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员工个人总结
电信客服人员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那是欲望,那连梦想都不是
上海是一座海岸城市,其文化被称作“海派文化”;台北则是一座海岛城市,其文化特质也许可以称作“海岛文化”或“海洋文化”。两个城市的文化都带有一个“海”字,但她们的文化究竟有何异同?今年6月,台北的文化人与上海的文化人相约申城——
尽管6月的上海梅雨淅淅沥沥,却丝毫没有影响“上海台北城市文化比较学术研讨会”开幕式热烈、轻松的气氛。这次研讨会由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台湾中央大学中文系和文汇报社联合主办。唱主角的是上海学者王元化和台北作家龙应台。开幕式接近尾声时,台湾中央大学中文系主任康来新教授饶有兴致地作了一个“现场服装+广告秀”。她身穿台湾“原住民”(父辈几代居住于同一地方,而自己又土生土长于此的人,美国称为“土著”,上海人称之为“乡下人”,台湾则称之为 “原住民”)的传统服装,转身行步,倒还真有几分专业“模特儿”的味道。
老上海风情犹存
“老上海风情”经由张恨水和鸳鸯蝴蝶派的小说、徐志摩的诗歌以及穆时英、刘呐鸥、邵洵美和叶灵凤的现代主义小说得以成形,到张爱玲终于蜚声国际。时光荏苒,今天,三十年代那个时髦、多情的城市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和平饭店爵士酒吧的演奏者们承自老上海的那种“绅士之风”丝毫未减;衡山路上“时光倒流”酒吧前的锈红色的廊檐,里面黑色铁椅和锈红色桌布的搭配,仿佛将人带回阮玲玉时的上海;“1931”内暗色灯光温柔地摇曳着,偶尔可以看清墙上挂着的老上海月历牌。“画中女郎临水而坐,水上有一对天鹅游过,她穿著简单但颇有品位的浅色旗袍,是当时相当流行的‘满族裁式’,她别在襟上的花带着模糊的激情,一种因可怜和悲哀而变得酸苦的激情……”这就是美国学者李欧梵钟情的上海。在陈丹燕《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叶》、《上海的红颜遗事》,素素的《前世今身》等一大批纪实体的散文或随笔中,上海的咖啡馆、酒店、西式公寓、洋房、街巷,以及富豪大亨、千金小姐都成了深情追怀的对象。
讲述“老上海”,是这次研讨会一个极为重要的主题。华东师大中文系副教授倪文尖的《白先勇——“台北人”与“上海怀旧”》,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包亚明的《怀旧的政治:“老上海酒吧”、精英叙事与知识分子话语》,美国纽约大学东亚系副教授张旭东的《上海影像:传统形象、非主流文学及一个中国神话的还原》都直接将“老上海形象”作为分析的对象。作家王安忆也出席了这次研讨会,尽管她说怀“老上海的旧”显得有些奢侈,但她的小说所散发的对历史长河中的 “那一个风花雪月的上海”的深深感怀,却再一次证实了“老上海”的无穷魅力。
研讨会最后一天,下着不紧不慢的小雨。晚餐过后,台湾中央大学英语系主任林文淇教授兴致不减,背着下午大会发言时用的电脑、投影机冒雨赶去“时光倒流”酒吧,一定要见识一下孕育了“30年代那一场风花雪月”的“老上海风情”。待到立定才发现,里面已经坐着这次研讨会几乎所有的外来代表。
新台北容古纳今
研讨会的第三天,虽然雨下得特别大,但9点还不到,偌大一个会场就坐得满满实实的。从台北市立美术馆、学生乐队一直到台湾电影,沪台两地四个学生的论文描绘了一个影像里色彩斑斓的台北。
大约80年代中后期,台湾,尤其是来自台北的商人,陆续进入大陆投资办厂。上海人对这些商人的印象是:有点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十分难打交道。于是,上海人就说台湾人“拎不清”,是“台巴子”。上海历史博物馆研究员薛理勇就是通过“‘台巴子’一说的兴衰”,考证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宽、加深的过程。台北在上海人的眼中,从一个模仿上海的粗糙且失真的城市,变成了有着强劲生命力,既懂得保护文化传统、又擅长吸纳新兴事物的大都会。传统和现代融洽地共存,这也算是台北的一个特色吧。对此,许纪霖教授有一幅形象的素描:他们的“永和豆浆”不像上海一副“快餐”的精短装扮,却是一长溜木桌条凳,时光仿佛一下倒退50年。可就在离“永和豆浆”不远的希尔顿酒店,其建筑装潢得富丽堂皇,服务得细致周到,决不逊色于世界上任何一家希尔顿连锁酒店。在台北文化圈中小有名气的酒吧,装潢和布置朴素得就像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小餐馆。可台北连锁的诚品书店,那种典雅,那种气派,那种书卷气,以上海之大,也是少见的。
