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导游资格 > 辅导资料 >

古代文化艺术

2011-06-27 
行书的出现大约与楷书同时或稍后,也是从隶书、草隶演化而来,运笔较为灵活自如,其书写较为规整者接近楷书,称“行楷”;较为放纵者接近草书,称“行草”。自晋朝以来喜欢书法者大多擅长行书。
编辑推荐:

摆客一族的时尚生活
心中的冰点
最后一分钟的力量

第三章 中国历史文化
第四节 古代文化艺术

一、典籍
(一)概述
中国古代最早的典籍(书籍)产生于商代,周代以后逐渐增多。当时人们将细竹条或木条编连起来,将文字写在上面,称“简册”(一条为简,编连在一起即为册)。如将一篇文章写在一块木板上,则称“版牍”(无字为版,有字为牍)。大约在春秋战国之际,简册以外又出现了写在丝帛上的书,称“帛书”。但因帛书成本太高,故不及简册普及。东汉以前的典籍,基本上都是以简册、版牍和帛书的形式产生和保存的。我国最早的纸产生于西汉,特别是经过东汉对造纸技术的改进,写在纸上的书越来越普及,到晋代已基本取代了传统的竹、帛书。唐代发明雕版印刷,特别是宋代活字版印刷技术的产生,更为古代典籍的普及和流传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古代典籍是我们的祖先为后人留下的极其丰富的文字遗产,为我们学习和研究祖国的悠久历史、继承和发扬祖国的灿烂文化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二)儒家经典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经典成为天下读书人的必读之物。儒家主要经典包括“六经”,即《诗经》、《尚书》、《礼经》、《乐经》、《易经》、《春秋》,以及《论语》、《孟子》等。《乐经》今已失传,故一般只说“五经”。南宋时朱熹将记录孔子思想言论的《论语》、记载孟子思想言论的《孟子》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编在一起,合称“四书”,并著《四书章句集注》一书,成为元、明、清三代科举考试的主要依据。
(三)史书
中国古代历朝统治者都非常重视修史。自商周以来,历代都设有专门的史官或史官机构,负责记录和编纂本朝的历史,有的朝代还设立专门机构,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为前朝修史。通过以上形式撰修的史书称为“官修史书”,如历朝的《会典》、《实录》等,以及著名的《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中的《宋史》、《明史》等。此外,民间也素有修史的传统,留下了大量的史书。其中有些虽属私家著述,但或是受了朝廷的委派,或于书成之后得到朝廷的认可,也被列入“正史”的范围。其他未被官方承认、只流传于民间的则统称为“野史”。再有,许多朝代还留下了大量官方的文书、档案、大臣奏议,以及民间的文集、笔记、年谱、族谱、碑铭、题记等。古代史书(正史)就体例而言,包括编年体(按年、月、日顺序编撰的史书,如《春秋》、《资治通鉴》等)、纪传体(以人物纪、传为中心的史书,初创于司马迁的《史记》)、纪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纲的史书,首创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与典志体(专门叙述典章制度的史书,首创于唐杜佑的《通典》)4种最主要的史书体裁。
(四)方志
也称地方志,是一种专门记载特定地域地理、历史、风俗、教育、物产、人物等情况的综合性百科全书。方志之名最早见于《周礼》,其滥觞可追溯到先秦的《尚书.禹贡》,早期方志则有东汉的《越绝书》、东晋的《华阳国志》等。隋唐以后方志数量不断增多,体例也13臻完善。明清时期形成为一种完整的制度。我国现存各类方志总共有8 700多种,主要是明清两代编纂的。方志的修撰,一般是按地方行政区域,如全国一统志、省通志、府志、州志、县志等。将一地的自然、地理、民俗、经济、军事、文化、人物等各方面的历史沿革和现实状况详细汇编于一书,素有地域百科全书之称,范围广泛,考索便捷,所记内容多为一般史书所无,可补正史之不足,是研究历史,特别是地方史的重要资料。
(五)类书
所谓类书,就是古代的一种采集群书、分类汇编而成的工具书。由于它内容极为丰富、涉及范围极广,几乎包容了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宗教等各个领域,与现代的百科全书颇有相似之处。我国编纂类书的历史,距今已有1 000多年。见于记载的最早类书是曹魏的《皇览》,现存最早类书是唐代的《北堂书钞》以及其后的《艺文类聚》。
