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鲁班奖,是对鲁班的遥远致敬,也是对优质建筑工程的权威认证。但遗憾的是,近年来一些问题建筑工程频频获得鲁班奖,其中甚至不乏豆腐渣工程,以至于有网友惊呼,鲁班改行卖豆腐了?
统计显示,鲁班奖从1987年开始评奖,前6年,每年的获奖工程保持在20个左右,但到了1996年,突然提升到106个。近年来,获得该奖的工程数量基本保持在80个至100个左右。数量如此之多,难免泥沙俱下。
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数量日渐飙升,获奖的也水涨船高,这貌似符合逻辑,但现实情况是,鲁班奖的评审委员会由21人组成,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2人,委员18人。这21人即便有三头六臂,恐怕也难从洋洋大观的申报工程中挑出质量过硬的优质工程吧?每年100个获奖者,如何做到严格把关?
而根据鲁班奖的评奖办法,评审委员会根据被推荐工程的申报资料和工程复查小组的汇报,通过审查、观看工程录像、质询、讨论、评议,最终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确定获奖工程。如果只是简单地看一看录像,例行公事地评议一下,压根就没有到现场摸一摸工程的质量,如何防范华而不实的工程获奖?如果申报者说什么就信什么,申报材料上面写什么就认可什么,这样的评奖显然无法让人信任、服膺。所以,一些问题工程能够荣膺鲁班奖,也就不足为怪了。
据报道,日前,中国建筑业协会宣布,从明年开始,评奖办法将作出调整,鲁班奖将进行回访机制,只要建筑在使用寿命周期出现问题,就会立即撤销鲁班奖的称号。建立回访机制,是自律,也是自救。如果任凭鲁班奖的公信力下滑,如果问题工程再获颁鲁班奖,日后问题工程坍塌了,一同受损的必然包括鲁班奖的公信力。但话说回来,回访虽好,却不如先访,即评委们应该在评审时先访一访候选的建筑工程,靠着良心和职业素养去推敲工程质量,且这种回访应该是突击的,独立于申报者的安排之外。
问题工程获得鲁班奖,不外乎评委走眼了,而走眼不外乎两种原因:一是眼光不行,看不出工程的优劣,二是有意闭上眼睛,可能收了参评者的好处之类。对这类情况,光靠回访显然没有太大意义,即便收回了奖,也已经伤害了鲁班奖的清誉。事后的收回难掩事前的失职。
正因此,重塑鲁班奖的公信力,除了事后回访,还需要事前严格把关,而这既需要健全评审规则,又需要在遴选评委上多花些精力,更应该在公开透明上下工夫。此外,不妨引入公众监督,如果民间力量有机会参与评审,那么问题工程想获颁鲁班奖就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