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建筑工程 > 注册城市规划师 > 规划原理 >

城市群体分布的区域基础

2011-07-05 
城市与区域经济地理条件之间具有密切关系的基本原理就在于城市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城市要从区域获取发展所需要的食物、原料、燃料和劳动力,又要为区域提供产品和各种服务。
 编辑推荐:

在英国不懂这些会丢脸
俄罗斯奇特的文化特色
高中毕业留学德国有两条路

  社会生产方式是制约城市形成发展的根本因素。它首先反映在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大的历史阶段。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农业和畜牧业相分离,人类开始定居,出现聚落;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相分离,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城市才随之产生;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交换地域的进一步扩大,商业和商人阶级从农业和手工业中分离出来,城市才有了较完备的职能和结构,具有相当的规模,并在地域上获得较广泛的分布;当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替代工场手工业,才产生人口向城市的迅速集聚,掀起了城镇化的世界浪潮,出现前所未有的工业城市和现代化大城市;信息产业的独立和信息社会的到来,必将使城市在许多方面发生深刻的变化。

  其次,在同一个历史阶段内,城市的兴衰也受到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兴衰的制约。就以徘徊了2 000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为例,大凡政治统一、经济繁荣的朝代,城市都得到很大发展,且均有世界城市建设史上的光辉杰作传世。但在朝代更迭,政治上动荡、分裂,战乱频仍的时代,城市发展也处于低潮,即使有发展也是局部的,甚至连昔日都邑也衰为废墟。新中国建立40多年来,城市发展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也并非一帆风顺,城镇化的过程仍始终服从于整个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起伏跌宕。这一城市形成发展最基本的规律性,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在这一前提下,处在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城市,城市的分布和发展的状况也有差异,地理条件在这种差异的塑造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城市群体分布的区域基础

  区域地理条件是城市形成发展的基础和背景,不同的区域为那里的城市发展提供了不同的舞台,形成了城市分布的宏观差异。

  (一)城市宏观分市与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自然地理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首先作为人类生存环境,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世界上不少城市分布现象明显反映出自然条件的影响。一般说来,大城市对自然条件的依存关系比非特殊职能的小城镇要紧密得多,因此大城市地域分布上的规律性更典型。

  世界人口以不同的密度在地球表面分布很广泛,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几乎已不复存在,但世界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主要分布区却明显集中在气温适中的中纬度地带。世界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平均纬度在本世纪20年代初是44°30′,在50年代初是36°20′,70年代初是34°50′,具有在中纬度范围内向低纬方向缓慢移动的趋势(图30)。1981年初,全世界有100万人口以上城市197个,其中近90%(175个)在北半球。在北半球的这些大城市向北不超过北纬60°,其中137个(占总数的78%)在北纬25°以北。南北纬25°之间的低纬度地区一共只有50个。①在低纬度的大城市有两种主要区位类型。一种是坐落在海拔较高的气候凉爽的高原或山间盆地。例如距赤道最近的首都城市基多(南纬0°13′)海拔2818米,各月平均气温都在13℃左右,丝毫没有热带气候灼人的酷热。类似的例子如:哥伦比亚的波哥大,北纬4°36′,海拔2556米;玻利维亚的拉巴斯,南纬16°30′,海拔3632米;墨西哥城,北纬19°24′,海拔2 259米;非洲埃塞俄比亚高原上的亚的斯亚贝巴,北纬9°02′,海拔2 450米,等等。另一种类型则分布在低纬度地带能接受海洋调节的滨海低地,如新加坡(北纬1°17′),雅加达(南纬6°10′),利马(南纬12°03′)等。少数低纬度大城市则两种条件兼而有之,如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地处北纬10°30′,

  图30 世界百万级城市的纬度分布(1920~1970年)(引自参考文献1,第481页)

  城址在海拔1000米的山谷,北距加勒比海也很近,既避免了严寒酷暑,又可享受热带海滩的乐趣。世界一批纬度最高的首都或大城市,如北纬60°附近的奥斯陆(59°55′)、斯德哥尔摩(59°20′)、赫尔辛基(60°10′)、圣彼得堡(列宁格勒,59°58′)以及更靠北的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64°09′)和世界纬度最高的5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及不冻港摩尔曼斯克(68°58′),都有受惠于大西洋暖流的特殊条件。

