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阅卷人并不是很关注从哪个方面论证,相比较而言更侧重的是是否条理清楚并言之有理,而句法和词汇则是永远的基本功。所以对于平均分低至接近5分的广大中国考生而言,更重要的问题是词汇和句法的正确性,尽量避免如汉英逐字对照翻译产生的一些错误,时态的混乱,主谓一致或逗号连句子方面的问题等。一篇词汇不足以表达内容或拼写错误过多的作文一般5分以下,而一篇充满句法错误的文章恐怕到不了6分。所以分数上不去并不全是像考生们所说的无话可说。
在考场上遇到一个比较陌生的考题,先要冷静,强迫自己的大脑搜索一遍以前准备的各个高频话题,寻找联系点。如08年下半年考到了几年没考的一道题目:衡量一个社会的优越与否只凭经济实力?初看的确不熟,但是如头脑中闪过食品安全这个话题就会联想到为了营利商业伦理的缺失,高科技的话题就会联想到由微软黑屏引起的健全立法等都是社会文明的体现。
此外对于是以往的考题但侧重点不同的,只要把以前的考题相关联的某一方面扩大些论证就可以了。如今年上半年考的旅游更使人产生偏见还是心胸开阔,就是旅游这个多次考到的话题的一个侧面。
找好切入点,还要注意尽量细化。流于形式的总体论证除了词汇比较大不好写之外还会使论证空泛。如前期考过的依法治国的题目很多人写的就很空,没有联系到电脑技术的盗版方面的法律漏洞,青少年犯法执法力度偏轻失去震慑作用等比较熟悉的话题来写。
学诗功夫在诗外,平时也要注意积累BBC或VOA等英语传媒的近期相关社会问题的报道材料,积累语料库为考试做准备。来自这些媒体的词汇或短语本身就是很精粹的语言,考官也会很欣赏。此外近期的热门词汇,如三聚氰胺(melamine),救市计划(bailout)等是英语非母语的人很难想的出的,如平时有积累自然会为文章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