上海与台北同台“双城记”
研讨会的最后一天恰巧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一大早,台湾的康来新教授就急着要买雄黄,说是这么重要的中国节日,在台北年年有仪式,这次正好在大陆,更要纪念一番。台湾中央大学财经系邱慈观教授则指着人家门上悬挂着的艾草,不无感慨地说:“这样的习惯,在台北处处可见。上海这两年发展这么快,这个传统却还保留着。很多台湾人到了美国,每逢端午节,也还会在大门外挂上艾草。”参加这次研讨会的学者、学生,不论来自台湾、香港,还是美国、澳大利亚,都和上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小时候跟着父母去台湾的上海人;有去美国上学后来留在了美国的“上海原住民”;还有几次来上海参与开发投资的“儒商”。
此次活动主要发起人之一的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孙逊教授对上海、台北这双“姊妹城”的概括可谓精到。上海和台北同是中国城市中与海洋关系密切的两座城市:上海是一座沿海城市、海岸城市,其文化特质被称作“海派文化”;台北则是一座海岛城市,其文化特质也许可以称作“海岛文化”或“海洋文化”。上海一面临海,一面背靠内陆,呈现了一种背靠传统、面向世界的态势,因而在文化上主要体现了中西文化碰撞和交融的特点;台北则是四面环海,八面来风,更多地体现了各种外来文化交融和交汇的特点。在这些同而不同的基础上,沪、台两地文化究竟如何互动和互补呢?
台湾中央大学博士许秦蓁以《从霞飞路到百乐门》为题,讲述了台北人心中共同的上海记忆。此次研讨会策划人之一,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的许纪霖教授笑谈自己一登上台湾华航的飞机,亲切之感油然升起。在台北街上走走,更是恍如置身于上海。扑面而来的,尽是些我们熟悉的店面:中兴百货、先施公司、钱柜、顶呱呱……台湾人对上海的兴趣,比我想象中的还要浓。在台湾,上海本身就是一个商标、一件招牌和一种品位的象征。上海与台湾有着太多历史的、文化的、语言的和商务上的姻缘。台湾朋友尊重上海的过去,更惊叹这几年魔术般的上海奇迹。”
“除去上海文化对台湾的影响,台北的城市文化也同样影响着上海。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流行文化中随处可见台北城市文化的影子。饮食方面,以康师傅方便面、大千美食林为代表的台湾快餐文化率先抢滩登陆,成为上海饮食文化的一种时尚;然后是邓丽君演唱的歌曲,以及接踵而至的一批又一批新歌星演唱的流行歌曲,倾倒了大批中老年和年轻人;几乎是同时,琼瑶热、三毛热、古龙热……还有各种流行语的盛行,诸如‘新新人类’、‘酷毙了’等都明显地是台风吹来……”
“心有灵犀一点通。”在开幕式上,王元化在讲话一开始就说:“今天我在这里做一个回顾,希望有所借鉴,使得台北从事文化工作的朋友可以了解上海的文化发展。成败何在,哪些是缺点,哪些是可以作为优点加以借鉴、吸取的。上海、台北应该互相借鉴,一同发展。”与此呼应,台北作家龙应台在发言结束时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可以是良性的。除了竞争之外,华文版图里的合作是最重要的。城市之间可以有策略性地结盟化。历史的门对着我们打开,有时只有一条缝。假如我们有足够的聪明,把一只脚放进去了,那么门就永远关不上了,从此一个新的世界就展现了。今天,我来这里敲敲门,想知道里面会传出什么样的回音。”上海,台北,这一双经历了太多风风雨雨的“姊妹城”,也许该站在同一“零点线”上,一同起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