  表25 美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前10个50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区分布表(1950~1980年)

  大多数城市的分布,既要求气温适中,又要求有适度的降水。中国近60个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只有包头、兰州、西宁、乌鲁木齐等4个城市是在年降水不足400毫米的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美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绝大多数分布在30~50英寸降水量的较湿润地区(1英寸相当于25.4毫米)。有趣的是从50年代以来,美国城市人口出现持续几十年的从北方“雪带”到南方“阳光带”迁移的趋势。人口增长最高的前10个50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区全部在南部州,除了佛罗里达州等温暖的滨海著名风景城市外,大多数却是分布在年雨量不足20英寸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如那些在加利福尼亚州、亚利桑纳州、科罗拉多州的城市(表25)。产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恰恰是进入城镇化后期人们对适于户外活动和有益于健康的气候环境的追求。富裕阶层和老年退休者是这种人口迁移流的主体。

  区域地形条件与城市分布也有密切关系。1981年世界197个10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的80%以上(160个)分布在海拔不足200米的滨海、滨湖或沿河的平原地带,其中又以位于海拔103米以下的居多。中国的设市城市分布在地形的第一、第二、第三级阶梯上的比例大致分别是1%、32%和67%(1983年)。

  中国城市按其所在的区域地形分类,有10种类型:

  (1)滨海城市。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城市建成区直接面海(如大连、青岛);一种是城市位于短小河流的河口,距海很近(如椒江、温州)。它们多依托优良港湾或便利的海运条件而形成发展,这类城市所在的滨海平原极为狭窄,背靠着低山丘陵是其共同的特点。

  (2)三角洲平原城市。城市距海远近与三角洲大小有关,但一般说距海较近。与滨海城市的差异在于周围平原广阔,水网稠密,土肥人众,农产资源丰富是城市形成发展的主要优势。以南方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密集城市群最为典型。北方的河口三角洲开发尚不充分。

  (3)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城市。这是中国城市形成发展中最重要的一种区域地形类型。山前堆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而有坡度,水源丰富又排灌条件良好,为古代陆路交通线开辟和古代城市发育提供了优良环境,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近现代的城市分布。这类城市在中国北方分布十分广泛,尤以华北平原外侧沿着燕山南麓、太行山东麓、淮阳丘陵北麓、鲁中南丘陵山地外缘的一连串城市数量最多。在祁连山北麓、天山南北麓、川西山地东麓等也很典型。

  (4)平原与低山丘陵相邻接的城市。这类城市处在窄狭平原和低山丘陵的交接地带。城市本体虽是平原地形,并都临河,但因平原狭窄,间有残丘起伏或周围一侧地形破碎。最典型的是镇江以上长江中下游平原边缘的城市。在古代它们都具有城市建设所必备的良好防卫、交通、农业基础等条件。

  (5)低山丘陵区的河谷城市。低山丘陵地貌在中国有大面积分布,这里的城市多位于河谷,临河是共同特点。当低山丘陵区的河谷平原较宽阔时,如湘江平原,城市地形较平坦;当河谷平原比较窄小时,城市则有山城特点,如重庆。当河谷平原成盆地状时,如“金衢盆地”,则城市均靠盆地边缘。不论位处哪一种河谷平原,城市周围多地形破碎,起伏较大。这类城市在江南丘陵区数量最多、最典型。

  (6)平原中腹的城市。城市位于广阔的平原面上,不临海、不背山、面坡小、地势低平甚至低洼。在古代,这种区域的城市发展条件相对较差。同在华北平原,但平原中腹,城市发展相对稀而小的状况与平原外围洪积、冲积平原城市多而密恰成鲜明对照。华北平原中部较大而且历史上著名的城市几乎都沿纵贯平原南北的大运河一线分布。

  (7)高平原上的城市。数量很少,都分布在开阔平坦、海拔在1000米上下的蒙古高原面上。

  (8)高原山间盆地和各地的城市。在中国地形二级阶梯的高原上,绝大多数城市均集中在相对低平的山间盆地或谷地,并滨临河流。典型的如位于云贵高原坝子和谷地中的城市、黄土高原上河谷盆地里的城市。

