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历史是过去的今天,今天是历史的延续,国考真题具备内在的延续性和联系性。所谓鉴古才能知今,应试者通过掌握真题变化规律,必将更好地备考复习,达到有的放矢。
2001年以来,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申论考试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对我国公务员考录工作乃至社会生活、教育培养方向已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10年度的考试大纲出现了显著变化,将试卷按考生职位类别分为省(含副省)级以上和市(地)级以下两类,考查的项目和有关要求也做出了调整,但申论的本质未变,申论考试已经形成了总体稳定性。
首先,从内容上看,申论试题最根本的特征是由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问题)两个实质部分组成,其中提供给定资料又是申论之所以被称为“申”论的必要条件,正是给定资料提供了展开引申性论述的基础,使申论考试区别于其他写作类考试。未来的申论考试,无论以什么形式命题、组织考试和作答,都必然不会把给定资料从试题中抽去,必然不会缺少阅读理解这个前提。
其次,给定资料的主题与问题的设计方式、提问角度规定了试题的总体主题,使申论考试题材表现出两个鲜明的客观特征,一为话题的政府工作相关性,二为话题的可操作性,尽管10年来社会热点呈持续增多趋势,但与政府工作无关和不具可操作性的话题,基本不在命题范围。
再次,从选题角度和题材的时效性来看,国家级申论考试内容并不与当年的热点严密对应,却与国家长期性、持久性的施政方针和工作重点重合,特别着重体现国家政策中调整、改革、创新性的方向,昭示出明显的宏观导向。为体现这种导向,申论考试总是针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中带有长期性、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命题,其材料中既有总结性的,如改革开放30年的统计数据、问题概括,又有当前的最新事件、观点和做法实例,如考试前1个月左右国家领导人的考察、新法的出台。这要求考生在题材准备上要长短兼顾,宏观上注重长远性,紧紧铭记党和政府的根本指导思想、长远目标、政策方向、工作部署;微观上注重时效性,密切关注符合国考取材标准的当前动态、新闻事件和经验做法、观点言论。
最后,从形式上看,材料的篇幅、题目的数量、题型的构成和作答的体裁形式、字数要求已通过2010年度的考试实现基本固定化。2010年的省级、市级试卷,都是4道大题、5道小题,5~6条材料、6000余字。题型根据试卷类别略有不同,概括、对策、作文为两类试卷共有的基本题型,省级试卷偏重分析题,设话语理解和启示分析2道题,突出体现了对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市级卷对策略为吃重,且形式上倾向公文草拟,拟制建议和宣传提纲不仅均属对策型试题,而且文体要求均为广义的公文,写作角度基本属于按组织意图提出措施、部署工作,具体诠释了2010版考试大纲新增的“贯彻执行能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