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知识要点:熟悉佛教的创立、发展,主要派系,基本教义、经典、标志及常用礼仪。掌握佛教的供奉对象。 第二节 佛 教 佛教公元前6—5世纪创建于古印度。其在三大宗教中创教最早,广泛传播于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社会文
T知识要点:熟悉佛教的创立、发展,主要派系,基本教义、经典、标志及常用礼仪。掌握佛教的供奉对象。 第二节 佛 教
佛教公元前6—5世纪创建于古印度。其在三大宗教中创教最早,广泛传播于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社会文化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
一、印度佛教的创立与发展
佛教创始人名悉达多,姓乔答摩,佛教徒尊称其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人”),简称释尊、佛陀、佛。他既是创立佛教的教主,也是佛教徒崇拜和供奉的对象。
佛教在其发祥地古印度的发展,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12世纪末,大约有1 800年的历史,大致可分为4个时期、3个600年:第一个600年为原始佛教时期及部派佛教时期。前200年,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称为根本佛教,为原始佛教阶段;后400年,释迦牟尼涅檠后100年到400年之间,相当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I世纪,为部派佛教阶段,佛教分裂为上座部、大众部两大派,此后继续分成18部或20部。第二个600年,公元I世纪至7世纪,为大乘佛教时期。大乘佛教认为十方世界都有佛,修行果位分为罗汉、菩萨、佛3级,修行的最终目的在于成佛。该教派弘扬菩萨和“菩萨行”(即寓自我解脱于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践行之中)。小乘佛教又名上座部佛教,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体系上仍接近于原始佛教,认为世上只有一个佛,即佛祖释迦牟尼。其教义重自我解脱,修行的最高果位为罗汉。第三个600年,7世纪至12世纪末,为密乘佛教时期。印度密教是大乘佛教部分派别吸收婆罗门印度教及民间信仰因素而形成的特殊宗教形态。它以高度组织化了的咒术、仪轨、世俗信仰为其特征。密宗自称受法身佛大日如来秘密传授深奥教旨,为“真实”言教,故名密教。相对而言,其他大乘教派被称为显宗(显教),即受应身佛释迦牟尼所说种种经典的传授。1l世纪初,伊斯兰教的势力逐渐进入东印度各地,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佛教基本上被逐出了古印度诸国境。佛教重心从南亚次大陆转移到中国。
二、传播
(一)佛教在世界的传播
从世界范围来说,佛教的传播分为3条路线:
1.北传佛教
从古印度北传,经帕米尔高原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人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以大乘佛教为主,也包括密乘佛教。其经典主要属于汉语文系,亦称汉语系佛教。
2.南传佛教
从古印度向南,传人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南亚、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以小乘佛教(上座部佛教)为主。其经典主要属巴利语,亦称巴利语系佛教。
3.藏传佛教
7、8世纪佛教分别由印度和中国汉族地区传入中国西藏,10世纪中叶后形成藏语系佛教,后又辗转传到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的藏、蒙、裕固、纳西等民族地区,以及不丹、锡金、尼泊尔、蒙古和俄罗斯的布里亚特等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在欧美地区也流传很广。藏传佛教经典属于藏语文,亦称藏语系佛教。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佛教先后传人欧洲和北美。目前佛教已传播到世界各大洲。
(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中国佛教包容了北传佛教、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三大体系,全面继承了印度除原始佛教以外的3个时期的佛教。世界上完整的佛教在中国,世界上完整的佛教经典也在中国。可以说,佛教诞生在印度,发展在中国。
1.北传佛教
汉族地区的佛教,也称内地佛教,是中国佛教的三大派系之一。
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rou zhi)王使臣伊存向汉朝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佛教开始传人中国。1998年标志佛教传人中国2 000年。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大致经历译传、创造和融合3个阶段:
两汉之际、魏晋、南北朝时期为译传阶段。中国先后译出大量的佛教经典,研究佛教的风气盛行一时。
隋唐两代是中国佛教经典的创造和开宗立派的鼎盛时期。中国僧人分别以一定的经典为依据,创构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贤首宗)、法相宗(慈恩宗)、律宗、净土宗、禅(ch6n)宗、密宗(真言宗)等8个主要宗派,称为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
宋、元、明、清四朝,中国佛教在这900年间空前广泛、深入地与中国的文化全面结合。元明清三代精英佛教停滞衰退,而大众佛教取得长足发展,出现“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的局面。这一阶段从教派上说,主要流行禅宗和净土宗,其他各宗逐渐衰落。净土宗以口念“南无(nO m6)阿弥陀佛”为修行方式,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宗旨,是最简便的法门,故在民间影响最大。禅宗是纯粹中国化的佛教,它以觉悟众生心性的本源(佛性)为主旨。禅宗奉菩提达摩为初祖,六祖慧能(一说五祖弘忍)为禅宗的实际创始人。禅宗是我国支派最多的佛教宗派,也是中国佛教史上流传最久远、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广泛的宗派。
近代汉地佛教寺院,除少数律寺(律宗)和讲寺(天台宗)外,几乎都是禅宗丛林。在修持方面,禅僧又都“禅净双修”,禅宗和净土宗界限已十分模糊。
2.藏传佛教
在7世纪佛教传人西藏以前,雪域高原上的藏族祖先信奉原始宗教苯教。佛教在传人西藏后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前弘期、后弘期两次高潮。后来,佛教又吸收了原始宗教苯教的一些神祗和仪式,形成了藏传佛教。后弘期,从10世纪开始到14世纪初,新兴宗教势力与地方世俗势力相结合形成许多教派,主要有宁玛派(俗称红教)、噶当派(俗称老黄教)、萨迦派(俗称花教)、噶举派(俗称白教)等4大教派。15世纪初,原噶当派宗喀巴进行宗教改革,创立格鲁教派(新黄教),噶当派改宗格鲁派,从而不复存在。格鲁派在中国中央政权的支持下成为藏传佛教最有实力的教派。
元清两朝皇室崇奉藏传佛教,对藏传佛教在内地的传播起了很大作用。
藏传佛教在教义上是大、小乘兼容而以大乘为主,大乘中显、密共修,先显后密,并以无上瑜伽密为最高修行次第。藏传佛教是印度真言密教跟西藏地方本土宗教信仰相结合的产物。它具有咒术性、对喇嘛异常尊崇、活佛转世思想以及宗教与政治结合的4大特色。
1959年后,该派在西藏原有的封建特权和封建剥削制度,经过民主改革而被废除。
3.南传佛教
也称南传上座部佛教,属巴利语系,是中国佛教的三大派系之一。我国云南上座部佛教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德宏、思茅、临沧和保山等市、州,为傣、布朗、德昂、阿昌等族和部分佤族群众所信仰,信教人数约为70余万人。
上座部佛教传人云南有两条路线:西双版纳的佛教大致兴起于隋唐时期,受泰国佛教影响较大,由缅甸传人中国云南傣族地区;德宏地区的佛教大约于16世纪中叶由缅甸传人。上座部佛教对傣、布朗、德昂、阿昌等民族的文化、政治生活和习俗都有深刻影响。 来源:读书人—导游资格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