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客一族的时尚生活
心中的冰点
最后一分钟的力量
第三章 中国历史文化
第一节 中国历史发展顺序
一、概述
(一)中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我国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70万年前。从元谋人到公元前21世纪,是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元谋人、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和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到距今约18 000年前的山顶洞人时代,我国进入到氏族公社时期。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是我国母系氏族的繁荣阶段,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属于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大约4000多年前的黄帝,相传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黄河流域一位部落联盟的首领,他被后代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
(二)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
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开始,我国进入到奴隶社会。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青铜器和甲骨文标志了奴隶制的高度文明,在世界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通过分封制和井田制,使周王朝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841年的“国人暴动”是平民反抗奴隶主的一次武装反抗这一年是我国具有确切纪年的开始。从此西周衰落下去,直至公元前771年灭亡。
(三)春秋战国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国的春秋和战国时期,这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春秋时期,东周王室日益衰微,一些大诸侯国通过改革,实力大增。
战国时期,各国新兴的地主阶级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变法,使封建制度得到确立。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收效也最好。
(四)秦汉
1.秦的统一和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秦王赢政当政后,经过十年兼并战争,先后灭掉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为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这些措施对我国历史影响深远。在完成统一、巩固统一的同时,秦始皇及其继承者又对人民施行了暴政,导致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朝统治以后,经过了4年的楚汉战争,刘邦建立西汉。
2.西汉的盛衰
西汉建立以后,汉高祖刘邦以及后来的几代皇帝,吸取秦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一定恢复,为汉武帝时期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西汉后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王莽乘机代汉建新,实行改制。王莽改制加剧了各种矛盾,导致农民起义。最后,王莽的统治被推翻,刘秀建立起东汉。
3.东汉的统治
东汉光武帝在位期间,调整统治政策,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越来越腐败。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
1.三国和两晋
东汉末年,各军事集团割据混战,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最后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不久,司马氏取代曹魏,建立西晋,并暂时统一中国。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西晋迅速灭亡。司马氏皇室随后在江南建立起东晋‘政权。匈奴、鲜卑、氐、羯、羌等少数民族在北方先后建立起十六国割据政权,这样,就形成了东晋与十六国对峙的局面。这一时期,出现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这3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2.南北朝
东晋之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4个朝代,历史上叫做南朝。南朝时期,由于南迁的北方劳动人民同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开发,江南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开始赶上北方。士族地主在这一时期占有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特殊地位,成为腐朽的寄生阶层。十六国之后,北方出现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政权,合称北朝。北方出现的民族大融合的趋势促使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又加速了民族大融合的进程。北周统一北方,为隋朝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
(六)隋唐
1.隋朝的统治
隋朝自581年至618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隋文帝杨坚于589年灭陈,结束了长达270多年的分裂局面。隋朝修建的大运河,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隋炀帝杨广统治残暴,终于导致了隋末农民大起义,起义推翻了隋朝的残暴统治。
2.唐朝前期的繁盛
唐朝建立于618年,前期处于繁荣阶段,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时飙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任用贤臣,善于纳谏,形成“贞观之治”的局面。继唐太宗后的武则天时期和唐玄宗前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玄宗前期达到全盛,号称“开元盛世”。农业上创制了曲辕犁和筒车,手工业有较大发展,唐都长安成为国际性城市。
3.唐朝边疆各族的发展
唐朝是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那时,各民族进一步融合,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亲密,唐朝疆域空前广大。唐朝时,北方先后有突厥、回纥民族,东北有靺辐(mo he)民族。唐朝在北部边境先后建立了都护府和都督府。西南有南诏和吐蕃:南诏为彝族和白族的祖先所建,曾接受唐玄宗所赐的云南王封号;吐蕃为藏族的祖先,与唐几次通婚,保持“和同为一家”的亲密关系。总之,边疆各族都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4.唐朝的对外关系
唐朝时候,我国经济和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唐朝和亚洲、欧洲等各国之间的往来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朝和朝鲜半岛的新罗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唐朝和日本关系更加密切,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甚大,从政治制度到生活习俗,日本都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鉴真东渡,成为日本佛教律宗的始祖。唐朝和印度半岛有频繁的通使往来,玄奘西游成为中外关系史上的佳话。唐朝和西亚波斯、大食也有通好关系,中国陶瓷等源源不断运往该地,西亚的物品也输入到中国。
