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许多知名高校里,每天都活跃着这样一群“边缘人”:他们每天早上6点起床,匆忙洗漱完毕,在校门口买个面包就奔向教室;他们行装简单,行色匆匆――清早,比别的同学早到半小时,晚上,熄灯的最后一刻才离开教室。这些数以千计的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旁听生”。
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院校的课堂上,常常活跃着旁听生,甚至旁听生的数量还多于本校的学生。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说,在他上的课里,大约有1/3之多的学生是旁听生,而旁听生中的大部分人都准备要报考他的研究生。
的确,旁听能够让跨专业或跨校的考生接受更有针对性的专业课教学,也有更有利于考生熟悉将来的导师和确定未来的研究方向,有时考生们还能从旁听中获得与考研相关的第一手资讯,甚至能与导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旁听不难,但有效率地旁听却不容易做到。只有把握好旁听的门道,旁听才能真正有助于考研,旁听大有学问。
旁听榜样
旁听时积极主动,让老师记住你
小祝,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后考取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07年考研成绩排名第一。
旁听时间:半年
漫步在燕园中,小祝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对别人说:“我是北大人。”提起一年前那段在“别人学校”旁听的经历,他感慨万千:“尽管旁听要忍受巨大的压力,比如经济压力、孤独感和被排斥感,但是半年的旁听生涯也磨练了自己,教会了我很多,比如我学会了更好地安排学习和生活,个性也变得更加坚韧,其中最大的成就感就是把‘别人的学校’变成了‘自己的学校’”。
小祝是跨专业、跨学校、跨城市的旁听生,他曾到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旁听半年。祝同学选择了与研究生一起小班上课,参加讨论。北大的老师一般都很欢迎旁听生,但是有些老师也很有要求:“旁听可以,但不能参加讨论,如不做作业,就不能旁听!”
祝同学认为旁听生并不只是听听课,抄抄笔记这么简单,而是要以积极的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记得一次课堂上,老师组织了一次很有难度的课题讨论,为了完成发言提纲,小祝四处查找资料,多次向研究生同学讨教,还给老师发邮件请教,忙得焦头烂额。尽管最后小祝完成的作业质量不是很高,但是一个月下来,老师却记住了这个活跃而努力的旁听生。
辛劳的付出总有好的回报。在参加2007年研究生考试时,祝同学发现专业考试题目中就有他参加过讨论的课题,因此答题时轻车熟路,甚至在参加面试时,学校的老师都能认出他来。最终,他顺利被北大录取。
榜样经验:旁听专业课时,态度一定要积极,学习一定要主动、勤奋、踏实。旁听生大都觉得自己是在“蹭课”,生怕被老师认出自己是旁听生的身份。其实这种担心没有必要,因为在老师看来,只要进了教室的大门,都是平等相待的学生,都得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当然,专业基础也很重要,因为旁听生只有在课堂上适时展示出自己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潜力,老师才会对你另眼相看。此外,旁听课程一般选择大一、大二的基础课比较好,外加研究生的讨论课,这对于“双跨”的同学来说,既缩短了新课程学习和复习的周期,也大大提高了旁听的效率,可谓是一举两得。
旁听之鉴
旁听要有的放矢,贪多必失
小韩 河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 报考人民大学人力资源专业,考研失利。
旁听时间:半年###NextPage###
小韩租住在海淀公园外城中村临时搭架的房中,生活极其不方便。小韩原本计划报考本专业,这样考试难度相对较小,旁听也会有的放矢。他到北京后的3个月时间里,骑车转遍了各大高校,陆续听了北大、人大和清华管理专业的课程。说起来到北京的见闻,小伙子很兴奋,以前只在书上见过大名的教授,现在差不多全打过照面,有时还能听到他们授课。正是这样,小韩的自信心在不知不觉中膨胀起来了,寻思着报考谁的研究生最有潜力。可是好几个方向,那么多老师,旁听来,旁听去,小韩自己都犯迷糊了,不知道到底要报哪所大学、哪个专业、哪个导师。于是,他日复一日地骑车在几个大学里来回转悠,最初的旁听计划全被打乱了。直到6月,小韩要离开北京回校参加期末考试,他还在不停地犹豫,居然连报考哪所学校都没有选定。最后不得不把心一横:考最难的――中国人民大学的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专业!结果专业课成绩不及格。
