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考生在估分时把握“冷静、细心、灵活”的总体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准确回忆答案,复原作答情况。拿到标准答案后,考生可以按照在考场上的解题思路将高考题重做一遍,复原考场上解题的详细步骤,然后再对答案。如果不重做试题,就会逐渐受标准答案的影响,越来越认为自己答的是正确的。
二是坚持实事求是,注意宽严有度。针对主观题,可以遵循“题型间、学科间松紧不一致原则”进行估分。对于自己把握得准的答案,就可以宽估一些;把握得不准,模棱两可的,最好从严估分,这样,就估出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再计算出二者的平均分,就是比较可靠的估分结果。
三是吃透评分标准,紧扣答案估分。理科主观题中,答题的步骤比答案本身更重要,需遵循“按步赋分”的原则。而文科主观题,估分需注意抓关键词,把“踩点”与“踩意”相结合,分析标准答案的核心意思,对比自己的答案,视情况给分。
四是回忆书写状况,用语是否有误。估分时,要注意答题时的规范性和严密性,例如是否有错别字,符号、公式是否准确,语言是否准确,表述是否符合条理等。
五是答题争议之处,及时请教老师。考生估分一旦出现拿不准的情况,自己作答与标准答案相近但不相符的情况,最好不要自作主张,可以请老师把关,根据老师的意见酌情给分。
高考估分要估三个,一是考生自己的估分,二是学校估各批次控制线分,三是估理想院校的录取分。
专家认为估分时考生要把握实事求是、耐心细致的原则。实事求是即避免两种倾向:隐瞒自卑倾向,估分低,容易“瞎分”;攀比虚荣倾向,估分高,容易落榜。耐心细致就是要逐科逐题估分,不能“大概是多少分”,因为高考一分之差都很重要。
估分从技术角度要把握操作程序和影响估分准确的因素。操作程序就是考生拿到试题和答案后先不要看,而要回忆,记忆是否准确是估分的关键。先看答案容易造成先入为主,与实际答题相去甚远,“仿佛考场上就是这么答的”。如果考生把高考时的选择、填空题答案带出来最好,直接对答案就行,没带出来的考生最好尝试着把题重新做一遍,基本再现考场时的情景,帮助回忆。
影响估分准确的因素包括心态、学科和题型。要保持平常心态,无论考试理想与否,不要急躁和冒进,避免考得好的考生忘乎所以、考得不好的考生保守扣分。在语文作文、文综各学科主观题、外语作文估分时,最好默写下来给老师看,让老师给分。在文综估分时考生要多与老师商量,确定“踩意”给分还是“踩点”给分。外语作文给分可以根据平时的模拟考试得分。选择题、填空题的估分一般出入不大,但作文、简答题、计算题、实验设计题极易出现偏差。简答题要仔细研究评分标准,根据自己的答题情况按步骤与老师商量给分;计算题要避免根据结果直接给分,结果错的未必就一分不得,步骤写对有可能也得分,因此要看步骤给分,看是否有必要的文字叙述、原始公式是否齐全,特别注意的是,标准答案给出两个步骤,如果考生实际作答时合并为一个步骤,一般情况下也可以给分;实验设计题是比较开放的题目,答案并不惟一,考生的设计只要符合实验原理,得出正确结果都能得分。
在估分结果使用上,考生可以将一定能得的分作为估分下线,得出一个保守分;将可得可不得的分作为估分上线,得出一个冒险分。取保守分和冒险分的平均分,然后再定位,看报考重点在一表、二表、三表还是其他。
估报考院校的录取分就是在学校估出各批次控制线的基础上,考生先算出自己的估分与今年估计同批次控制线之间的差分,然后取预报考院校近三至五年录取最低分与当年同批次控制线的差的平均分。报考时,前者的差分最好高于平均分10分至20分,可以提高报考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