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导游资格 > 辅导资料 >

北京街巷坊市格局的特点

2011-07-06 
牌楼或牌坊除作为坊门和装饰性的建筑外,还常被用来张贴里坊内所发生的好人好事,起到宣扬正气的作用。
编辑推荐:

麦克尼尔瀑布的棕熊
精英大多坐前排
苦难熬成的花朵

一、北京街巷坊市格局的特点
  1.帝都性质决定街巷坊市的格局
  元大都的兴建,集中了有史以来营造帝都的经验,突出了封建帝都营造标准化的目的,形成其他城市所没有的以皇帝为中心、一切服务于皇权的城市格局。其后,明代虽有所改造,但其目的不是改变既有格局,而是更加突出其封建帝都的性质,使之日臻严密、完善。在这种体制下,城市居民虽众,但只是服务于皇帝的附属品,被限制在坊巷居住区中。如市肆皆在特定地点;城内外之交通要道皆集于城门;因庞大的宫殿群居于城中心东西、南北主干道,城中东西、南北间交通需围绕皇城以及海子外绕道而行;除皇城为禁地外,城中干道中央之“御路”以及分布全城的衙署、祠宇、仓场等,也禁止居民通行出入。总之,限制甚多,既体现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礼制,也反映出城市状态的畸形,即多数人为少数人服务、众人服从于皇帝一人。因帝都性质而予以北京的街巷坊市格局以深刻影响,这是北京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一大特点。
  2.规划与自发叠合的街巷坊市格局
  元初兴建大都城是依既定规划进行的,以皇城为中轴,两侧对称分布,从而构成大都的街巷网络。经明缩北展南,不仅将城之几何中心大大南移,且将原来大都城前三门城关及临近之郊野包入城中,这一新区的坊巷格局多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不具规划性。明嘉靖三十二年(1550),又将北京前三门城关及邻近之郊野,特别是天坛与先农坛包入城中,形成北京外城。外城除中央南北主路规整外,其余皆属自发形成,更不具规划性。因此,北京的街巷坊市格局是规划区与非规划区叠合而形成的。来源于考试大
  3.历史沉积的街巷坊市格局
  北京的街巷坊市“率沿元明之旧”。700年问的世事沧桑、政治风云、朝代兴替,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曲折地影响北京的街巷坊市格局。一些消失,一些新兴,有的合二为一,有的一分为二,水道会变为通衢,平地也会变为沟渠,总之北京街巷坊市处在不停的变化之中。究其原因,除自然方面的之外,最重要的应为世事与政治。嘉靖年问增建外城,前门外地区商业街的形成使干道由此而变窄,袁世凯辟出南北新华街的新干道,张作霖开辟兴华门(后改成和平门),民国初年打开为皇城阻隔的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造天安门广场、扩建长安街等,尤为城市性质所决定的巨变。
  二、棋盘式街巷
  明代北京的街巷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承传的,清代沿用了棋盘式的格局,构成了京城街道网络的基本“骨架”,同中轴线分段统一的规划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此外,北京街巷体系也是对中国古代皇城经纬涂制、因地制宜的继承与发展。
  从钟鼓楼到永定门的中轴线客观上将内外城区分为东西两部分。南起大明门(大清门、中华门),北至地安门,皆为禁区,东西向不能通行。在东西部又各自形成了一条与中轴线平行的南北大街。这两条大街主宰了城内大街以南北走向为主的纵向趋势。横向街巷都是从主干上派生出来的,内城犹为明显。
  据史书记载,元大都城两个相对城门之间有宽阔平直的大街互相连通,那些大连同顺城街使全城南北向、东西向各有九条主干大街和若干条小街,形成街道网络,全城主干大街阔24步(37米),小街阔12步(18米)。北京至今仍有这种街巷的格局存在。
  外城因营造年代晚于内城及早期居落点形成等原因,除正阳门与永定门段中轴线外,多沿用原有一些街巷,因此出现了部分斜街或弯曲的街巷。以前门大街为界,明显地分成了东西两部分。所不同的是,外城中心无禁区,所以有一条通衢贯穿东西的街道,后演变为今天的广安大街。,
  巷称胡同,始自元大都,历明、清、民国以至今日,构成了北京的一大地方特色。胡同或写作衙衙(hu tong)、衖(xiang)通。胡同的语源、含义多有探究,且异说纷纭,实则源自蒙古语,其义为井。北京的生活用水仰赖于地下水,故井的地位相当重要,巷必有井,井遂被指为巷之名称。胡同为其音译,相沿至今。胡同之“同”,读“痛”,不读“童”。巷有大、小、长、短、宽、窄之分,一般说,凡音“胡痛”者指大,凡音“胡痛儿”者为小。元大都有胡同458条,晚明时北京城内约有600余条胡同,截止到1949年年末北京城区共有胡同1330条。
  上述数字均较后世为少,其原因有三:一是当时存在相当数量之无名小胡同;二是城区空地甚多,远未全部开辟为街巷;i是当时许多巷不称胡同,直接以标志物为名,如官菜园、营房、闹市口、陈皇亲宅、河岸头之类。这三方面,后世皆大有改变,以致胡同数量大增,成为北京之特色。
  北京坊巷胡同的命名途径大致有五:
  1.官定民承
  官定民承的坊巷胡同为北京坊巷胡同名称的基本类型之一,即由官府定名,届民奉行使用,为居民所沿承。随着地名管理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官定民承日益成为惟一的命名途径。
  2.俗成官认
  地名本起源于居民指认与称谓的需要,若不是新辟的规划区,则其名一般都始于居民的自发命名,约定俗成,沿习既久,遂呈稳定状态。一般情况下,官府多对此种俗成的名称予以承认,由而形成俗成官认的一大类型。这是北京坊巷胡同名形成过程的一个重要现象。

