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公务员面试热点问题:周洋该先谢谁?
1月18日是周建伟博士毕业的一个节点,这一天南理工机械学院要开学术委员会会议,审议博士答辩材料,看是否有资格毕业。周建伟想赶在这一天答辩,一般博士一年有四次毕业机会,1月、4月、7月和10月。如错过这次毕业机会,就意味着要再推迟3个月毕业。这让周建伟十分焦急,不但学校的博士补贴没了,刚找好的工作也可能失去,加上老婆怀孕,没有工作,他们家经济条件已非常困难。
1月15日,周建伟找到学院领导,要求他帮忙解决毕业的问题,想在1月18日这天进行答辩。但这样的要求遭到了导师的再次拒绝。周建伟的同学说,周建伟的博士论文送到校外盲审已经高分通过了,还剩最后答辩一关。但是因为他的导师要求他计算一个发动机的工作过程,这是周建伟博士论文之外的工作,他做了一个多月,觉得这个计算很难完成。于是,周建伟的导师就不同意周建伟答辩的事,给他的答复是,把布置给他的事情做满意了再谈答辩条件。这让他感觉到毕业遥遥无期,情绪十分低落。于是这才发生了1月16日上午周建伟跳楼的一幕,所幸的是被警察所救,并无生命危险。
事后校方表示,周建伟博士毕业的事情经过机械学院的老师和他本人的沟通后,已经圆满解决。学校承诺让周建伟在春节前毕业。这位工作人员说,并不存在导师不让周建伟毕业这回事,只是学生因为找到了工作后比较心急,要求立即答辩。学校的博士毕业也有一定的时间表安排,要按部就班地来。而周建伟的导师则表示不想谈这个事。
【观点概览】这个事件是围绕对博士跳楼讨答辩机会暴露出来的大学师德问题的讨论展开的,对此各大主流媒体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评论,我们摘取代表性的精华之见,对事件作原因、利弊、影响分析,最后进行对策表态,以助考生全面吸收各种观点,从根本上解决考生无观点或者“立场”站错的情况。
评论一:
在研究生导师制的框架下,导师一个鉴定甚至一句话就可以决定研究生的“生”与“死”。当然,导师制不是矛盾的根源。问题的关键是,导师的师德沦丧造成了高校的“潜规则”:【观点一】为了毕业拿到学位或希望得到好的鉴定评语,研究生们有钱可送的则向导师送上金钱;没钱可送的,有的女生向导师奉献青春的肉体,而更多的男生则成了导师的免费打工仔。
评论二:
表面上看,周建伟没能完成导师交代的任务,于是导师从中作梗,不让其参加答辩,导致无法毕业工作,生计困难。实质是,周建伟的“消极怠工”和“撂挑子”,直接破坏了整条学术生产线,导致学术工厂停工不说,明摆着是向现有大学学术产业链体系示威,【观点二】“扣照”算啥,吊销执照也在情理之中。
这条生产线的前后次序是:教育部门―大学校长―各院院长―教授―博士硕士。教育部门是资源的最终垄断者,把资源先分配给大学校长,大学校长把资源分配给各院院长,各院院长把资源再发放给教授副教授,导师再分配给自己的博士或硕士。【阐述原因】
如今大学里,学历贬值、理想透支是现实。博导忙着抢项目分基金,研究生争着抢口食找饭碗,大家都是金钱的打工仔,只看到碗里的。黑格尔有句名言,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做了老板做了包工头,大学丢了魂、民族丢了根。【最后表态】
评论三:
可以说,博士生的“跳楼秀”再揭导师老板化内幕。应该说,导师的责任,是育人,而不是用人,但现如今导师已经异化为老板。【观点三】事实的确如此,但学生为何喊导师为老板呢?一是有些导师确实是老板,比如自己开公司;二是导师把课程交给学生,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也确乎是老板。
导师老板化释放了许多让人不安的信号。一是商业化,侵蚀了纯洁的学术肌肤。二是庸俗化,导师和学生的关系本来就该是师生关系,但导师异化为老板之后,则无疑使这种关系变成庸俗。三是功利化,师生之间不能太功利,一旦掺杂了功利,无疑使学生难以学到真正的知识。【影响分析】
曾有学者提出,当代大学存在理念危机,缺失大学理念的大学只是一个执行职业培训功能的机构、整个市场的一种产业,进而导致教育转变为商业行为,不再成为真正的教育。导师老板化无疑凸显了这一点,尤其可怕的是,大学沦为职业培训所还有一点可取,即学生还能学点东西,而导师老板化则无疑使学生受到双重危害。【警示教育】
博士生的“跳楼秀”再揭导师老板化内幕,何以消除导师老板化现象,还学生合法的权益?【设问表态】
评论四:
博士无法按期毕业,可能会失去一个好的工作机会,只能选择跳楼来吸引媒体和大众的眼球,通过舆论的压力迫使学校领导和导师来关注他,客观地讲,一方面,这与其个人的情绪有关,不排除其个人假借一场“跳楼秀”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另一方面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学里学生的意见表达和权利实现的渠道不畅通,又或者说,即使学校里设置了一些表达的渠道,往往也如很多市长信箱、信访热线之类,形同虚设,非要等到事情闹到媒体上才会采取实际行动解决问题。【观点四】
这位博士跳楼的举动仅仅是个人的行为,个体代表不了整个博士队伍,以个体的行为上升到大学的悲哀、博导的良心和师德的沦丧,其实是在扯淡。从这则新闻产生的一开始就渗入编辑的个人情绪化“炒作”,再扩大到网络上产生更多情绪化的评论,整个过程就是编辑记者与大众“共谋”的新闻效应。在当今普遍地对教育体制和大学持批判态度的舆论环境中,大众言论很多都贯穿着一种思维定势,极易受到媒体的影响,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和判断的能力。【个人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