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辛亥革命的过程以及失败的原因。通过对辛亥革命的过程的学习,了解资产阶级革命派中的仁人志士为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不屈不挠的英勇献身精神。通过对共和制蜕变为封建军阀专制、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失败原因的分析,使学生理解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主张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需要新的指导思想和领导阶级。
了解“三民主义”纲领的基本内容、意义和局限性; 辛亥革命的意义及失败原因。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4 学时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经过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的民族危机更加严重,与此同时,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强了资产阶级的力量。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1 、 民族危机的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加强了对华侵略,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民族灾难,但是也激发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危机意识和变革意识,成为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动力。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巩固和扩大他们在华利益,加紧对华输出资本,掠夺通商和路矿利权,与此同时伸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各帝国主义的激烈角逐,导致矛盾逐渐尖锐化,这种矛盾的激化集中体现在日俄战争的爆发上。 1900 年,沙俄出兵占领中国东北,并拒绝退兵,妄图在东北推行“黄俄罗斯”计划,这与日本夺取中国东北的侵略政策发生了严重的矛盾,在英国和美国的支持下, 1904 年 2 月 6 日,日本向驻扎在旅顺的俄国军舰发动突然袭击,日俄战争爆发。这场为了争夺中国领土的战争竟然实在中国的领土上进行,清政府除了划出“交战区”外,还要严守局外中立。在美国的调停下, 1905 年 9 月,双方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重新划分了在中国的利益,战争结束。在战争期间,英国在西藏燃起战火,德国也将炮舰驶入长江,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0 世纪初,各地的爱国运动风起云涌, 1903 年上半年,在上海等地和日本留学生中间的“拒法运动”和“拒俄运动”; 1905 年的因为美国迫害华侨,通过排华法案而引发的抵制美货运动;从 1903 年开始的各省人民为了反对帝国注意控制我国铁路、矿山,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收回路权、矿权的斗争。 1911 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名义上是借外债修建,实际上将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引发了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清政府对这些爱国运动的镇压,使运动的许多参与者认识到,救国要首先推翻清政府的统治,这些反抗斗争也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生和迅速发展。
2 、清政府的统治腐朽
主要表现在:
( 1 )完全成为西方列强控制中国的工具 《辛丑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加紧控制清政府:政治上通过驻华使节直接控制清政府,把持很多重要的部门,甚至很多外国人进入地方衙门供职;经济上通过对华资本输出把持中国的铁路矿山和财政金融,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军事上通过使馆驻兵,和在北京附近铁路沿线的驻军,置清政府于军事监督之下,使中国进一步陷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
( 2 )晚清“新政”和预备立宪的骗局 义和团运动失败后,为了继续取得帝国主义的扶持,安抚统治阶级内部的各个派系并欺骗人民,在逃亡西安期间,就发布了“罪己诏”和改革谕旨,清末立宪活动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推动了改革思想和实践的进一步深入,但是由于政治制度改革的滞后,很多新政改革流于一纸空文。 1906 年,为了抵制各地愈演愈烈的革命风暴,西太后下诏预备立宪, 1907 年宣布在中央筹设咨政院,地方设立咨议局, 1908 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 23 条中共有 14 条是维护君上的权力的, 1911 年 5 月组织了“责任内阁”,但大部分内阁成员由皇族组成,“皇族内阁”遭到立宪派和一些汉族地主的不满和反对,所谓“立宪“骗局至此完全戳穿。清政府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和预备立宪的失败,使人民更加坚定推翻清政府统治的决心。
3 、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 20 世纪初,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进入了初步发展阶段,虽然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比重还非常小,但是近代工矿企业增长的速度和规模,比以前有较大的进展,商办企业大量出现,与此同时,随着商办企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多,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及其联系的社会力量有了较大的发展,在社会政治经济领域也产生了显著影响,为资产阶级进行政治斗争创造了必要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1 、建立资产阶级革命组织 1894 年冬,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随后在香港成立总部,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革命目标,随后比较有代表性的革命团体主要有 1903 年到 1904 年由黄兴、龚宝铨分别在上海组建的革命团体华兴会和光复会; 1906 年刘静安组织的革命团体日知会,以及福建的汉族独立会、安徽的岳王会等革命小团体,这些革命团体推动了各地革命运动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的一个标志。
2 、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创办刊物和革命读物伴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通过一些革命书刊,迅速在中国传播开来,震撼着中国的思想界。在宣传革命思想的读物中,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对于启发人民的民主觉悟,组织和壮大革命队伍,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作用最为显著。