  3.官定与俗成之名并行
  如北京皇城北门,尽管官定之名初为厚载门,明嘉靖年间改为北安门,清顺治年间又改地安门,但居民一向以其为中轴线最后的城门而俗称之为后门,其门外向北之街也被俗称为后门大街,此名一直与官定的厚载门大街、北安门大街、地安门大街之名并存,人们皆知所指为一处。以上可以说明俗成与官定的名称并存的事实。
  4.俗成官改
  俗成的坊巷胡同名,固有鲜明、生动与通俗的优点,但也有粗俗的缺点和地区的局限而造成大量重名。如狗尾巴(音“已巴”)胡同、猪巴巴胡同、屎克螂胡同之类;截至20世纪40年代末,城区两处以上重名胡同竞达500条之多。于是,便发生了多次官改。
  5.官定官改
  既经官定,又经官改的情况,常因政局的更迭、时事的推移而发生。
  北京街巷胡同的特色,一是数量众多,二是历史悠久。
  北京街巷中,称胡同者居多数,称街者次之。俗称北京“有名胡同三千六,无名胡同赛牛毛”,此并非夸张,而是基于事实的概括。截至1949年年末,北京城区有名的街巷为3074条。由于胡同是北京街巷的主体,因而习惯把“街”、“巷”之类归于胡同,既简化,又符合北京特色。就笼统而称胡同,说“有名胡同三千六”,应属接近事实。至于“无名胡同赛牛毛”,亦非虚语。北京胡同间隔甚宽,元大都基本是三进四合院的距离,外城虽远非如此规范,但一般也不是数进小四合院所能占尽,故除临此胡同或背此胡同(临彼胡同)之四合院外,中间余地建院,必赖小胡同为出入通道。这种情况,外城也是如此。由于存在着大量缩进去的门户,也就产生了大量的无名小胡同。谓其多如牛毛者,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北京街巷胡同中的绝大多数,或始于元,或始于明清,虽或更改名称,但一般也只是采用同音、谐音之法,因此不难上溯其渊源。论其历史,二三百年者并不稀奇,三五百年者所在多有,六七百年者亦非罕见。如今宣武区之南、北线阁街,可溯源至已有千余年的辽南京燕角楼,法源寺街更可溯源至1300余年前唐贞观年间所建的悯忠寺。探究街巷胡同格局的肇建、变迁,名称的起源、演变及其间的人事沧桑,合而便是一部丰富、生动的北京历史。独立而言,也多具时代与历史印迹,有许多掌故。
  惟其群体庞大、历史悠久,致使北京坊巷胡同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这些内涵可从三个方面来领略:
  第一,坊巷胡同格局的肇建与变迁。格局是时代精神与价值取向的体现,因此从其规划产生所经历的变迁、异动、更迭,也会印上不同时代思想观念乃至社会伦理的烙痕。
  第二,街巷胡同名称的起源与更替。名称的拟定,固然有多种途径,但无不铭刻着时代色彩,体现着时代的文化风貌。举凡文化的层层面面,多可于坊巷胡同名中,得其征象,获其答案。
  第三,街巷胡同所经历的人事沧桑。街巷胡同就是一座历史舞台,多少震撼人心的事件,多少历史人物的活动,乃至衙署机构的兴革,坛庙祠宇的盛衰,市肆场作的演变,府邸宅第的起落,皆以此为依托,而不停地上演。
  三、坊市
  古都北京城内皇城外划分若干区域,命名以“坊”。“坊”的界线一是主干大街,二是支干大街,i是河道水系,四是皇城,五是内外城墙。以此为界划分的“坊”,其面积各不相等,但形状绝大多数是方形、长方形或基本长方形。内城陆地面积最大的“坊”是位于东南角的“明时坊”。
  “坊”的划分是中国城市大街“九经九纬”传统的体现。规划出“坊”后,再划分“坊”内小街小巷,即胡同。胡同内划分四合院的用地。这样就构成了北京城大棋盘的总体格局。大棋盘内有划分出不同规模(面积)的小棋盘。四合院就是最小棋盘中一个一个的小方块。因此,“坊”是古都北京城内居住的基本行政单位。