5.唐朝的衰落
唐玄宗后期,不理朝政,奸臣当道,终于酿成了755年开始的“安史之乱”。从此,唐朝衰落下去。“安史之乱”使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之后又有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使唐朝政局更为混乱。经济上均田制的破坏,使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农民四处逃亡。两税法的实行,亦未能根本解决严重的阶级矛盾。875年,导致了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大起义。唐王朝亦由此于907年灭亡。
(七)五代十国、辽宋金夏的并列与元朝的统一
1.五代十国和契丹的兴起唐朝灭亡以后,北方黄河流域相继出现了5个朝代,与五代并存的先后有南方和山西的十个割据政权,合称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相对安定,经济获得较大的发展。五代十国后期,后周逐渐强大,为结束分裂割据奠定了基础。唐朝末年,北方契丹势力不断壮大,其首领耶律阿保机逐步统一契丹各部,于916年称帝,建立契丹政权,后改称辽。契丹贵族经常南下掠夺,耶律德光时从后晋石敬瑭手中获得燕云十六州。
2.辽、宋、夏的并列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经过十几年时间,北宋陆续消灭其他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北宋建立后,统治者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与北宋并立的有北方的辽和西北的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北宋与他们之间发生过多次战争,后来通过和议维持了和平局面,各民族间进行着经济、文化的交流。
北宋中期,出现了财政困难。为了消除统治危机,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变法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由于触动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招致他们的强烈反对,最终归于失败。
北宋时期,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水稻等农作物种植区域扩大;纺织、制瓷等手工业技术提高;商业活跃,城市繁荣。这时候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3.金与南宋的对峙
女真族于II世纪兴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女真族杰出的首领完颜阿骨打,于1115年称皇帝,建立金朝。金崛起后,相继灭掉辽和北宋。北宋灭亡以后,赵构重建宋朝,南宋开始。南宋初期,女真贵族不断南侵,激起江南人民的反抗。岳飞和他的岳家军,是南宋军民抗金最坚决的力量。宋高宗和秦桧向金朝妥协求和,杀害了岳飞。1141年订立的金宋和议,形成了金与南宋对峙的局面。
金与南宋对峙时期,我国的封建经济继续发展表现在:南方水稻产量的提高、棉花种植的推广以及纺织、造船和海外贸易的进步与发达等方面;北方则表现为农业等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4.元朝的政治与经济
12世纪末13世纪初,蒙古族崛起于北方蒙古高原。1206年,其杰出首领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蒙古政权建立以后,先后征服了畏兀儿、吐蕃、西夏和金朝。1271年,忽必烈正式定国号为元。几年后,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朝消灭南宋残余力量,统一全国。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元朝疆域空前辽阔,行省制度的建立,保证了对全国广大地区的有效统治。在元朝大一统局面下,民族融合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元朝的社会经济取得了许多成就。棉花种植地区比过去更为广大,棉纺织业进一步的发展。漕运和海运发达,大规模的海运前所未有。对外交往和海外贸易相当活跃和兴盛。
元朝末年,统治黑暗。1351年,爆发了红巾军起义。1368年,朱元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八)明清
1.明朝的政治与经济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明朝建立以后,统治者通过废除丞相、建立厂卫特务机构、以八股取士和在地方设立三司等措施和制度,极大地强化了中央集权制。明朝前期,明太祖实行修养生息的政策,鼓励垦荒,进行屯田,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明朝的农业生产水平超过了前代,除水稻等粮食作物外,桑、麻、棉等经济作物种植广泛,尤其是棉花,已在全国普遍栽种。从国外引进玉米、甘薯、烟草等粮食和经济作物,也是明代农业的一个特色。明朝的纺织、制瓷、制铁等手工业生产,规模更加扩大,技术更为先进。明朝的商业和城市获得了空前繁荣的发展。在商业经济发达的基础上,到了明朝中后期,在一些地区的一些手工业生产部门内,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江南地区的丝织手工工场,就是典型代表。
2.明朝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14世纪末,蒙古分裂为鞑靼、瓦剌等部。瓦刺部向明朝进攻,明军大败,发生了“土木之变”。于谦领导北京军民,打败瓦剌,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瓦剌衰落后,鞑靼俺答汗与明朝维持了和平友好关系。16世纪,女真族的一支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1616年建立了后金政权。后来,女真族改名满洲族,后金政权改国号为“清”。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郑和的远航,密切了我国同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联系。郑和下西洋是我国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显示了明朝国力的强盛。明朝中期以来,我国东南沿海遭受倭寇的侵扰。戚继光等爱国将领,在人民的支持下,肃清倭寇,这是历史上我国人民抵御外侮的一次胜利。16世纪,西方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3.明朝的衰亡,清朝的统一明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魏忠贤专揽朝政,残酷地迫害异己、镇压人民,土地集中达到惊人的地步。统治者不断加重对人民的赋税剥削,加之灾荒连年,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1628年,明末农民战争在陕北爆发。1644年,李自成攻占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同年三月,农民军攻占北京,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在明朝势力吴三桂和清军的联合进攻下,李自成农民军失败。1644年,清军入关占领北京。清朝把都城从沈阳迁到北京,从此开始了对全国的统治。清朝前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设置台湾府,击败沙俄对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这些斗争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分裂势力和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加强对西藏的管辖,使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得到进一步巩固。
4.清朝前期的政治和经济清朝统治者人关以后,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设立军机处,加强了皇权。大兴文字狱,在思想文化上对知识分子和人民进行迫害和压制。
由于实行鼓励垦荒等政策,清朝前期的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这时期的手工业生产水平比明朝有较大提高,手工工场规模更加扩大。然而,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