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人对身体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的反映,叫做( )。
A.外受感觉;B.内受感觉;C.本受感觉;D.内脏感觉
2.把明度相同的一个小方块纸放在白纸的背景上,就显得比放在黑纸的背景上要暗一些。这种现象属于( )。
同时对比;B.继时对比;C.明适应;D.暗适应
3.吃了糖以后再接着吃橘子,会觉得橘子酸;吃了苦的东西后,再喝白开水也会觉得甜。这种现象属于( )。
A.同时对比;B.继时对比;C.味觉适应;D.嗅觉适应
4.根据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影响心理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 )
A.成熟;B.练习和习得经验;C.社会经验;D.平衡
5.保持时间短,一般不超过1秒钟的记忆是( )
A.短时记忆;B.瞬时记忆;C.长时记忆;D.工作记忆
6.在回忆的时候,见到一个身高特别矮小的人,容易联想到一个身高特别高大的人,这种现象叫( )
接近律;B.类似律;C.对比律;D.多因律
7.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把这些本质属性、特征和其他属性、特征分离开来的思维过程叫作( )
A.分类;B.概括;C.抽象;D.比较
8.把问题所提供的种种信息或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者一个最优解决方案,这个过程叫( )。
A.发散式思维;B.常规思维;C.创造思维;D.聚合式思维
9.把天上白云自然而然想象成草原上的羊群,这是( )。
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无意想象;D.有意想象
10.如果一个学生考试失败了,以下哪种归因有助于他振作起来,面对新的挑战( )
A.能力;B.努力;C.任务难度;D.外部环境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神经元具有接收刺激、传递信息和的功能。
2.神经细胞发生一次冲动之后,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对任何刺激不做反应。这种现象叫。
3.人在疲劳时容易困,想睡觉。这种现象叫做。
4.心理发生的标志是。
5.记忆表象有三个特点:直观形象性、概括性和。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动力定型
2.工具性条件反射
3.知觉
4.似动知觉
5.韦伯定律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运动知觉的条件。
2.简述知觉的整体性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3.简述工作记忆的概念及组成部分。
4.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5.简述记忆遗忘的规律。
6.简述意志行动的特点。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请结合实际,谈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的品质。
2.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请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应该如何对学生情绪进行识别并促进学生情绪的自我调节。
一、单项选择题
1-10 B A B D B C C D C B
二、填空题
1. 整合信息
2. 不应期
3. 超限抑制
4. 信号性反应
5. 模糊片断性
三、名词解释
1. 本来是由一连串刺激形成的一连串反应、训练巩固以后,只要开头刺激出现,后面一连串反应就可以依次出现的现象。
2. 又称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后果能够满足某种需要,则以后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会提高的现象。
3. 人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是个体选择、组织并解释感觉的过程。
4. 是指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时间一次呈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现象。
5. 是指差别感觉阈限与原来的刺激量的比值是一个常数,公式为K=ΔI/I。其中I表示原有的刺激量,ΔI表示增加的刺激量,K表示常数。
四、简答题
1. 运动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空间位移的反映。其产生条件包括:物体运动的速度、运动物体离观察者的距离、运动知觉参照系、观察者自身的静止或运动状态。
2. 知觉的整体性是指把物体或现象的各种属性或者各个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在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整体知觉时,各个组成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强的部分所起的作用要大于弱的部分。如,在小学生识字教学阶段,学生对一些字形相近的字常常出现书写错误,如把“折”与“拆”混淆起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醒学生多注意弱的部分,以便更清晰地反映事物的整体。
3. 工作记忆是指在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同时将信息加以存储,即它具有加工与存储的双重功能。
它有三个组成成分:中央执行系统、视空间画板和语音回路。中央执行系统是工作记忆的核心成分,完成对存储信息的各种执行性加工,如果选择性注意、任务管理、计划监控等。视空间画板主要负责暂时存储视觉空间信息。语音回路负责以声音为基础的信息的存储和控制。
4. (1)识记的目的与任务,目的性越强识记效果越好;(2)活动的内容与性质,如果把识记对象变成活动的对象或者内容,则识记效果较好;(3)识记方法,意义识记效果好于机械识记;(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5.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逐渐减慢。之后的许多研究进一步揭示了一些规律:如有意义的材料遗忘得慢;数量多的材料遗忘较快;两种相似的材料,前后间隔短,容易相互干扰而造成遗忘;过度学习50%的材料保持效果较好。
6. (1)有明确的预定目的;(2)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3)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五、论述题
1.(1)实际的敏捷性(2分);(2)保持的持久性(2分);(3)记忆的正确性(2分);(4)记忆的准备性(2分)。联系实际(7分)
注意要把每种品质的含义写清楚,并且每种品质的培养都要有相应的例子。
2. (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2)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3)发展学生创造想象能力;(4)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造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
(每一条知识点都需要深入展开,并结合实际例子来答题)
3. (一)教师要掌握良好情绪的标准
(1)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的影响,善于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2)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作出适当强度的反应;(3)有良好情绪的学生应该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4)良好情绪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二)教会学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3)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以上要点需适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