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1)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党员流动步伐日益加快,呈现零星分布、流动性大的特点,形成了党建工作的“盲区”。如大学生毕业后,由于一时未落实工作,组织关系或选择留在学校,或在人事局托管,或保存在街道社区,甚至有人将组织关系揣在自己“口袋”里,形成了“口袋党员”;一些小型民营企业,因为没有建立党组织,造成少许党员成了“孤雁”。为填补党建“空白”,针对网民党员分散不集中、组织关系不明确的实际,便有了“网络党支部”的由来。
(2)2010年2月起,东莞市委组织部、市企业工委就着手网络党支部的组建工作,先后在全市32个镇(街)就网络党支部组建的相关事项进行深入广泛的调研,并征求各镇(街)和宣传部、信息办等部门意见,制定了《东莞市组建“两新”组织网络党支部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指导基层开展网络党支部组组建工作。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已成立了21个网络党支部,其中企业党支部20个,社会组织党支部1个,囊括9个镇(街)和3家市直管企业和社会组织。
(3)2009年以来,山东省临朐县创新党建工作手段,开辟党组织活动空间,建立275个网上党支部,为4.6万名党员建起“网上家园”。
【核心观点】
(1)网络的政治功能日益显现,给基层党建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建立网上党支部,开辟“网上票决”、“网上直选”平台,可以畅通党员群众诉求渠道,让人们表达真实意愿,进一步推进民主进程。
(2)信息化社会,互联网成为人们思想的集散地、意识形态的较量场和社会动员的“沃土”。面对这个新阵地,先进思想不去占领,非先进思想必然去侵占;我们党不主动占领,其他组织必然去抢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网络阵地,及时把“党支部建到网上”,让党的声音在互联网上响亮起来,利用互联网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3)从操作层面来看,网络党支部是符合目前“网络时代”这一时代背景的,但是需要实行“实名”注册登记制度,即党员在网络党支部网上组织生活会、在线表决等活动上必须用实名。同时可以考虑试行网上动态监控机制,使得网络党支部能对党员的网上学习时间、参加活动情况进行统计,并且建立党员信息数据库,作为党员量化考核依据。
(3)“网络党支部”应该依托网站开展“网上党校”、“菜单式党课”、“网上民主生活会”、“视频谈话”、“网上思想汇报”、“党员论坛”等活动,以及在党务公开、民意收集、组织选举、任职公示、民主监督等方面充分发挥信息网络优势,突出网络党支部的信息化特色。
(4)除了组织生活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藉此建立互联网交流平台。开发或者建立党员论坛(BBS) 、党支部QQ群、党员MSN、党员博客等具有较强交互性、时效强的交流平台,在党员学习讨论、思想交流等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5)建立移动通讯交流平台。通过“短信群发系统平台”设置“手机党报”、“党讯通”等,定期向党员编发“红色”短信和相关信息,实现高效的网上互动、上下联动、内外齐动。
(6)从技术角度出发,还应该建设好“网络指导员”队伍,负责定时与网络管理员联系,指导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指导网络党支部书记开展网上党建活动,协调沟通有关网络管理机构帮助网络党支部解决网上遇到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