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总的要求)是什么?
【参考答案】
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
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
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
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参考答案】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1)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
念。
(2)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
(3)实现以积极健康、丰富多彩、服务人民为主要要求的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
(4)实现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城乡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
(5)在全国范围形成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2)必须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
(3)必须是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良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精神文明建设。
5、简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决定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
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
(1)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社
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所要解决的是在全民族、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问题,这是精神文明建设
的根本。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
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
生观、价值观。
(2)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提高整个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教育发
达、科学昌明、文化繁荣,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与科学精神
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条件。
6、为什么说精神文明重在建设?
【参考答案】
(1)党的十五大提出精神文明要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所谓重在建设,就是要把“建设”作为精神文明
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立为本,持之以恒,贵在坚持,讲求实效。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总结历史
经验的基础上,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提出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
(2)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的客观依据是:
①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是由精神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决定的。
②精神文明重在建设,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
(3)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
(4)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贵在坚持,讲求实效。
7、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精神文明建设“重在建设”方针的理解。
【参考答案】
(1)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就是要把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立为本,持之以恒,贵
在落实,务求实效;重在建设,就是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团结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的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
和创造精神上来,集中到满足人民的文化和精神需要上来,集中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
设上来。
(2)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就是要“以立为本”,着眼于立。精神文明建设要按照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
民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性,坚持团结、稳定、鼓劲,以正
面宣传为主,用积极的、先进的、美好的东西去占领思想阵地。
(3)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就是要持之以恒,贵在落实,务求实效。要切实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探索精神
文明建设工作的规律,健全管理体制,制定发展规划,具体落实,抓出实效。特别是要切实增加精神文
明建设的投入。
总之,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是由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所决定的,是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长
期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是总结我国思想文化工作的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科学结论,它体现了精神生产
的规律。
8、试用意识能动性的原理,说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答案要点】
(1)辩证唯物主义首先在肯定意识对物质的依赖的前提下,承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是
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又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意识的能动性是通过人
的活动来实现的,正确的意识和思想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和思想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
作用。
(2)意识能动性原理指明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的重要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它为
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它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目标和
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新世纪宏伟蓝图的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3)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
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
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不适应客观形势的
需要。我们要吸取曾经出现过的抓物质文明一手硬、抓精神文明一手软的教训,贯彻“两个文明”一起
抓的方针,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片面性,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9、试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说明在我国现阶段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答案要点】
(1)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①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即社会意识的变化有时落后于社
会存在并阻碍其发展,有时又能预见未来指导社会存在的发展。
②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之间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历史上有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往往在思想意识
领域超过经济发达国家。
③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不仅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而且同先前的社会意识遗产有继
承关系。
④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从性质方面看,先进的社会
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消极阻碍的作用。从程度方面看,社
会意识的作用有程度的深浅、范围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的区别。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说明,在我国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可能性和必要性。
①社会意识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性原理,指明了我国目前经济上虽然还比较落后,但由于我国确
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有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我们有可能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因此,
我们要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增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信心。
②社会意识继承性的原理,要求我们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正确利用我国悠久的、宝贵的历史文化遗
产,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搞好精神文明建设。
③社会意识的变化同社会存在的变化不完全同步性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的原
理,要求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用共产主义理想和道德教育群众,提高全民族的
科学文化素质,就能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从而极大地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④社会意识各种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原理,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坚持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保证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10、有人认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只要物质文明搞好了,精神文明自然而然就上去了。试
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结合我国实际,评析上述观点。
【参考答案】
(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
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落后反动的社会意识
则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密切相关的范畴,但不是完全对等的。物质文
明与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二者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
的基础;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精神文明重在建设。那种认为物质文明搞好了,精
神文明就自然而然上去了的观点,在理论上是否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的自发论,在实
践上否认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是造成实际工作中“一手比较硬,一
手比较软”的重要原因之一。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在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同时,着力提
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战略性方针,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只有两个文明
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1、试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阐明如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
方针。
【参考答案】
(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物质生产是基础,
对精神生产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但是,精神生产和精神文明也对物质生产和物质文明起巨大的反作用。
没有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就失去了物质基础;没有社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进步,物质文
明建设就会失去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经济建设这一手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会在另一
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和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的战略方针,包括:一手抓改
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一
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在这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中,关键是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
神文明,实质是协调两个文明建设的关系。
(3)因此,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必须一起抓,绝不能一手硬一手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又是一个
长期的历史性课题,这种长期性,决定了我们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而不能一段时间硬,
一段时间软。
12、怎样理解邓小平关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
【参考答案】
(1)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是全面贯彻党的基本
路线的要求,也是十分重要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反复强调: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一手抓经济建设,
一手抓社会治安;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3)正确执行这个方针,掌握这个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的方法,既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又善于“弹钢琴”,防止片面性、绝对化和形而上学。
(4)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必须在搞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建设。邓小平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
(5)越是集中力量发展经济,越是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就越需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强大的动力和
智力支持,以保证物质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的发
展。
(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取得显著成绩的成功经验,也有在工作中执行这
个方针不一贯的情况。对工作中出现的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状况,邓小平多次给予了批评。
(7)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抓社会
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从多方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十四届六中全会又专门作出《关于加强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十五大和十六大进一步做了部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跨世纪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方针和重要措施,都更加明确。现在最重要的是常抓不懈,把
各项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