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术室的设置、布局和配备
1.手术室的位置和要求
应安排在医院内空气洁净处,一般位于建筑的较高层,与手术科室、监护室、病理科、放射科、血库、中心化验室等相邻。
2.手术间的设置和配备
手术间数与手术台数应与外科的实际床位数成比例,一般为1:20~1:25。手术室分为无菌区、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目的是为了保证手术室的洁净和控制人员流动。手术间门窗安装要紧密,以免灰尘或飞虫进入。最好采用自动门,宜宽大;窗口应大,利于采光。地面多用易清洗、耐消毒液的材料铺设,坚硬、光滑。墙壁天花板应光滑无孔隙,最好用防火、耐湿,易清洁材料制成。墙角呈弧形,不易蓄积灰尘。室内应设有隔音、空调、净化装置,防止各手术间相互干扰和保持空气洁净。
手术间内只允许放置必需的器具和物品,包括手术台、器械台、麻醉机、无影灯、吸引器、输液架、踏脚凳及各种扶托、固定病人的物品。现代化大型手术室还应设置中心供气系统、中心负压吸引、中心压缩空气等设施,配备各种监护仪、X线摄影、显微外科和闭路电视等装置。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面物品,各种管道、挂钩、电源电线都应以隐蔽方式安装在墙内或天花板上。墙壁上设有足够的电源插座,离地面1米以上,并有防火花、防水装置。手术灯光应为无影、低温、聚光、可调,光线均匀柔和。为防止因意外停电而影响手术,手术室还应配备两路供电设备。空调要使室内温度恒定在20~24℃,相对湿度为40%~60%。
3.其他工作间
包括麻醉准备间、麻醉复苏室、物品准备间等。手术室应有单独的快速灭菌装置,以便进行紧急物品灭菌;设有无菌物品贮藏室以存放无菌敷料、器械等;还配有一定空间存放必要的药品、器材和仪器。洗手间设备包括感应、脚踏式水龙头、无菌刷子、洗手液、无菌擦手巾、泡手桶等。另外,还有更衣室、病人接待处、护士站、值班室、厕所、沐浴间、污物间等亦应设置齐全、布局合理,以减少细菌至最低限度和防止交叉感染为目标。
(二)手术室的管理
包括环境、物品、人员等全方位的管理。因此,需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以保证手术室的洁净和安全要求。
1.划区管理
将手术室分为非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限制区三个区域管理。
1)非限制区(污染区) 是指接收病人区、更衣室、休息室等,设在手术室最外侧。病人和工作人员应从不同通道进入手术室。接收病人区应保持安静,核对病人及病历无误后,病人换乘手术室平车,以防止外来车轮带人细菌。凡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须换手术室鞋,并更换手术室衣裤,戴好专用帽子、口罩,方可进入半限制区。手术室的衣裤及鞋不可穿出手术室外。
2)半限制区(清洁区) 是指办公用房、物品准备间及通向限制区的走廊,设在手术室中间。其为污染区进入无菌区的过渡性区域,进入者不可出高声,凡已作好手臂消毒或已穿无菌手术衣者,切不可再进入此区,以免污染。
3)限制区(无菌区) 是指手术间、洗手间、无菌物品存放问,设在手术室内侧,要求最为严格。非手术人员或非在岗人员禁止入内,手术间内的一切人员及其活动都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凡患有急性感染性疾病,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者,不得进入手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