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频道 > 高考历史 >

2009年高考大纲导读:历史 第五章(大纲版)(2)

2009-03-03 
第一节 调整心态,突破"心理围城"   一、考试一半是靠心态   一年一度的高考,对广大考生是一次极其严峻的考验。它不仅是对考生的知识、智力、技能的考查,也是对考生情感、意志、体力的挑战。无论心理学 ...

  5.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导读】此考点的命题率相当高,在学习时要高度重视。建议:①通过西北、西南、东南等方向,对本考点史实进行归纳,在大脑中形成空间概念;②归纳清朝康熙、乾隆等皇帝的史实;③对明清巩固统一的措施进行分类整理。

  (1)和蒙古、新疆地区的关系

  (2)和西藏地区的关系

  (3)改土归流

  (4)台湾府的设置

  (5)清朝的疆域

  6.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和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导读】此考点的高考命题重点在郑和下西洋。要把握明清对外关系的发展变化趋势。

  (1)郑和下西洋

  (2)戚继光抗倭

  (3)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

  (4)郑成功收复台湾

  (5)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7.明清时期的文化

  【导读】此考点的命题率较高,其重点为科学技术,在学习时要认真掌握。对明清思想家的主张要认真掌握,要注意与西欧启蒙思想家的主张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不同的原因。

  (1)科学技术

  (3)进步的思想家

  (4)明清小说

  (5)类书、丛书的编纂

  (6)西学东渐

  【试题举例】文艺复兴与中国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潮的相同点是(  )

  ①有唯物主义思想

  ②有反封建思想

  ③有完整的思想体系

  ④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和中国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潮,考查考生对历史事件的比较能力。解答时可以通过排除法得出答案。中国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潮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也缺乏广泛的阶级基础,由此排除B、C、D。文艺复兴时期培根和布鲁诺提倡唯物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中国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家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故选A。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现代史

  一、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1.鸦片战争

  【导读】本考点在近年地方卷中有所涉及,考查时多以选择题出现,而在全国文综试题中几乎没有出现过题目。复习时,应着重掌握鸦片战争的背景和林则徐的禁烟运动的原因及其意义。

  (1)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2)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3)鸦片战争的过程

  【试题举例】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是指(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战争

  C.中法战争 D.鸦片战争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解题时要抓住材料中的"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将这些有效信息与四个选项事件爆发的原因相联系进行分析,就能判断出答案。

  2.鸦片战争的影响

  【导读】本考点在全国文综卷或地方卷中都有命题,都以选择题为主,2006年全国文综卷Ⅰ出现了材料题,2007年天津文综卷命制了材料题。在复习中,不仅要掌握各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还应结合不平等条约的内容理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3.第二次鸦片战争

  【导读】本考点在高考中有较多涉及,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复习中应注意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特别是通过《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程度加深。

  (1)英法发动侵略战争

  (2)《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3)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4.太平天国运动

  【导读】要求学生复习时要从各个角度了解并整体掌握太平天国运动。近年高考连续有考题,知识复现率较高,多以选择题出现。考查的重点是太平天国的纲领和时代特点。要重视对拜上帝教、《天朝田亩制度》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时代特征的复习。

  (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2)金田起义和定都天京

  【试题举例】"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这首曾在安徽芜湖地区流传的歌谣反映的史实是(  )

  A.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   B.鄂豫皖根据地的土地革命

  C.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D.北伐战争时期安徽的农民斗争

  【答案】C

  【解析】解答此题时要抓住题干中的"天兵"" 打下南京""田地分",再结合所学知识内容就能得出答案。

  (3)《天朝田亩制度》

  (4)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5)《资政新篇》

  【试题举例】(2008·北京卷)

  下述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  )

  选项 A B C D

  《天朝田亩制度》内容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 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资政新篇》内容 统一政令,以法治国 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 兴办保险事业 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

  【答案】C

  【解析】本题的考查方向以今年汶川地震这一社会热点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属于较难题。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要求学生深刻理解"抗灾"两个字的内涵。为了更好地解决自然灾害带来的灾难并减轻相应的破坏利于灾后重建,兴办和发展保险事业是比较好的解决办法之一。明白这个道理,也就找到了正确选项。对于此类问题切忌逐项分析,而是要认真审题,直接找到相关准确选项,如果逐项分析那么在时间上是基本不允许的,并且这也是出题者设置的陷阱之一。