旁听教训:小韩考研失败的原因在于:第一,在新环境中没有选准目标。所谓“百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一般到外校,尤其到大城市去准备考研,面临选择会很多,但是一定要迅速选准目标,然后“咬定青山不放松”。第二,小韩缺乏理性的自我评价。自卑固然是旁听生一大通病,然而盲目自信,同样会害人不浅。对于考研学生来说,旁听的确能够巩固专业基础知识,有利于跨专业考研,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旁听过北大老师的课,考研就一定没问题。名校考研竞争十分激烈,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是成功的前提条件。
总之,高效率的旁听一定要做到“快、准、狠”。“快”,要快刀斩乱麻,迅速下定决心,比如选哪所学校的什么专业,切忌一山看比一山高犹豫不绝,当断不断,延误时间;“准”,要定位精准,包括旁听多久,听什么课,听哪些老师的课,参加哪些讨论活动,有没有可能想办法和哪些老师联系等,以避免做无用功;“狠”,就是要对自己狠一点,要能够抵挡住各种诱惑,要坐得住。
另外,要实现有效的旁听,还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作为旁听生,人生地疏,一定要先安排好饮食起居。古训说的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二是,要有一份良好的旁听心态,踏踏实实,既不能自卑,也不可盲目自信。
跨考教育提示旁听指南
1。吃住问题。住,一般要求能够满足睡觉和休息的需求,学习最好就在所旁听学校的自习室进行。北京高校外的“考研屋”挺多,旁听的考生不妨多比较一下。以北大、清华片区和人大、北理片区为例,租房价格多在300—500元之间(4人间),也有一些单间出租,但价格较前者略贵。考生也可约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旁听,合租的问题便很容易解决,同时在生活和学习上彼此也有些照应。如果是短期旁听,租房就没有必要选择地下室或者8人间,因为备考环境很重要,最忌只图便宜,不顾环境如何,否则会严重影响复习。
吃,一般选择在旁听学校里合适些。旁听生可办理学校的临时饭卡(一般会加收10%-20%的费用不等),但其消费仍然较校外便宜,如北大一食堂、五食堂,都是物超所值的好去处。有的学校还可使用现金,如人大北区食堂3楼、留学生餐厅、北大康博斯餐厅等。相关信息可在校园bbs上搜索,或者找同学打听。
2。听课时间、财力安排。课程表是旁听生的指南,旁听的首要条件是要弄到课程表(找同学,上论坛都可以找到一些)。例如,北大课程在各教学楼都能查到。至于课程的相关教材、参考资料,一般找同课堂的同学或者老师,都会乐意介绍和转借的。其他重要资料,比如专业课历年考研的题目,很多在网上查不到,但是在读研的师兄师姐那里是可以求购到的,里面有大量的各学科的真题出售。
听课时还要选准老师,做好时间安排,遇到好的老师,最好坚持听下去,不要这周听这个老师的课,下周又上别的课。另外,旁听生还要注意分配好专业课学习和公共课复习的时间,应届旁听生还要注意自己本科的学业安排,包括计划什么时间开始旁听,旁听多久,何时回校。
3。广交朋友,多练内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旁听时我们一般都可以找邻座的同学聊天,这样能与本系同学多交流,还可问一些考试方面的情况。如果邻座的也是旁听生,则可以交个研友,相互鼓励。另外,可多参加讨论会,但在参加讨论会前一定要阅读相关参考资料,做好充分的准备。有的小课堂也收旁听生的作业,这时最好尽全力完成。参加这些讨论活动不要害怕出错,毕竟是旁听,这是让老师认识你的好机会。
4。关于检查旁听证。北大、人大去年“不拒绝也不等于欢迎”旁听生的传闻在社会上被讨论得甚是火热。事实上,对于旁听生,许多高校的态度都是比较宽容的,考生千万不要违法乱纪去弄假的旁听证。当然,有些外语学院和外语专业的院系,查旁听证会严格一些,特别是一些小课堂,老师都比较熟悉自己学生,旁听生是比较难进入的。如果实在想去,就先“磨”老师吧。
5。最后,旁听一定要保持自信、积极、乐观的态度。旁听生千万不要有自卑心理,不要轻易泄气,觉得自己矮人半头,漂浮无根。要相信只要付出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
本文由3COME文档频道编辑精心为您收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