我国古代编纂规模最为浩繁、涉及范围最为广泛的一部类书,是明永乐六年(1408)编成的《永乐大典》。全书依据《洪武正韵》,以韵统字,以字系事,共两万余卷,1万余册,37 000多万字。但该书原本在清初即已亡佚,嘉靖抄本的绝大部分也毁于清末,现仅存300余册。
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类书是清朝康熙年间编纂、雍正三年(1725)成书的《古今图书集成》,全书共分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6编,32典,6 109部,1万余卷,5 000余册,另编目录40卷,10册,被西方学者称为“康熙百科全书”。
(六)丛书
丛书也称丛刻、汇刻书,即将若干种著作汇编在一起,冠以一个总名。我国古代最早的丛书是南宋的《儒学警悟》。其他如《十三经注疏》、《百川学海》、《诸子汇函》等为古代著名的丛书。
中国乃至世界古代规模最大的一部丛书是乾隆四十七年(1782)编成的《四库全书》。该书分经、史、子、集4大类,收入古代至清初官私著作3
503种,分79 337卷,36 078册。另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200卷,全书编成后共抄了7部,分藏于紫禁城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承德文津阁、沈阳文溯阁、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北方4部中圆明园一部毁于英法联军之手,其余3部基本上完整地保存下来;南方有两部毁于战火,仅存文澜阁的一部已成残卷。
二、文学艺术
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我们的祖先在文学领域中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为我们留下了大批不朽的文学作品。就体裁而言,散文、诗、词、曲、赋、戏剧、小说等无所不包。许多作品不仅在国内,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无论何种形式,都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文学瑰宝。
先秦文学以散文、诗歌为主,不仅为我们留下了诸如《尚书》、《国语》以及诸子百家等古文范本,《诗经》、《楚辞》更是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汉、魏、两晋、南北朝,赋这一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取得的成就尤为突出。赋源于屈原的楚辞,汉代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作。刘勰的《文心雕龙》则是古代最著名的文学理论著作。
唐代的诗歌创作达到了高峰,涌现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以及白居易等大批伟大的诗人。
宋元时期,词、曲、戏剧空前繁荣。宋词以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和陆游等的作品最著名。元代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纪君祥的《赵氏孤儿》等优秀作品把杂剧艺术推向了巅峰。
明清两代,小说作为一种更加通俗而接近生活的文学形式迅速发展并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涌现出《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封神演义》以及《三言》、《二拍》等一大批优秀的长篇章回小说或短篇小说集。曹雪芹的《红楼梦》代表了我国古代小说创作的最高水平。戏曲文学方面,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影响最为深远,清代则以洪异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最为著名。

三、戏曲表演艺术
中国的戏曲是在民间说唱和舞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汉代以来,民间广泛流行着一种将说唱与舞蹈动作结合在一起的文艺形式,称为“百戏”,到唐代始发展为融歌唱、舞蹈、道白和表情动作为一体的参军戏。人们将戏曲艺人称为“梨园弟子”,此称呼源于唐玄宗时期,至今戏曲演员仍将唐明皇奉为“祖师爷”。
北宋年间,在民间的“勾栏”(大致相当于后代的戏园子)中,出现了由多名演员共同表演、歌舞并重、故事情节相当复杂的长篇杂剧。到了元代,杂剧曲调更加丰富,舞蹈更加优美,情节更加曲折。一般每剧分四到五折,各折间加“楔子”进行连接,从而构成了完整的艺术整体。
