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频道 > 高校简介 >

陕西中医学院怎么样

2011-10-24 
陕西中医学院怎么样陕西中医学院学校占地面积616024.4 m,分南、北两个校区。南校区(新校区)位于西安市沣渭新区世纪大道南侧,沣河之滨,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广大学子求学的理想场所。新校区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全校拥

陕西中医学院怎么样


  陕西中医学院学校占地面积616024.4 m,分南、北两个校区。南校区(新校区)位于西安市沣渭新区世纪大道南侧,沣河之滨,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广大学子求学的理想场所。新校区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全校拥有77个教研室,35个实验中心,23个多媒体教室,4个语音室,6个计算机室。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435.7万元,生均6404.3元;图书馆藏书827033册,生均82.3册,建有电子图书阅览室和校园文献网络化管理及服务系统;拥有400米塑胶跑道的标准运动场、体育馆、体操房、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羽毛球场及200米跑道的田径训练场。

  学校现有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医学院、中西医临床学院、临床医学院、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有针灸推拿系、护理系、医学技术系、公共卫生系、人文科学系、英语系、体育部、社会科学部等8个教学系部;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9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家制药厂、1个陕西医史博物馆。


师资队伍


    陕西中医学院学校现有教职工2300人(含两所直属附属医院),专任教师687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40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24名。有兼职博士生导师8名,分别与北京、广州、成都、上海、黑龙江等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人,陕西省“三五”人才2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名老中医7人,省级名中医9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指导老师13人,陕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指导老师19人。经过50多年的艰苦奋斗,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敬业精神强的师资队伍。涌现出张学文、杜雨茂、傅贞亮、王朝宏、郭谦亨、郭诚杰、马振亚、孙绍良、吕兰薰、李石蓝、张登本等一批国内知名专家。


人才培养


    陕西中医学院开设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推拿学等22个本科专业,基本形成了以中医药为核心的,医、理、文、管、工等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学校自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已培养28届毕业生。已经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教育不同层次,全日制教育、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等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共计10049人(含留学生49人),其中本科生6107人,硕士研究生690人,高职学生1631人,成人脱产学生1621人。

  2004年以来,学校共建成省级名牌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课程7门,校级精品课程20门。2004年以来主编、副主编各类教材87部,获省级优秀教材奖3项。承担省级以上教育科学研究课题11项,近两届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 1项。

  近50年来,学校坚持立足陕西、面向西北、辐射全国,为国家培育了2万余名德才兼备的优秀中医药人才。他们有些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的光辉榜样,有些已成为德高望重的国家名老中医,有些已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有些已成为卫生事业的高级管理人才,有些已成为优秀的医药企业家。广大校友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的杰出表现,是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体现。

  近几年来,该校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种比赛中获奖39项。在校学生发表论文170篇,在非英语专业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奖7人次。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2005年~2007年本科生就业率分别达到92.1%、92.1%、88.3%。


重点学科


    陕西中医学院学校现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重点研究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3个、二级实验室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厅局级重点学科4个。

  2004年~2008年,学校承担了287项厅局级以上纵向科研课题,237项横向科研课题;2004年以来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26项。全校主编学术著作50部、副主编学术著作14部;发表学术论文2480篇,年均发表论文496篇。

  学校编辑出版的学术刊物《陕西中医学院学报》、《现代中医药》等是省级优秀刊物,在省内有较大影响。《中医药教育研究》是出版多年的教育研究期刊,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交流的重要载体。


附属医院


    陕西中医学院学校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设置床位1400余张,特色突出,优势互补,年门诊量80多万人次、住院人数3.6万余人次均居咸阳市前列,年业务收入超过3亿元。第一附属医院是国家七五期间确定的全国七所重点建设的中医医院之一,具有五十多年历史,是一所中医特色突出的三级甲等医院。先后被评为“全国示范中医医院”、“陕西省文明单位标兵”。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建设专科3个(脑病科、肿瘤科、骨伤科),省中医管理局重点建设专科3个(中医眼科、中西结合肿瘤科、肛肠外科)。第二附属医院是一所综合医院,妇产科、心血管内外科、眼科等专科在省内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大的影响力,有以获2007年度“中国医师奖”的心脏外科专家柏本健教授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临床带教队伍,为医学类专业学生提供了很好的临床实践教学基地。

  建于1964年的校医史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中医药特色鲜明,1991年更名为陕西医史博物馆。学校编辑出版的学术刊物《陕西中医学院学报》、《现代中医药》等是省级优秀刊物,在省内有较大影响。《中医药教育研究》是出版多年的教育研究期刊,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交流的重要载体。学校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同韩国、加拿大、吉尔吉斯斯坦、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台湾、香港等地区的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


科技产业


    陕西中医学院学校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力度。在主动进入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同时,突出以科研带动产业,以产业支持教学,形成了产学研相互促进的机制。学校制药厂自主研发的“固肠止泻丸”、“骨痨敌”等药品,年销售收入达5000余万元。借助学校学科和人才优势带动地方经济,使咸阳市辖区制药厂由九十年代初期的10余家,发展到现在的近40家,其中36家通过了GMP认证,成为咸阳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学校支持、帮助省内商洛、宝鸡、咸阳等地区规模种植中药材,使之成为陕西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对外交流