  (9)中山谷地城市。在海拔500~3 000米的中山地区,相对高差较大,城市一定位于狭窄的河谷平原,如南平、三明、汉中、十堰、攀枝花、西昌。

  (10)高山谷地城市:在3 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城市极少。必定在河谷之中,如拉萨。

  1983年中国289个城市在上述10类地形区的分布频数如表26。概括地说,中国平原地区的城市多于低山丘陵地区,中山、高山地区数量极少;除了大平原中腹和三角洲平原外,城市选择两种地形过渡或交接的部位形成发展非常普遍;除了平原城市要滨临江河湖海以外,丘陵、山地区的城市多趋于河谷,临水也是普遍要求。

  在不同的区域自然地理条件下,城市建设的投资费用可以差别很大。这也是城市选址需要考虑自然条件的重要原因。

  表26 中国城市在不同区域地形类型的分布

  苏联曾对各山地自然地理区域城市建设的投资额与思想自然地理条件下的城市建设投资额进行过对比研究。所谓理想的自然条件指的是:气候不次于莫斯科;地表坡度不超过0.5~3°;底土虽松软但不下沉,可承受2公斤/厘米2的压力;地震不超过6度;地下水位在5米以下;有天然林木;无多年冻土、喀斯特、滑坡、雪崩、沙质底土、沼泽化土壤和沼泽等。各山地区域城市建设的投资额比理想条件下要增加的比率为:阿尔卑斯—喀尔巴阡地区45%,诺沃泽麦尔—乌拉尔地区70%,克里米亚—高加索地区75%,中亚细亚山区95%,前亚细亚高原区100%,中央亚细亚高原区160%,等等。造成苏联山区城市建设投资额增长的自然因素中,最明显的是雪崩、滑坡危险以及多年冻土。

  (二)城市宏观分市与区域经济地理条件

  区域经济地理条件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水热资源、动植物资源的丰饶度及其组合,基础设施的状况,区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发展的历史传统,现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结构特征,未来的开发潜力等等都可以影响区域的城市发展。这些条件有的是自然地理条件的衍生转化,有的是区域经济开发的历史积累,还有的是未来的发展可能性。

  城市与区域经济地理条件之间具有密切关系的基本原理就在于城市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城市要从区域获取发展所需要的食物、原料、燃料和劳动力,又要为区域提供产品和各种服务。城市和区域之间的这种双向联系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它们互相交融、互相渗透。区域能够向城市提供多少食物、原料、燃料、劳动力,区域又能够吸收多少城市的产品和服务,城市与外界区域目标有什么样的交流手段,就成了城市发展的基础。可以这样说城市是区域的缩影,是区域的中心和焦点。区域整个历史的特殊状态,规定每个城市的特点。

  这里不可能充分展开讨论每个区域因素与城市群体分布的关系。实际这些因素都是结合在一起综合发展作用的。为什么同一个江苏省,南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北部的徐淮地区有明显不同的城市发展水平和分布格局?为什么四川的城市分布有盆地内和盆地外的显著差异,而云南省的城市分布却基本上均匀分布,没有集中区域呢?为什么东北有我国最高的城镇化水平,而西南却最低呢?许多这一类区域性的城市现象,除了历史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不同区域影响的原因外,就只能从区域地理背景的差异中去寻找答案。

  忽视区域条件的工业布局和城市发展,中国是有过教训的。中国六七十年代曾经耗费巨资而进行的三线建设,不完全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业布局和城市发展脱离了区域条件。许多星散在西部深山沟中的军工企业和机械制造工业,常常原料来自东部,产品也主要流向东部,既脱离区域的资源优势,又脱离区域的消费市场。这些需要密集技术的工业却被包围在边远山区教育和技术水平非常低下的文化氛围中,工人技术人员也要大部来自东部发达城市。在管理体制上,它们也是自成体系,自成社会。本来工业是现阶段促进我国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然而,这种单纯以地形隐蔽为前提的不顾及区域条件的新工业,犹如大海中的孤岛,没有生命力。这些集聚着成千上万人的工业点,游离在区域之上,与区域之间没有紧密的双向联系,因而始终不过是一个工业居民点,形不成完整意义上的城市。许多难以为继的三线企业,已经被迫转产适应地方资源和市场,或者搬迁到附近的大中小城市,以便使它们成为区域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