明嘉靖年间,昆山乐工魏良辅与剧作家梁辰鱼合作,创造了昆曲这一剧种,后
传至北方,逐渐取代杂剧成为南北各地最受欢迎的戏曲剧种。清初的戏曲以杂剧、昆曲为主,直接继承了元明时期的表演形式和唱法。后由于其内容和表演方式越来越脱离一般民众的欣赏口味,曲高和寡,渐趋衰落。与此同时,一批更加贴近人民生活、雅俗共赏的地方戏曲代之兴起,受到各阶层群众的普遍欢迎。集中国戏曲艺术之大成,被誉为东方戏曲艺术的杰出代表和中国“国粹”的京剧,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吸取了昆曲及多种地方戏的长处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具有综合性、程式化和虚拟化三大特点,自成表演艺术体系。
四、绘画艺术
中国画简称“国画”,属于东方绘画体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画使用的工具和材料主要为毛笔、墨、中国画颜料及丝帛、宣纸等。中国画按绘画方法可分为工笔、写意及半工笔半写意3种,其中尤以写意画为主流。就题材而言,大致包括人物、山水、花鸟等3类作品,其中以人物画产生最早,但后来最为发达、艺术成就最高的首推山水画,反映出古代中国人民热爱大自然、向往大自然的民族特性。
(一)中国画的艺术特点
中国画的艺术特点,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形神兼备,以形写神。无论是画人物、走兽,还是山水、花鸟,不仅外形要画得像,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外形的描绘表现出其内在的神韵。
2.立意在先,构图灵活。中国画十分强调意境和主题,构图(安排画面)大多采用“散点透视,即多视点的方法,有时将东西南北、春夏秋冬的各种景象融入一幅画中。
3.虚实结合,浓淡相宜。中国画特别重视笔墨的运用,笔墨浓重的地方为“实”,轻淡或空白的地方为“虚”。一幅好的作品正是通过虚实结合、浓淡对比来增强形象的鲜明性和感染力。中国历来有“墨分五色”(浓、淡、干、湿、黑)和“以墨为主,以色为辅’’的说法,即用墨的浓淡变化来表现物体的色彩和明暗。
4.诗、书、画、印结合。一幅完整的中国画不仅要有画家自题的画题、姓名以及作画时间等,常常还包括诗人或书法家题写的诗文,用以补充和丰富画的主题和意境。印章的使用则往往能起到装饰和平衡画面的作用。
(二)古代著名画家及其艺术作品
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以人物为主,其间最突出的画家是东晋的顾恺之,他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皆为稀世珍品。他还写了《论画》等绘画理论著作,对后世影响巨大。
唐代绘画仍以宗教、人物画为主,同时在山水、花鸟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初唐的阎立本以擅长人物画著称,现存《历代帝王图卷》、《步辇图》等作品,较好地反映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盛唐的吴道子被誉为“画圣”,在宗教画和山水画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其山水画气势恢弘,笔力雄奇,对后代的影响极为深远。遗憾的是,吴道子的作品今已无存。
五代宋元时期,山水、花鸟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宋代沿袭西蜀、南唐的做法,建立专门的翰林书画院,进一步推动了两宋绘画的发展。宋徽宗赵佶虽为无道昏君,但在绘画方面却有极深的造诣,其作品《四禽图》、《芙蓉锦鸡图》等画法精细,设色浓丽,配以瘦金体自题,实为上乘之作。北宋末年画院画师张择端的巨幅画卷《清明上河图》,是当时京师开封城城市经济空前繁荣的真实写照。元代绘画仍以山水画为主,大多凄清淡雅,以笔墨遣情,形成了所谓“文人画”的画风,对明清绘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著名画家有赵孟颊(fu)、王冕等。
明代著名画家唐寅、徐渭等沿袭了南宋画院派的手法和元代“文人画”的风格,在山水、花鸟、人物等诸方面皆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清初绘画以石涛、朱耷(da,八大山人)等人的成就最为突出。稍后的著名画家郑板桥以及与之齐名的“扬州八怪”以画风清新、不拘成格著称于世,特别是郑板桥所画之竹,可谓画如其人。
五、文字学与书法艺术
(一)古代文字的演变