  学校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医药的发扬光大并走向世界。先后同韩、吉尔吉斯斯坦、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台湾、香港等地区的高校建立校际交流关系。2003年以来,累计出国出境留学、研修或学术交流人员60多批次,接待来访100多人次。目前有在校留学生49人,其中本科生48人,硕士研究生1人。


校园生活


  学校校园文化体育生活丰富多彩,学生社团活动十分活跃。坚持20多年的“百花奖”文艺汇演、大学生辩论赛、田径运动会、球类比赛及冬季万米长跑赛等,已成为学校传统的文体项目。现有岐黄研究会、诗歌研究会、大学生艺术团、大学生军乐团等校园社团47个,为学生学习人文知识、提高整体素质、锻炼和展现才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2004、2006、2007年被团中央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2005年先进集体”称号。


教学科研


    陕西中医学院学校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校级重点学科11个;建有经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国家级新药临床研究基地和陕西省中药饮片工程技术中心。建校以来,主要获得了包括全国医药科学大会奖、卫生部乙级科技成果奖、全国(部级)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乙级奖、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奖、全军医学科技进步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奖等在内的省局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90余项;近年来共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省级科研课题共139余项,课题总经费逐年增加。主编(副主编)教材与学术专著500余部。学校主办的《陕西中医学院学报》、《现代中医药》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原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生物文摘、中国生物文献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等。近年来,学校更投入3000余万元,进一步强化各个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实验室建设,建成了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居于一流水平的临床医学实训中心、护理学实训中心以及中医药研究与开发的实验平台。改革开放以来,学院重点开展了中医药文献整理、中医药基本理论、中医临床及中医药开发利用等项科学研究。现在已有76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得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陕西省政府、省教委、省科委、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以上的研究成果奖。其中的骨痨敌、通脉舒络液、针刺治疗乳腺增生、柔脉冲剂、出血热预防片、结肠炎丸等成果投入生产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陕西中医学院编辑出版发行的刊物有《陕西中医学院学报》、《陕西中医函授》两种,另外还有4 种内部交流的报纸和刊物。据统计,从1985年至1995年间,学院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先后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就有2303篇(部)。

  陕西中医学院设有中国医学史博物馆,90年省教委、省文物局命为“陕西医史博物馆”,收藏文物2000余件。其中属于国家一级文物的有战国时代青铜砭针等。


专业设置


    陕西中医学院学校现设有中医学专业、中医骨伤科专业、针灸推拿学专业、中药学专业、中药制药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和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预防医学、护理学和制药工程以及应用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方向)、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英语(中医药对外交流)、公共卫生事业与管理、康复治疗学等17个本科专业;现有本、专科专业及方向共28个,部分专业招生文、理兼收;其中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专业为省级名牌专业。1978年开办成人函授教育,对其中的中医、中药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197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第一批具有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中医学、中药学和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为国家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15个学科、116个专业与方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涵盖了所有中医药类二级学科;具有研究生同等学力在职人员硕士学位的授予权。已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硕士研究生教育、专科教育的全日制、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港澳台生教育和外国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医、药、理、文、工、管等学科综合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建校47年来,为国家培养了数万名高级中医药专门人才。是西北地区建校最早、规模最大、办学水平较高的一所以教学为中心,教学、科研、医疗协调发展的高等中医药院校。


教学设备


    陕西中医学院陕西中医学院占地725余亩,分南、北两个校区,建筑面积达35余万平方米。图书馆建筑面积14,700平方米,藏书59余万册,建成了集电子阅览与查询、图书信息联网、学位论文信息平台以及办公自动化为一体的服务系统;建有设施齐全的标准体育场和建筑面积达五千平方米的室内体育馆。现有十个系、三个教学部和一所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有八所直属、非直属附属医院,分布在本省咸阳、西安、宝鸡、安康和宁夏银川等地;有十八所教学医院和二十一个药学及其他各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陕西中医学院制药厂是在全国中医院校建设较早的制药企业之一,是全国高校为数不多的校办中医药科技产业的主导力量。全面通过了GMP认证。是学院药学各专业教学基地之一,也是中医药科技产品研发的基地。建有建筑面积五千余平方米、具有高等医药院校特色的会展中心,其中有馆藏文物独特、丰富,在全国同类院校居于领先地位的陕西医史博物馆、中草药标本馆、人体科学馆、校史馆和学校优秀大学生、革命烈士--邵小利的纪念馆等。校本部有77个教研室、35个实验中心、147个实验室和11个研究室(所)。校本部有教职工743人;有专任教师431人,中,有硕士、博士学位者占40%以上;正、副高级职称者158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10余名;有兼职博士生导师4名,分别与北京、广州、黑龙江、长春等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党政领导


  党 委 书 记:王秉琦

  院 长:周永学

  党委副书记:王军哲、 史保国

  副 院 长: 刘 力、王瑞辉、刘智斌

  纪 委 书 记:第五太卓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 高校简介:http://www.reader8.com/exam/gaoxiaojj/  欢迎您再次光临读书人网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