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公务员面试中社会热点应该看什么、怎么看?下面以“为颁2000元网络监督奖,市政府发动‘人肉搜索’ ”为例为考生予以指引。
【事件回放】
常州一网民去年7月在网上发帖,反映该市某河段常有黄水排放,几次打电话向环保局反映,但环保工作人员并没有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取证,总是过上一段时间才来调查,得出结论河水是清的。最后,这位网民还批评该市环保局长周斌不作为,必须引咎辞职。今年3月ll日,在该河段污染问题彻底解决后,常州市环保局通过网络发帖,找到这位网民。环保局长亲自颁给该网民“网络监督奖”2000元。
【观点概览】这个事件是围绕着常州市为颁一个两千元的网络监督奖,市政府发动“人肉搜索”到底应不应该、其意何在等问题展开的,对此各大主流媒体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评论,我们摘取代表性的精华之见,对事件进行利弊分析,最后进行对策表态,以助考生全面吸收各种观点,从根本上解决考生无观点或者“立场”站错的情况。
评论一:
事实上,市民早就知道公民有监督政府的权利,也不乏举报的热情,网名“认真”的网民正是在多次拨打举报监督电话毫无效果的情况下,才愤而发帖骂娘,如此情况下,何劳被监督者搞什么“网络监督奖”予以鼓励?在我看来,常州市环保局的举动,完全是一种作秀,一种“巧妙”的危机公关,否则,监管环境、治理污染这样一个完全属于环保局分内的本职工作,何以成为举国皆知的“佳话”?【观点一】
还有,政府部门通过“人肉搜索”,寻找一个监督者,虽然目的是为了奖励,但仍然让人感觉后怕。常州市环保局的举动,分明告诉人们:只要公权力愿意,网上便没有秘密,任何一个举报人,任你上天入地,都将无处藏身。仅从这一点来讲,常州市环保局的举动就不值得鼓励——最好还是做好自己的本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表明态度】
评论二:
该局长的做法“美则美矣、了则未了”。一是仅解决了污染问题,却对网民反映的环保工作人员反应迟钝、工作马虎等问题未加追究。【观点二】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作人员存在作风问题比起一处污染问题来,危害更大。一处污染毁的只是一块地方,而环保工作人员作风一旦出问题了,污染就可能会像喷泉一样冒出来。只整治污染,不整治工作作风,这位环保局长只是解决了网民反映问题的一半。
二是这位局长还没做到举一反三。网民发帖提供了准确情报,才给环保局发现污染问题、解决污染问题创造了条件。这说明,通过网络利用群众力量做好环保工作效果很好。有了这一次经验,环保局应该建立起充分利用网络监督、举报的长效机制,比如设立网络观察员来及时搜集网民反映的问题等,既可有效地发现污染问题,也可促进环保工作人员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促进环保工作更上一层楼。【解决办法】
事实上,面对网络监督,许多地方不是找关系删帖子,又打又压,就是不理不问。当然,有的地方也会像常州市环保局一样,以积极的态度来接受监督,解决问题,但往往是就事论事,只解决网民反映的部分问题,却没有主动积极地利用网络,建立衔接网络监督的长效机制。网络监督的作用已越来越突出,要促进工作,提高效率,就该建立起接受网络监督的长效机制。【最后结论】
评论三:
极低的传播成本,极高的传播速度,让网络迅速成为中国社会的“第三只眼”,官场现形记尤其频频上演,而在一些官员眼中,这无异于洪水猛兽。青年王帅网络举报其老家政府违法征地遭到灵宝市网警跨省追捕,内蒙古男子吴保全因为网上发帖批评政府违法征地被两次“跨省追捕”。而网络爆发出的强大舆论力量也终于成为“躲猫猫”、“70码”的谎言终结者,“临时性强奸”、“钓鱼执法”的真相揭幕者;也让“抽天价烟”的房管局长、质问记者“替谁说话”的规划局长无处藏匿他们的言行。【同类举例】
有时候,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真伪难辨,也有捕风捉影不时发生,但无论如何它的监督反腐效果强势已经让人们无法忽视,让政府也开始空前地重视。官员们试着接近网络,沟通民意,寻求一种官民融合。【观点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