现阶段发现并已识读的最早的汉字是商代的甲骨文。甲骨文即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古文字,多为象形文字,但其他如指事、假借、形声、转注等汉字构成的基本原则也都已具备。但甲骨文结构还不够严格,字形也不规整,尚保留着较为明显的图画痕迹。
商代文字除甲骨文外,还有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称金文)。周代的文字以金文、甲骨文为主,字体称“籀文”,也称“大篆”。字形渐趋方正,并开始呈现线条化、平直化的趋势。秦代通行文字为李斯所创的小篆。由于小篆的笔画圆转,书写比较困难,所以许多人写字时常将圆转的笔画改为方折,在笔画的粗细、部首的使用等方面也较为灵活,从而大大提高了书写速度。由于这种书写方式多出自下层徒隶,故称“隶书”,至汉代成为通行文字。另外,一些人将隶书草写,称“草隶”,后代的草书即由此发展而来。
汉魏之际,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汉字字体,即楷书。楷书是从隶书演变而来,只是横画不再上挑而采用顿势,撇、捺也不再顿收而采用尖收,并出现了硬钩。从唐代直到明清,楷书一直作为官府文书和科举考试的正式字体。
行书的出现大约与楷书同时或稍后,也是从隶书、草隶演化而来,运笔较为灵活自如,其书写较为规整者接近楷书,称“行楷”;较为放纵者接近草书,称“行草”。自晋朝以来喜欢书法者大多擅长行书。
(二)书法艺术与书法家将文字的书写作为一种专门的艺术形式,是中国文化独有的特点,是由汉字独特的构成形式决定的。我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的说法。商周时期的金文,可以看成是原始的书法艺术品。但有意识地将文字作为一门艺术来对待,则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发现于唐代的《石鼓文》,据考证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作品,浑厚挺拔,朴实自然,是我国早期书法作品的优秀代表;秦统一后留下的“泰山刻石”和“琅琊刻石”,据说出于李斯之手,结构严谨,运笔圆熟,疏密得当,更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两汉以后,特别是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我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繁荣灿烂时期,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书法家和不朽的书法艺术珍品。王羲之,东晋人,人称“书圣”。其行书清新秀丽,于妩媚中见劲健,以《兰亭序》、《快雪时晴帖》等最为著名,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美誉。其子王献之幼承家学,在书法上也有极深的造诣,尤以行草最为著名,所书《中秋帖》、《十二月帖》等笔势奔放,一气呵成,为草书中的圣品,与其父并称“二王”。北朝的书法以北魏最盛,又因其多见于石刻,如《龙门二十品》等,故称“魏碑”。魏碑继承了汉隶严谨、厚重的特点,与南方二王等人清新秀丽的风格相比,更显得雄浑苍劲、凝重大方,在书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代的影响也极为深远。唐代更是书法家辈出的朝代。擅长草书的张旭、怀素,世称“颠张狂素”。张旭所书《肚痛帖》,把书法艺术升华到以抽象的点线表现思想感情的高度境界;怀素所留碑帖以《自叙帖》最为著名,笔势磅礴,更是古代狂草中的极品。在以楷书著称于世的书法家中,颜真卿、柳公权的作品最为人所称道。颜真卿集初唐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大名家之长,将汉魏以来历代书家的优点熔为一炉,终成一代巨匠。他的楷书丰满雍容、雄浑凝重,向有“蚕头燕尾”之誉,是我国书法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流派。颜派楷书的碑帖传世甚多,尤以《千福寺多宝塔碑》、《勤礼碑》等最为著名。柳公权的字挺秀劲健、法度严谨,故有“颜筋柳骨”之称。其传世碑帖主要有《玄秘塔》、《神策军碑》等。唐以后的书法家有宋代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李东阳、文徵明、董其昌等最为著名。但大多精于行、草而楷书稍逊,且疏于碑版而偏重帖学。清代的书法,“馆阁体”盛行,严谨有余而生气不足,故成就突出、独树一帜者较为罕见。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