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务员频道 > 申论指导 >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分析:推进结构调整 构建消费大国(2)

2010-11-26 
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方向,把扩大内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扩大内需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任务,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

  [深度剖析]

  向“消费大国”转型

  扩大居民消费、破除经济增长中的消费短板,不仅是走出危机的应急之策,也是转变发展模式的长远之计。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比重,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解决“无钱可花”问题。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增加社会福利开支,解除居民的后顾之忧,解决“有钱不敢花”问题。调整居民消费结构,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扩大消费领域,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解决“有钱没地方花”问题。另外,还可以考虑增加政府赤字,缓解居民储蓄过剩、个人不愿意花钱问题,形成以居民消费为主的内需结构。

  从国际比较来看,当前我国贸易依存度仅次于德国,远远高于日本和美国。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拖累外部市场需求萎缩,表明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不可能长期把自己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主要奠定在外部需求上。据统计,我国已连续15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的国家,连续4年成为反补贴调查的国家。面对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我国出口驱动型传统工业模式难以为继。在后危机时期,我们必须适时对出口导向经济结构进行改革,尽快完成从“出口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型,逐步降低经济增长对外部市场的过度依赖。

  调整经济结构,扩大消费与收入分配改革的关系

  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本出路之一是加快推进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全面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大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居民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最主要的因素。排除其他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因素,居民消费支出必然随着居民收入的变化而变化。近十年来,我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在逐年提高;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亦逐年得到增加。但由于主要受农村居民收入増长慢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使得原有的城乡消费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且越来越大。

  我国目前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由于各自所处消费环境、收入水平、消费观念及消费偏好不同,因而在消费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居民目前偏向于满足吃、住等基本生存条件的消费,而城镇居民则偏向于衣着、精神文化等高质量生活的消费。

  居民消费行为是由居民消费意愿支配的,而消费意愿的形成不仅由居民收入决定,还同时受消费环境和相应消费模式的制约。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形成城乡之间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显著,还同时形成地区之间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显著。除居民收入水平外,还有诸如基础与公共设施、消费倾向、消费内容、消费规模和环境等都有很大不同,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后,造成了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

  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更多地表现在收入水平和对未来预期两个方面。因此,继续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增加民众收入依然是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只有使民众收入持续较快地增长,才能为消费的增加创造更好的前提。

  增加民众收入,既要从劳动报酬等基础环节入手,也要从减税、完善信用消费政策等辅助环节入手,多方面保证民众收入的稳定增加。当前,要更多地从提高工资收入、提高土地要素所得、降低个人所得税等方面增加城市与农村普通居民的收入,使社会中低收入阶层有更强的购买能力。

  与此同时,也要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卫生、住房等多方面加强政府的保障作用,要大幅度增加社会保障的投入,抓紧建立健全一个覆盖面更广的社会保障网,使老百姓减少后顾之忧,以进一步改善民众对未来的预期,调动民众即期消费的积极性,敢于增加消费需求。当然,努力生产合格消费品和提供合适的生活服务,增加社会有效供给,增强消费的安全感,也是各方面在促进消费中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