3 、组织革命运动 兴中会成立后,孙中山在广州组织了广州起义和惠洲起义同盟会成立后,积极开展革命的宣传和鼓动工作,联络会党和新军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包括 1906 年 12 月的萍浏醴起义, 1907 年 6 月的惠州七女湖起义, 1910 年的 2 月和 1911 年的黄花岗起义等等。 革命党人的多次起义都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只注意联络会党和新军,未能发动和依靠群众,急功近利,没有长久的战争准备,另外还有组织不利,准备不足和冒险从事等原因。但是革命党人的奋不顾身的革命精神却在全国民众中扩大了革命影响。比如 1911 年的广州起义,在战斗中牺牲和被捕就义的有 80 多个革命党人,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国内革命之时势,实以造成矣。”
4 、建立统一的革命政党——同盟会
20 世纪初建立的革命团体都是区域性的组织,活动比较分散,力量不够集中,行动无法统一,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革命形势的需要。 1905 年 7 月孙中山会晤了宋教仁,黄兴等人。倡议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和其他革命团体,成立统一的革命政党; 7 月 30 日,各革命团体在东京召开筹备会议,孙中山提议新党名称为“中国革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宗旨; 1905 年 8 月 20 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通过了《中国同盟会章程》和《军政府宣言》,一致推选孙中山为总理。同盟会的成立,基本结束了革命小团体分散斗争的局面,一定意义上统一了各地革命的步调。
1905 年 11 月 26 日 ,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归结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即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清王朝,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独立的中国。孙中山认为中国社会之所以陷入“外邦逼之”的境地,主要原因就是腐朽的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人民与清朝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矛盾的焦点。民族主义的提出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清朝统治者,加速了清王朝的土崩瓦解。
民权主义内容是“创立民国”,即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是同盟会的领导核心。孙中山在《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把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紧密结合起来,指出“我们推翻满洲政府,从驱逐满人那一面是民族主义,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要把他分两次去做。” 并且在《军政府宣言》中勾画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蓝图。
民生主义内容是“平均地权”,即进行社会革命。孙中山对劳动人民有着深切的同情,对世界潮流也有敏锐的观察,他在考察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后认为,西方国家所暴露出来的各种弊端和毛病,根本原因在于未能解决土地问题,为了防止资本主义的贫富分化,在政治革命成功后出现新的社会问题,孙中山认为国家应该核定地价,逐步由国家向地主收买土地,平均地权,从而使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毕功于一役”。孙中山试图用“平均地权”防止资本主义的弊端,客观上打击了封建势力,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民主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纲领,在与改良派的斗争中,在动员和组织群众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共和国的斗争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三民主义”是个不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它主张民族主义,但是没有明确的提出反帝的口号,甚至在同盟会的对外宣言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订立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 主张打倒满族统治者,却没有把地主阶级作为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来反对,这也一定程度导致了后来旧官僚进入革命内部;主张民权主义,但又不敢依靠广大工农群众;主张民生主义,但又缺乏使农民获得土地的具体内容,不能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就不能真正地领导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农民把反封建的斗争进行到底,更不能把民主革命引向胜利。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纲领的提出,团结和发展了革命力量,使中国革命有了一个领导核心和统一的指导思想,标志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预示着革命高潮即将到来。但是同盟会的成员对纲领态度并不一致,而且在组织方面,本部和地方分会之间始终缺乏紧密有效的联系,内部还存在较为严重的派系斗争,为日后的革命运动发展留下了隐患。
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活动中,最能扩大舆论阵地,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的是革命派与康有为、梁启超代表的改良派的论战。辩论的目的是扫清革命道路上的思想障碍,揭露改良派反对革命,反对共和的真面目,这次大论战发生在 1905 — 1907 年,中心战场在日本,革命派的主要阵地是《民报》,改良派的主要阵地是《新民丛报》,论战主要围绕下面三个问题展开的:
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王朝。保皇派认为革命会导致瓜分内乱,用国家主义反对革命派的民族主义,革命派认为清政府的卖国方针才会导致瓜分险境,避免瓜分必须推翻清政府。
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国。保皇派认为中国“国民恶劣”“民智不逮”没有做“共和国民”的资格,没有实行民主政治的能力。必须由清政府实行十年的开明专制,然后实行君主立宪制,革命派根据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认为民权的兴起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由君主立宪变为民主共和是进化的公理。
