到完善阶段,60岁以上,主要矛盾是完善对绝望。
  4.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成熟,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适应有三种方式:(1)同化,就是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或丰富主体的动作;(2)顺应,就是改变内部图式,以适应环境现实;(3)平衡,就是同化和顺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一种暂时的状态。
  5. (1)从“最近发展区”的角度看,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二者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那些仍处于形成状态的、刚刚在发展的过程。(2)从“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的角度看,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教学主导着儿童智力的发展,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3)从“学习的最佳期限”的角度看,学习任何内容都有一个最佳年龄,否则会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开始一种教学时,除了需要考虑成熟与发育,还必须让教学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6. 深度知觉是指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深度知觉的线索包括双眼视差、双眼辐合、水晶体的调节、运动视差等生理线索;也包括对象的重叠、线条透视、空气透视、对象的纹理梯度、明暗和阴影以及熟悉物体的大小等客观条件;还包括个体的主观经验。
  五、论述题
  1. 观察的品质包括:目的性、客观性、精细性、敏锐性。
  观察力的培养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2)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3)具备观察事物或现象的必要知识;(4)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5)学会做观察记录;(6)观察后的归纳、总结。此外,应该培养观察兴趣、观察习惯和优良的性格特征,如坚韧性、独立性等。
  2. 有关遗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理论:一是衰退理论,二是干扰理论。
  衰退理论认为,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就会逐渐减弱、衰退以至消失。目前普遍认为衰退时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信息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干扰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多种痕迹之间相互抑制而产生的,抑制被解除,记忆还可以恢复。干扰理论的主要表现是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
  在学生学习中,往往开头和结尾部分的学习材料记忆效果比较好。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中间部分既受前摄抑制干扰,又受倒摄抑制干扰。
  3. (1)正确合理地安排复习时间:要及时复习,善于利用间时复习;(2)在复习中尝试回忆:一部分时间复习、另一部分时间尝试回忆,二者交替进行,复习效果较好;(3)整体复习与部分复习相结合:不太长的学习材料整体复习效果好,而很长的学习材料采用部分复习效果较好;(4)复习的形式要多样化,如新旧材料对比复习,吧听说读写结合起来复习,把学习材料组织一起来学习等效果都不错。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