  (6)天京变乱与重建领导核心

  (7)太平天国的防御战

  (8)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试题举例】(2008·全国文综卷Ⅱ)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  )

  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和时代特征是太平天国的重要内容。解答本题要求抓住题干中的"近代化""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A项是《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B项符合题意,近代化的主要表现应看政治、经济方面。动摇清朝的统治基础,是中国近代化在政治上的表现。C项打击外国侵略势力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D项是具有干扰性的选项,太平天国提出了资本主义发展方案,由于战争时期,没有条件实施。

  5.新思想的萌发

  【导读】近年高考考查了"师夷长技以制夷"、《资政新篇》等,多为选择题。作为新思潮的开端,应重点理解"新"在何处,掌握《海国图志》和《资政新篇》,有可能用材料题形式进行考查。

  【试题举例】(2008·全国卷Ⅰ)

  一位在华美国人士在评论近代中国的一部著作时说:"它是因中英战争刺激而产生的一部成果。我们认为它将极大地摧毁傲慢心态,驱散中国统治者和学究们的愚昧无知,证明他们所属的并非地球上的惟一一个国家。"该著作的作者是(  )

  A.姚莹 B.徐继畬

  C.郑观应 D.严复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鸦片战争之后的新思想。题目中的战争应为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后"新思想的萌发"代表人物选项只有两人:姚莹和徐继畬,姚莹在《康輶纪行》中主要考察的是中国西南各地;而徐继畬撰写的《瀛环志略》介绍了世界各国史地情况,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有利于中国人冲破封建思想牢笼。郑观应是在19世纪60年代出现的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严复是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之一。

  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洋务运动

  【导读】本考点是近年高考的重点,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内容及评价,各种题型都有。中国近代化是近几年关注的重点,复习中要注意变换角度对洋务运动进行思考,特别要注意洋务运动在教育方面的措施。

  (1)洋务派与顽固派

  【试题举例】(2008·重庆卷)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争辩,其核心是(  )

  A.根本目的之争 B.治国方略之争

  C.新旧道德之争 D.政治体制之争

  【答案】B

  【解析】洋务派与顽固派都是地主阶级,其目的都是维护清朝统治。他们之争是维护统治的方式之争,故应排除A、D项。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因此C项不适合,故选B。

  (2)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试题举例】(2008·全国文综卷Ⅰ)

  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 D.耶松船厂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洋务企业的性质。根据题中信息判断此类企业应属于官督商办类型。A项是洋务运动时期官办军事工业,是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军事企业;C项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D项属于外商创办企业。B项是洋务运动的最早、规模最大的民用工业,属于洋务企业中的民用企业。

  (3)洋务运动的效果

  2.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导读】本考点考查重点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要掌握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对中国发展进程的影响。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2)早期的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3.甲午中日战争

  【导读】近年高考对《马关条约》、三国干涉还辽和反割台斗争命题较多,尚有很大的考查潜力。复习时要特别注意《马关条约》给中国的危害和反割台斗争。

  (1)战争爆发的背景

  (2)战争的经过和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

  (3)《马关条约》及其影响

  【试题举例】《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

  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解答此题时要抓住材料中的"内地运送税""优例豁除",这样就较容易选出答案。

  (4)三国干涉还辽和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4.戊戌变法

  【导读】本考点是高考中的重中之重,从背景、经过、内容、结果几乎都考过,多以选择题和问答题出现,尚未出现材料题。应重点把握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和历史意义,注意前后联系。另外要特别注意,"戊戌变法的背景""维新派同封建顽固派的论战"在复习时要重点掌握。

  (1)戊戌变法的背景

  (2)康、梁的维新思想

  (3)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论战

  (4)百日维新

  【试题举例】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开始组建新军。新军的主要特点是(  )