要不要社会革命。梁启超等人认为土地国有违背了自然法则,将妨碍生产力发展,阻碍社会文明的进步,革命派认为中国经济组织的最大弊病,就是土地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政治革命应该和社会革命同时并举。
这场思想论战以革命派的胜利而告终,为即将到来的辛亥革命作好了舆论准备。同时,革命派的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得到了很多进步人士的拥护,冲破君主立宪的束缚,扩大了革命影响,壮大革命阵营。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的民族危机更严重,清政府的统治更加腐朽,各地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保路风潮,在全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推动下,同盟会也积极开展革命的宣传和鼓动活动,联络会党和新军,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这些都为后来的辛亥革命作了准备。
1 、社会矛盾尖锐 武汉素称“九省通衢”,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既是帝国主义在华的重要据点,也是清王朝统治的一个中心,因此,社会矛盾尖锐。
2 、良好的革命基础 武昌有比较良好的革命基础,湖北较早向外派遣留学生,这些留学生中很多人都受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另外武昌有很多支持和同情革命的新军。
3 、革命工作扎实 武昌的革命工作比较扎实,湖北文学社和共进会长期把新军作为革命活动的主要对象,在武昌起义的前夕,湖北新军的三分之一,约有五六千人参加了革命组织,周围还聚集了无数倾向,同情革命的士兵。为武昌起义打下了群众基础。
4 、革命的时机 1911 年 6 月,四川爆发了群众性的保路运动,声势很大,清政府实行镇压,制造了成都血案,同盟会会员吴玉章等领导了武装起义,荣县宣布独立,这是同盟会会员建立的第一个县革命政权,清政府率鄂军前往四川镇压,造成了武汉地区的兵力空虚,为武昌起义的成功创造了客观条件。
1 、 1911 年 9 月 24 日,文学社和共进会代表举行联合会议,筹划联合起义,推举起义总指挥,定于 10 月 6 日起义,因准备不足后来推至 10 月 11 日 2 、 10 月 9 日,起义参谋长孙武在俄租界制造炸弹是不慎爆炸,俄国巡捕赶来,逮捕了一些革命党人,搜去了起义的旗帜、信件、文告和革命党人的名册。次日设在武汉的指挥机关遭到破坏,武汉三镇戒严,开始在搜捕革命党人,形势紧迫。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自动集议,认为应该奋起斗争, 10 月 10 日晚,武汉城内新军第八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发难,打死反动军官,占领楚望台军械局,然后控制了武昌城,起义取得胜。 11 日晚和 12 日晨,驻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也获得胜利,武汉三镇完全为革命党人控制。
3 、 10 月 11 日,革命党人同立宪派聚会湖北咨议局,决议成立湖北军政府,共推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定国号为中华民国,废除清朝皇帝年号,因为这是农历辛亥年,所以又称辛亥革命。 4 武昌起义震动全国,各省的革命党人纷纷响应,发动起义夺取政权,到 11 月下旬,全国已经有 15 个省先后宣布独立。但是有些省的政权成立后,很快为立宪派代表或旧官僚所控制,旧的统治秩序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虽然在当时起到了号召四方,汇成革命洪流,促使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的的作用,但是也给革命留下了隐患。
( 1 )临时政府成立 12 月2 日 ,随着革命风暴席卷全国,为了克服独立各声各自为政的状态,要求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政权,革命军占领南京后,各省代表决议将南京作为临时政府所在地,正当各方对临时政府代表的人选问题产生意见分歧之时,孙中山从海外回到上海,孙中山在国内有崇高威望,对革命有卓越贡献,12 月29 日 ,孙中山被选为临时大总统。1912 年1 月1 日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为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改用公元纪年,黎元洪为副总统,各省代表会议通过了国务员名单,组成了临时政府,孙中山直接任命了各部的次长、局长等,1 月28 日 ,由各省都督府组成了临时参议院,作为立法机关。
( 2 )法令措施 临时参议院成立后,颁布了一系列的关于政治、社会改革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法令措施,包括: 政治方面,宣布各族人民享有选举、参政等公权,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等私权;通令保护华侨,禁止贩卖华工,禁止蓄奴,革除历代官场“大人”“老爷”等称呼,男女一律剪除发辫,禁止缠足、赌博,严禁种植鸦片 。经济方面,奖励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各省设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文化教育方面,改学堂为学校,监督、堂长一律改为校长,禁用清政府的教科书,可以为女子设立中学和职业学校。
辛亥革命是 20 世纪中国所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它的意义在于:
1 、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 、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近代工业获得了显著增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也随着扩大,为革命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 、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 辛亥革命使帝国主义以清王朝为工具长期控制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企图破产
4 、世界意义 辛亥革命客观上冲击了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殖民体系,对整个亚洲和世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列宁把辛亥革命看成“亚洲的觉醒”。
辛亥革命的成功和中华民国的建立,引起了帝国主义的仇视,他们积极寻找新的代理人颠覆革命。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以拥护共和骗取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信任和妥协,窃去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位,以北京为首都建立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为了反对袁世凯破坏共和、复辟帝制以及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孙中山及其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先后进行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但是因为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和资产阶级本身的弱点,这些革命斗争都失败了。证明以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到了尽头,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代旧民主主义革命具有历史必然性。
