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导游资格 > 地方文化 >

舞台艺术的辉煌——《老表轶事》

2011-07-06 
谈到花鼓戏的将来, “营销意识”是张力功院长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话剧、舞剧、京剧等众多传统艺术市场正日趋走向低迷,花鼓戏也面临着这一困境。
编辑推荐:

麦克尼尔瀑布的棕熊
精英大多坐前排
苦难熬成的花朵

  大主题成就《老表轶事》

  三年磨一剑,所有的努力和艰苦终于没有白费。《老表轶事》一举摘下了含金量最高的文华奖。在长达3年的时间里,78位演职人员全身心地扑在了《老表轶事》上面,仅剧本前后就改了不下七次。到现在为止,《老表轶事》已经演出了80多场,城市、乡村,剧院、校园,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大家唯一的目标就是能 “攻”下文华大奖,填补湖南花鼓戏史上的这一空白。今天,奖捧回来了,湖南花鼓戏终于受到了观众和评委的认可。在湖南花鼓戏院院长张力功老师看来,是现代喜剧题材和大主题成就了《老表轶事》。他说:“在参评的51部作品中,多为传统戏和新编历史戏,现代戏所占比重很少,而贴近生活表现喜剧题材的现代剧更是少之又少。《老表轶事》在这方面占了优势,它能让观众从很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严肃的思想内涵。”而在主演周回生看来,花鼓戏幽默的剧种特点及刻画生动的人物形象也是《老表轶事》受到肯定的重要原因。此外,从小处着眼,通过小事件凸显大主题也是《老表轶事》的主要特色。现代喜剧题材、鲜明的剧种特色及幽默表现手法的结合让《老表轶事》火了一把。

  花鼓戏实现零的突破

  对于湖南花鼓人来说,文华奖不仅象征着舞台艺术领域的最高荣誉,同时,也代表外界观众及专业人士对花鼓人艺术鉴赏和创造力的认可。虽然文华奖使花鼓戏剧院在大奖上实现了零的突破,同时也为花鼓戏将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但对荣获文华导演奖的何艺光导演来说,文华奖代表的并不仅仅只是这些。当问到在戏中他最难把握的是什么时,何导长吁一口气后说道:“真是说来话长。这3年太不容易了。有很多的困难,但最难把握的还是对自我的一个认定。因为我无法知道自己的艺术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否能受到观众和专家的认可,我不知道我创作的作品是否会和外界的审美观合拍。一切都没有固定的标准,我们只能慢慢摸索。文华奖让我们终于走出了困惑,熬过来了,以后(花鼓戏创作)就阳光明媚了。”电话彼端传来的何导的声音并未高亢激昂,但言辞还是偷偷泄露了他的激动。正如何导所言,《老表轶事》在北京、杭州等地受到的肯定,最大的意义还在于为以后的花鼓戏创作提供了坐标,让花鼓人以后可以走得更直更稳。

  意识改变市场状况

  谈到花鼓戏的将来, “营销意识”是张力功院长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话剧、舞剧、京剧等众多传统艺术市场正日趋走向低迷,花鼓戏也面临着这一困境。但张力功院长极为乐观地表示:“虽然电视、电影等文化生活的活跃对戏剧舞台形成了极大的冲击,但花鼓戏市场还是有的,只是看我们怎么去争取。”在他看来,演出的质量是票房的首要保障。其次,要有营销意识,剧本的选题、演出的形式都要从经济角度考虑。张院长最为提倡的还是“小制作大主题”的结合。而其中,他最为得意的例子就是《老表轶事》和《郑培民》。据他透露,《老表轶事》虽然受到了一致好评,但投入的费用却不到70万,与其他获奖的大投入剧作形成了鲜明对比。而在湖南颇受观众喜爱的花鼓戏《郑培民》的投入费用更是少得不到20万。两部戏加在一起,投入还不到百万,但它们在艺术上的影响力和票房上的号召力却翻了数倍,这都是得益于“小制作大主题”的营销方针,它帮助花鼓戏在票房上打了大胜仗。另外,喜爱观看花鼓戏同时文化生活相对较为平乏的农民也是目前湖南花鼓戏着力争取的观赏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