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城市发展战略
一、城市发展战略的含义:“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
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是要解决一定时期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
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一般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
二、城市的主导产业
城市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指那些能左右城市经济发展规模、推动全市整体经济发展的部门,主要是对城市以外地区提供商品产品的部门。
确定城市主导产业的依据(三条缺一不可):
产值在全市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
产品中外销部分的比重;
与其他经济部门联系的深度与广度。
研究内容:
l工业门类和规模与城市发展方向是否一致;
l主导产业部门与城市发展方向是否一致。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改善和保护人类美好生活及其生态系统的计划和行动的过程,是多个领域的发展战略的总称。它要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
第二节 城市性质的确定
一、城市性质的含义
“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二、城市职能及其类型
城市职能:“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三、城市性质的确定及其方法
(1)城市的宏观综合影响范围;
城市的宏观影响范围往往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综合的区域,是城市的区域功能作用的一种标志。
(2)城市的主导产业结构
强调通过对主要部门经济结构的系统研究,拟定具体的发展部门和行业方向。
(3)城市的其他主要职能
其他主要职能是指以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用为内涵的宏观范围分析和以产业部门为主导的经济职能分析之外的职能,一般包括历史文化属性、风景旅游属性、军事防御属性等。
第三节 城市规模
一、城市规模的含义
“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
二、城市人口规模
城市人口规模的预测方法
(1)劳动平衡法
(2)职工带眷系数法
(3)综合平衡法
(4)一元回归法
(5)城市化水平法
三、城市用地规模
城市用地规模:根据人口规模预测的结果和国家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确定。
四、城市环境容量
城市环境容量是环境对于城市规模及人的活动提出的限度。即:城市所在地域的环境,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在一定的经济水平和安全卫生条件下,在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等各种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下,通过城市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文化历史等的共同作用,对城市建设发展规模及人们在城市中各项活动的状况提出的容许限度。
第四节 其他技术经济指标
一、技术型指标,如日照、防火、防震等
二、经济型指标,如居住标准、公建标准、基础设施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