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格利亚鲁金斯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
加州理工学院
曾经有这样的说法,有什么样的考核就有什么样的导向,有什么样的导向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或者讲,你考核什么就得到什么。
不过,前面的话只是讲对了一部分,从本质上讲,考核并不能直接导致引发行为,而恰恰是与考核结果直接相关的被考核者所受的利益影响才导致行为的发生,当然这也仅仅是基于经济人假设所得出的结论,事实并非一定如此,但毕竟对绝大多数人还是适用的。
这样看来,一套考核体系希望起作用,重要的影响因素有三,一是考核的结果要与被考核者的利益直接相关,如果考核归考核,发钱归发钱,考核对被考核者的利益没有直接的影响,则考核必流于形式;二是考核的结果对被考核者的利益影响足够大,如果就总是拿出总薪酬额的5-10%来,每次只是无关痛痒地考核一下,长期下去考核也就失去了威严,许多低绩效者恐怕也只是感到“考核就考核吧,反正我不在乎”,依旧有可以我行我素的心态;三是受到影响的利益水平要足够高,或者更确切的讲,受绩效结果影响的利益水平在总收入中应当占据相当的比例。
怎样来理解第三点呢,其实这也正是我想强调的,而又与基础教育教师绩效考核改革成败相关的问题。
前一阶段,为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顺利实施,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根据该《意见》,要求不得把升学率作为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绩效工资分配将以绩效考核结果为主要依据。
这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也有助于扭转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过于重视“升学率”而忽视“素质教育”,长期以来重视“尖子生”、“特长生”,而忽视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对学生品德、体育、美育等方面的教育的缺失。
无疑,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制度的改革,从一定意义上可以对现阶段有些畸形的教育方式做一定的扭转,但从本质上讲,改革的结果恐怕并不值得乐观。
改革结果可能并不乐观的原因就在于,首先,对于教学水平高的城市重点学校与优秀教师来讲,教师个人收入来源中,来自于教师绩效工资部分的比例并不高。
根据个人所了解的情况,各大中城市重点学校教师的收入有很大部分是来自于搞家教、补课、收礼,各类补贴以及来自学校各种乱七八糟、各种名目(如择校费等学生家长“自愿”的大量捐助)收入的分配,这些正常工资以外的收入部分(也可称之为教师的灰色收入)部分往往占了更高的比例。相比之下,事业单位教师绩效工资(死工资的部分)在教师全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即使国家教育部能够成功推行基础教育教师绩效考核改革,从学校角度不再把升学率作为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但是从学生和家长的角度、从整个社会风气与社会现实的角度(以上这两个角度恐怕是标准的客户需求角度),对学生“升学率”的追求无疑会日渐水涨船高,而满足这种需求无疑是能够获得巨大利益的,于是出于对这种需求的满足以及对个人经济利益的追求,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恐怕依然要自发地、一贯地热衷于对“升学率”的追求,而并不太在乎绩效工资等这类“小钱”。
基础教育教师绩效考核改革真正能够影响到的教师更多的还是广大的中小城市、乡镇以及更多的农村教师,因为他们的收入来源要简单和朴素的多。而在这些地方,改革的导向固然会对教师群体有较大的影响,但乡下的农村子弟(包括他们的家庭和亲人)又有多少不是抱着念书出来,出人头地或脱离贫困的家乡到城里去找出息这样的心愿在努力读书的呢,对他们来讲只谈“素质教育”而不讲“念书出人头地”,只讲全面发展而不讲“升学率”恐怕更是一厢情愿地痴人说梦吧。
事实上,社会上目前已经普遍认同了“高学历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高学历是万万不能的”这样的看法;况且,学历也确实是对人才进行评判最具代表性的因素,而且对用人单位来讲,这种评判的考查成本无疑是最低的,以“学历”取人,本身也无可厚非;如果以上的观点成立,那么追求“升学率”本身也就无可厚非,只是现代社会对这些目标的追求太极端,太狭隘。
若想扭转这种对“升学率”极端追求的趋势,仅仅想试图从推动基础教育教师绩效考核改革入手显然是把努力的方向弄错了,不是教师的导向在追求“升学率”,而是现在的整个社会风气在追求“升学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