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获得四级的奖学金感觉非常幸运,在这里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一路走来的一些小小的感悟!
许多英语学习爱好者谈及自己的学习经验,都会首先提及兴趣是他们学习英语的敲门砖,是浓厚的兴趣引领他们走入英语——这座瑰丽的语言殿堂。我在这里虽也避免不了老生常谈,但我想强调的是,这种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或是头脑发热,而是由于被这种语言所固有的魅力折服进而产生的想要不断地发现它、了解它的持续的热情和不懈的追求。不因为一次考试的打击而抱怨、放弃,也不会因偶尔人前的一个mistake而羞赧、泄气。
我也曾因为高中时自己付出极大的努力,英语成绩却反反复复而一度对自己产生怀疑;也曾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上看高手谈笑风生、舌战群雄而自惭形秽,感觉自己无比渺小。然而这些挫折和小插曲从来都带给我的震动,往往却激发我重新带着坚定的信念继续追求。因此,我想提醒大家的是,面对英语学习时请不要视之为一门课程。它只是一种语言,只要你持之以恒地去了解和熟悉它,它就会成为你的朋友,成为你的一种交流工具,你会忘记句法结构和语言变换规则,只有美丽的思想在你心中流淌。
那怎样才能做到对英语的了解和熟悉呢?我认为就是一个词:模仿。
从发音到表达习惯再到思维方式,我们都应努力向native speakers靠拢,无论通过电视、电影、广播、报纸还是直接和英语为母语者交谈,都应该学着模仿,而不是创造我们自己的表达方式,因为我们是在别人的语言。学英语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能直接用英语去思维,而现在我们大部分人学英语不论是听说读写,实际上都是把我们看到的或者想要表达的现在大脑里做一个转化,或者把想表达的汉语意思先翻译成英语再说出来,或者把看到的英文翻译成汉语才能理解,这样做不仅浪费了时间影响了交流,更重要的是准确性会大打折扣,因为两种语言之间没有绝对的对应。而我训练这种思维习惯的方法是去预测。当我在看电影或听广播时,在基本了解故事情节后,我常常会预测他们下一句话会怎样说,再对比他们实际的说法就可以发现这种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举最简单的例子,英美人讲“没有做某件事”通常会说fail to do something 而不是didn’t do something。我们常说的“语感”,其实就是对英语思维习惯的一种感性认识,而当你真正对这种思维方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之后,学起英语来就会倍感轻松。
再谈谈练习听力的方法吧。
我认为每天走在路上带着耳机泛听基本上是达不到提高听力的目的的,充其量只能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告诉自己我已经尽力了但力不从心。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泛听时由于注意力不在听力材料上,再加上本来就听不太懂,时间一长很容易就会习惯带着耳机但实际上什么都听不着了。所以要想提高听力惟有精听,尤其对本身听力水平很差的同学。而精听则以听写为优。听写时要注意不可没有限制永远听下去,一句话听7、8遍还不懂就不要再浪费时间了,赶紧对照原文看看为什么听不懂,是连读、弱读、单词不认识还是有省略。另外,听写最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要只顾着写单词,要知道听懂大意才是练习听力的关键。如果要泛听的话,可以选一些好的电影或电视剧来看,最好是有双语字幕的,这样边看边听,同时碰到好的地道的表达还可以随时记录下来。
学英语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词汇了。对于CET-4这样的考试来说,词汇似乎并不是什么大的障碍,而且四级要求的词汇也可以满足日常交流的需要。但我认为要想真正掌握好这门语言,在交流顺利的基础上提高表达内容的思想性或者是满足某些专业性的需要,还是很有必要扩充自己的词汇量的。
背单词有两种,一种是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地学,广告牌、广播、甚至食品包装上,只要有心,知识无处不在;另一种就是抱着单词书集中突破了,这个过程虽然痛苦,但只要坚持下来,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英语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前者是日积月累,后者是脱胎换骨。要结合自己不同的学习阶段灵活选择。另外在集中背单词的过程中,我不建议大家一次花4、5个小时把百十个单词背的滚瓜烂熟。因为你一次性记的再牢,也逃脱不了记忆规律的作用,搁久了还是会忘。不如把时间分散开来,每天把背过的单词翻出来巩固巩固,反复刺激大脑皮层,最终成千上万的单词尽收麾下。
回首来时路,得失寸心知。以上就是我对学英语的一点小小认识,非常感谢沪江网能给我这次机会,让我可以和热爱英语的朋友们共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