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不变点有三:一是招考范围不变,仍为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的社会人员,不包括户口档案保留在学校的非北京生源往届毕业生,这标志着基本报考条件也保持不变,仍以户口和职业决定报考最基本的资格;二是考试科目不变,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申论两科,所有报考者均参加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申论两科考试;三是招考程序不变,通过公共科目笔试后,仍以成绩高低排序确定面试人选,面试通过后要经历体检、考察、审批等步骤。这些政策安排,显示了公务员考试的组织工作具有连续性。
其变化点有四:第一,职位竞争性考试取代了资格考试,这是最大的一点变化。对成绩合格者直接发放成绩单,不再发放资格证书。原来行测、申论两科成绩达到105分以上者,发给《北京市公务员笔试合格证书》,今年改为对于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合格的考生,由市人事考试中心发给《北京市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单》,作为考生参加单位面试及调剂的凭证;考生在报考时只能针对某一职位进行报考,在这一职位上形成竞争。这一变化,从程序上更大程度增加了公务员录用的透明度和公正性,避免了所谓的“操作”空间。
第二,考试的计分规则和录取规则出现较大变化。笔试成绩占50%,面试和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占50%加权计算综合成绩,取代了之前仅以面试成绩确定录用结果的做法。
第三,今年的考试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对于聘任为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且截止公务员考试报名时仍在岗的2009年任期届满大学生“村官”,如在校期间或聘任期间已取得《北京市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合格证书》,经资格审查合格,可凭当时公共科目笔试成绩,按照规定面试比例,单独排序确定面试人选,以当时的公共科目笔试成绩与本次面试成绩按规定比例合成总分。报考同一职位的大学生“村官”与其他参加面试人员按总分由高到低择优确定考察体检人选。这说明具有北京户口的原大学生“村官”,在考试中将受到照顾,录取会有相应的优势。
第四,对于职位调剂的规定更为详细,竞争职位未成功的考生拥有第二次机会。通过公共科目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的人数未达到规定比例的职位,通过调剂补充人选。调剂职位、符合调剂条件的考生名单、调剂职位联系方式,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在市人事局网站上统一公布。调剂的报名办法和资格审查工作由相关招录机关负责,调剂的报名工作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规定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必须达到合格分数线且符合拟调剂职位的资格条件的报考者,方可参加调剂。调剂的人选,要按照调剂报名人员公共科目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这样,事前报考一些热门职位的考生,由于竞争激烈没有考中,在出现调剂职位的情况下,只要及时掌握信息,自身又达到了公共科目的合格分数线,就有报名参加调剂的机会,在调剂环节“获得再生”。考生一定要牢牢把握机会,密切关注人事网站上的职位调剂信息,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报名。
至于考生最关心的试卷构成、试题难度、命题热点、合格分数线,将参照往年情况,并根据本次考试的招录职位(包括类别和数量)、报考人数、录取比例等因素综合确定。按照近几年社会在职报考人员持续增加、试题难度稳中有升的趋势,可以肯定本年的考试仍将“题量保持稳定,难度轻微上调”,在试题的形式上不会出现突变,避免难度大幅度提升,造成报考者无法适应,影响考试结果的科学和公平;同时,考试主管部门还规定,凡招考职位的面试人选达到规定比例的,该职位原则上不得空缺,这也决定了各科的试题不可能不合理地拉高难度。但申论和面试命题,近年来不断寻求变革,要预见新的试题热点和新的考试形式,可能给命题带来的新变化。
相对于从应届生中录用公务员考试,社会在职考试的难度普遍来说相对较低,且申论、面试等主观试题更多地考查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与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关系更紧;同时由于招考方向不同,测查目标的重点也有所差异,各科目试题普遍注重实际工作经验,更多地考查报考者的人生阅历、综合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部分问题还有一定的专业性,这是通用性、普遍性的应届考试所不具备的特点。
对于社会在职类考生来说,备考的第一要务是多渠道获取考试信息,首要渠道则是历年的真题及其解析。要选择好的辅导图书,不要只看价格,要认真地浏览其目录和重点部分,了解其主要观点,判断其价值,要根据书的价值选书,而不是价格;互联网上的资料和预测、辅导等信息丰富,但内容驳杂,真伪难辨,价值不一,应以人事考试部门发布的权威信息为准,同时参考业内公信力高的辅导机构信息。
其次,要制定复习计划,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全面复习考试涉及的知识点。行测主要靠大量做题,要注意正确的解析指导,保证同类试题的作答方向不出偏差;申论和面试需要建立相对完整的政治知识体系,根据社会在职考试的特点,相对侧重民生、社会管理和公关协调方面的知识,对这方面的热点事件要有大致全面的了解;在题型方面,要突出自己把握不够的新题、难题,努力“做自己怕的事”,攻坚克难,打下制胜基础。
最后,要调整好心态,在备考和实际应试过程中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考前充分准备,利用高水平辅导机构的高质量辅导班快速充电,增强信心和底气;考试中碰到不会的题目要保持冷静,努力从试题本身分析和寻找解题信息,注重与自己熟悉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耐心寻找解题的突破口;同时还要运用一下常识来促进试题的解答,比如治理酒驾、教育“富二代”等社会热点问题。在申论和面试中往往考的是应试者的常识,是法律、道德、良知的把握程度,考生应该依循自己的良心去答,给出合情合理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