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考试试题 >

2012年四川省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B级)模拟试卷1(2)

2012-09-27 

  11.能增强似是而非的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目的在于比较新材料与认知结构相似材料的组织者是( )

  A.陈述性组织者

  B.比较性组织者

  C.一般性组织者

  D.概括性组织者

  12.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叫(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13.问题解决的最后一个阶段是( )

  A.分析问题

  B.提出假设

  C.发现问题

  D.检验假设

  14.知识的巩固是指对所学知识的( )

  A.持久保持

  B.短暂保持

  C.再次学习

  D.过度学习

  15.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去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并不断地克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是( )

  A.注意

  B.情绪

  C.情感

  D.意志

  16.从学习动机内容盼陛质来划分,学习动机可分为( )

  A.外来动机和内在动机

  B.正确的动机和错误的动机

  C.间接动机和长远动机

  D.直接动机和短近动机

  17.某些小学开展“校内外结合整体优化教育实验”,创设了各种课外活动班,这种教学策略属于( )

  A.水平充实制

  B.垂直充实制

  C.固定特殊班级制

  D.弹性特殊班级制

  18.以下思维活动中,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最早关注的研究是( )

  A.求异思维

  B.求同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9.用数学的方式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描述是( )

  A.测量

  B.测验

  C.评定

  D.评价

  20.在各类学习评定中,一般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进行的,目的在于了解教学结果,探究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的缺陷,以便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的是( )

  A.配置性评定

  B.形成性评定

  C.总结性评定

  D.综合性评定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