  北京在元大都时,“坊”内的南北胡同与胡同相距50步,约为77米。50步的间距恰好相当于四合院的三进院落,背风向阳,方便出入,同支、主干街相通无阻。元大都全城共分50坊,均依据坊的单位、面积大小等以登记安排占用对象,因此坊内建筑也呈现出了严格的等级。
  明代内城共28坊,外城8坊。某些坊的名称沿用至今,如白纸坊等。
  元大都时,北京的市肆主要集中在鼓楼一带。明清时期向南发展,除鼓楼外,东四牌楼、正阳门外等地均形成繁华的商业街区。另外,自明代以来,行会制度不断发展,因而在许多地区形成了集中交易同类商品的商业街市。这一点,在今天北京的某些地名中仍有反映,如灯市口、磁器口、米市大街、猪市大街等。在一些著名的寺庙如白塔寺、隆福寺、护国寺等周围则形成繁华的庙会集市。
  四、牌楼与牌坊
  明清两代继承传统,因地制宜的在北京的街巷坊市中建立了众多的牌楼或牌坊。据有关资料记载,明代北京共有35座牌楼。但是,1949年后,为了改善交通条件,北京街道牌楼多数被拆除,目前保留下来的只有国子监的4座牌楼了。北京著名的东四牌楼和西四牌楼,就是50年代被拆除掉的。
  牌坊、牌楼,虽然可以混称,但二者是有一定区别的。因为从造型上看,牌坊的特征是:无楼,亦比较简单,民间尚可使用;而牌楼则不然,构造比较复杂,雕刻精美,斗拱绘彩画以示尊威、华贵。从所用材料上讲,牌坊、牌楼一般是用木、砖石等材料建成,也有琉璃牌楼。牌楼按间数分有一间二柱一、三楼,三四柱三、五、七、九楼,五间六柱五、十一楼等。十三陵牌楼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石牌楼,为五间六柱十一楼。从前,北京人习惯将使用石材建的称作“牌坊”,或曰“石牌坊”,将使用木材建造的称作“牌楼”。实际上,老百姓对牌坊和牌楼的称呼没有严格的界限。
  牌楼或牌坊除作为坊门和装饰性的建筑外,还常被用来张贴里坊内所发生的好人好事,起到宣扬正气的作用。多建于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前、园林中,或街道头式牌楼路口,用以宣扬礼教,标榜功德。如众所周知的贞节牌坊、功德牌坊等。
  牌坊与牌楼,尽管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大体上有如下几种情形:
  1.街巷牌楼。一般以木质结构为主,多为冲天式,是我国古老城市街景的特殊建筑。它大大增强了古城的历史文化艺术的氛围。国子监街牌楼属于典型的街巷牌楼,现在北京仅存国子监街牌楼了。这组牌楼的位置在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内国子监街,原名为“成贤街”内,是北京城惟一保存完整的街道牌楼。
  2.宫观寺庙牌坊、牌楼。这种牌坊、牌楼在全国各地都有,但以北京的最具有代表性。寺观的牌楼有大高玄殿和帝王庙牌楼,北海天王殿、西山卧佛寺、香山昭庙和国子监的琉璃牌楼,雕制十分精美、色彩艳丽,可称得上是一座座艺术珍品。
  3.陵墓祠堂牌坊。最为著名的是北京十三陵的石牌坊,在现存的石牌坊中不仅最具代表性,而且规模大、年代久远。
  4.桥梁津渡牌楼。这类牌楼,不仅是桥梁津渡的指示标志,而且给桥梁津渡增添了艺术价值。老北京城这类牌楼,也有不少,如原北海大桥两头的“金鳌(ao)”、 “玉蛛’’牌楼,以及今日北海公园内通往琼岛的“堆云”、“积翠”牌楼,都是相当雄伟壮观的。它们都是三间四柱三楼的木牌楼。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