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测复习“三练”
1.基础突破阶段练题型
考生经过长则一年短则三个月的复习之后,各位考生已经深入了解了什么是行测,行测各种题型的考试形式以及解题技巧,每个题型主要考察考生的哪些能力等等。专家认为,冲刺阶段广大考生要做的是对应试的准备,需要的是应试能力的迅速提升。
冲刺的第一阶段,考生要对行测各专项做系统的梳理,对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常识判断的题型做最后一轮的系统复习,各个击破。这个过程最快速的方法就是每个专项每种题型都要做一部分题,检查自己对解题方法的掌握情况。一方面,查漏补缺,避免因复习周期太长会遗忘部分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另一方面明确自己的真实水平,为考试实战时必要的取舍做准备。
2.难度点拨阶段练速度
国家公务员考生经过多年的实践,行测试卷是由难度和题量构成的二围考查,不仅要求会做、作对,还要求在有限时间内多做。行测考试120分钟要做完140道题,中公教育专家在公考培训多年的实践中发现大部分考生做完全部试题时间是非常紧张的。在冲刺的第二阶段,提高应试速度是首要任务。而提高速度在现阶段就不是主要通过做题而是掌握一些技巧来实现了。
第一,必须找试题的规律,必须按照具体的题型来复习,这一点上面已经讲过,除了通过总结学习具体题型的规律性破解办法外,平时练习和模拟时以及考试技巧方面也要讲速度,平时练习应限定时间或关注自己作题所用时间,不仅要关心正确率,还要看看自己用了多少时间。
第二,平时也要养成好的习惯,考场上也要通过讲究考试技巧来节约时间,比如涂卡的技术,铅笔使用的技术等都可以节约3-5分钟,而这些时间可以用来多答几个题目,这些都是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
第三,明确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合理分配答题时间。行测试题的命制有其独特的规律,除了具体题目的考查,整个试卷的全局把握也是考查的重点,由于试题数量大、难度高、时间紧迫,这就需要考生首先有全局把握的观念,先作容易得分的资料分析、基础知识或常识判断、言语理解部分,确保基本题目拿到基本分数,其次对数量关系和判断推理,应把握先易后难,适当放弃的原则,不可在难题上耗费太多时间。中公教育专家对考生的建议是有舍才有得,但是取舍的依据必须是以最小的牺牲获取最大的收益。
3.冲刺模拟阶段练状态
考前最后一周,到了冲刺的最终阶段,我们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习题做了不少,技巧掌握了很多。此时考生要做和能做的就是调整到最佳状态,争取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场上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出来,最好能够超常发挥。调整状态最快最好的办法就是模拟考试。考前一周,考生要按照考试的安排来调节生物钟,找几套难度和水平接近国考的行测试卷,完全按照国考的时间、纪律要求来答题。得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进入状态,检查自己能否合理安排考试时间,调整最终的答题战略。
这个调节状态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心理调节的过程,考试不仅仅是能力的比拼,临场发挥影响考试成绩的例子想必每个考生都能举几个。通过这样一个模拟冲刺的过程,考生对自己的整体备战效果能够作到心里有数,能够自信满满地走上考场。
二、申论复习“三要”
1.第一阶段要掌握必要的考试技巧。
申论和国考不同,试题中涉及的社会热点,具有普遍性,要做好申论,仅靠应试强化训练是不够的,应从身边做起,培养观察事物、寻根究理的习惯和能力。要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增加养份,看先贤、典范的文章是怎样做的,从中吸取答题和写作的有益借鉴。这是个积累的过程。
但是,在国考还差一个月的时候,专家认为,考前冲刺第一阶段不再是积累的阶段,而是到了安排战略战术的阶段。申论也是有技巧的,考生在冲刺的第一阶段就是要掌握这些技巧,迅速提高应试能力。
2.第二阶段要求教名师指导。
考生平时的练笔如果没有经过真正懂得申论的专家批阅不但无用,甚至可能导致背离考试要求的结果。在考试还剩下半个月的时候,我们就要进行冲刺第二阶段的工作了,找名师进行点评。考生的知识储备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要想考前申论再有所上升,名师的点拨是最快的途径。考生只有经过师长、专家点拨,充分利用批改习作的过程,仔细阅看并深入思索教师所作的点评,虚心接受中肯的、符合自身实际的意见,着力改进,才可能在不断修改中不断进步。
3.第三阶段要实战模拟,不断练笔。
文不厌改,实践的经验越丰富,对申论的认识越透彻,文笔越加纯熟,对申论这种议论文形式的掌握和驾驭也就会越来越精湛。与行测一样,申论冲刺的第三阶段,我们就不仅仅是平时的练笔了,而是像真正的考试那样去做申论模拟试卷。这个过程中,考生一方面验收了前两个阶段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能够调节心态,轻轻松松上考场。
专家相信天道酬勤,考生经过前面的基础复习,再经过这一个月科学合理地按照专家指导进行冲刺备考,公务员理想的实现就不再遥远。祝愿每个考生都能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