1 、袁世凯掌握军政大权 武昌起义的胜利,引起了帝国主义国家的震惊和仇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又使帝国主义感到“恢复旧观,断无可望,”只好宣布“中立”,与此同时,寻找和扶植新的代理人,各帝国主义国家一致选中了袁世凯,并敦促清政府启用袁世凯。同时,武昌起义后,清政府命令北洋新军南下镇压革命,但是北洋新军只听袁世凯的调度,清政府也只好考虑重用袁世凯。 1911 年 10 月,清政府启用袁世凯,先后授予他钦差大臣、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获得了军政大权。
2 、南北议和 袁世凯巧妙地利用了南北对峙的局面,一方面借用南方的革命力量来威胁清政府,进一步向他让权,一方面对革命党人又打又拉,软硬兼施。 12 月 18 日,南北双方在上海开始正式谈判,双方约定,只要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即推举他为共和国第一任大总统。在会谈期间,英、美、俄、法、日、德六国驻上海总领事向南北和谈代表提出了“使目前冲突归于停止”的照会,压迫革命党人向袁世凯妥协。
3 、清帝退位 袁世凯在得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指使他的部下冯国璋、段祺瑞等联名通电,声称“誓死反对共和”,革命阵营内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和一些革命党人也开始极力向孙中山施加压力,加上帝国主义在外部的压力,孙中山在 1 月 15 日再次表示:“如清帝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于是,袁世凯开始加紧对清政府施加压力, 2 月 9 日,南北双方议定给清帝退位后特别待遇, 2 月 12 日,清帝在退位后隐居故宫、仍用皇帝尊号等优待条件下宣告退位。
4 、袁世凯上台 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让袁世凯赴南京就职,并将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 2 月中下旬,袁世凯唆使陆军士兵在北京、天津地区发动兵变,一些立宪派、旧官僚和北洋将领叫嚷袁世凯不能南下,各个帝国主义国家也先后从外地调兵制造紧张局势,这样, 3 月 10 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只得把希望寄托在用法律限制袁世凯上面, 11 日,孙中山在南京公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限制袁世凯权力和保障民主共和制度的根本大法,临时约法规定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在国家机构上采取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统的命令须国务委员副署才能发生效力,这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3 月 30 日,由袁世凯的亲信,唐绍仪组织的内阁宣告完成, 4 月 1 日,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4 月 5 日,临时参议院决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迁设北京,辛亥革命失败。辛亥革命赶跑了皇帝,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以同大地主、大买办的代表—北洋军阀的妥协而告终,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辛亥革命不是通过反动势力的武力镇压而失败,而是通过假共和的手段实现了权力转移。所以说是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果实。
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开始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时期。为了反抗袁世凯的反动统治、维护共和制度,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又先后进行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但均以失败而告终。
1 、二次革命
( 1 )改组国民党 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大多热衷于西方的议会政治,希望通过建立政党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利,维护共和制度,加上辛亥革命后,各派政治力量分化组合,政党林立,形成了拥护袁世凯集权的,主要由共和党和民主党组成的进步党,成为同盟会在国会中的主要政敌,而同时同盟会内派系林立,分裂严重, 1912 年 8 月,宋教仁在争得孙中山、黄兴等人的同意后,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统一其他几个小党派,组成国民党,国民党继承了同盟会的一些纲领。
( 2 )刺杀宋教仁 袁世凯窃取了临时大总统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实行责任内阁制,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袁世凯先后迫使唐绍仪和陆征祥内阁辞职, 9 月任命亲信赵秉钧为内阁总理,重新组阁,使一切政令完全按照袁世凯的旨意行使。国民党在 1912 年 12 月到 1913 年 2 月举行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大选获胜。引起了袁世凯的极大恐慌,此后,宋教仁又奔赴各地,发表演说,抨击时政,袁世凯于 1913 年 3 月 20 日,派人将宋教仁暗杀于上海火车站,此事宣告了“政党政治”的破产。
( 3 )二次革命 宋教仁遇刺使孙中山从迷雾中清醒,认为“非去袁不可”,但是大多数革命党人对武装讨袁缺乏信心,主张以国会力量“法律讨袁”。 5 月,袁世凯指责国民党人破坏共和, 6 月,袁世凯先发制人,在同英、法、德、日、俄五国银行签订了条件苛刻的善后大借款合同,筹备了内战经费后,找借口派兵南下,进入江西,发动反革命政变,革命党人节节败退, 7 月初,孙中山在上海召开国民会议,决定“二次革命”,但是由于他们一开始没有统一的行动纲领,没有领导核心,人心涣散,南方各省的国民党军队被袁世凯各个击败,反对袁世凯独裁,捍卫民主制度的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黄兴等被通缉,逃亡海外。
2 、护国运动
( 1 )袁世凯称帝 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加紧了独裁的步骤。 1913 年 10 月,袁世凯以军警包围国会,胁迫议员,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10 日,就任正式大总统; 11 月 4 日,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使国会法定人数不足,无法开会; 1914 年 1 月 10 日,解散作为民主共和制
1 、革命派在与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