  A.仿效近代军制编练

  B.最早配备近代先进武器

  C.大量征召有先进思想的青年

  D.多以文人充任高级军官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内容与新军的特点,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戊戌变法军事内容包括裁汰绿营,精练陆军,改习洋操。B项"最早"与题干不符;C项与组建新军目的不符;新军的中、下级军官多为国内武备学堂毕业生充任,D与史实不符合。因此正确答案为A。

  (5)戊戌政变

  (6)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5.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导读】近五年高考对义和团运动很少命题,主要考查的是《辛丑条约》的危害。复习时要加强对"扶清灭洋"的口号、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转变、义和团运动的影响、帝国主义侵华及对中国社会影响的掌握,要注意前后联系,构成资本主义侵华的战争史。

  (1)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辛丑条约》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试题举例】(2008·四川卷)

  在近代中国,协定关税特权逐步为西方列强所共享。反映这一过程的条约包括(  )

  A.《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B.《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C.《望厦条约》《黄埔条约》《辛丑条约》

  D.《黄埔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中的条约均反映关税的问题,这一时期正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急需进行大量商品输出的时期,故条约中有此规定。《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签订时,列强主要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故而B、C、D均不选。

  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灭亡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导读】复习时注意对论战内容的识记和理解。本考点属高考考查的重点,所占比重分值也较大,中国同盟会等知识点在高考中反复出现,大多是选择题和问答题。同盟会成立的背景、意义、三民主义的分析评价等,仍将是今后高考的重点。

  (1)同盟会的成立

  (2)同盟会的三民主义纲领

  (3)"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试题举例】(2008·全国文综卷Ⅱ)

  在清末,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根本分歧在于(  )

  A.对西方列强的态度

  B.是否实行"平均地权"

  C.政体变革的方式和目标

  D.应否推行议会制度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属于容易题。只要抓住题干"根本分歧"并结合所学知识回忆就能解答。他们论战的根本分歧涉及近代中国的政体,所以C是正确答案。A项是对外国列强的态度立场。B项实行"平均地权"是革命派的土地纲领。D项推行议会制度是维新派提出的措施。

  (4)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2.清朝政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

  【导读】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应加强复习。辛亥革命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峰,几乎年年都有考题,以选择题为主进行考查。学习过程中应加强对辛亥革命这一内容的综合了解。武昌起义是重点。

  (1)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

  (2)武昌起义和湖北军政府的成立

  3.中华民国的建立和清朝的灭亡

  【导读】本考点是高考的重点内容,涉及考点多,覆盖面广,题型全面。南京临时政府、临时约法、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的意义、教训以及失败原因,都是今后考查的重点。

  (1)"严守中立"和"南北议和"

  (2)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4)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

  四、北洋军阀的统治

  1.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和护国运动

  【导读】本考点在高考中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主观性试题较少。重视对典型知识的考查,如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等。备考的重点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民主共和而进行的斗争。

  (1)袁世凯专权与称帝

  (2)"二次革命"

  (3)"二十一条"

  (4)护国运动

  【试题举例】1915年底,梁启超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中表示:"在现行国体之下,而思以言论鼓吹他种国体,则无论何时皆反对之。"该文要维护的"国体"是(  )

  A.开明君主制 B.君主制 C.君主立宪制  D.共和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护国运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首先要弄清楚"现行国体"和"他种国体"是指什么。"现行国体"是指孙中山建立的共和政体,"他种国体"是指袁世凯想建立的帝制政体。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导读】本考点在高考中出现过选择题与材料题。复习中重点掌握民族资本主义在本阶段的特点、成因及其对以后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背景

  (2)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试题举例】(2008·天津卷)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商轻农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判断历史问题的能力,属容易题。此题考查20世纪初的社会思潮,选项B是明末清初黄宗羲的思想主张,不正确;题干没有反映出张謇对农业的态度,所以选项D不正确;张謇投身于近代工商业,从经济角度看,是发展实业,从政治角度看,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所以选项C的"重利轻义"不正确,选项A是正确答案。

  (3)无产阶级的壮大

  五、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新文化运动

  【导读】本考点在近年高考的命题中出现频率较高,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复习中应注意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的内容及其变化、历史意义,特别要重视与前面的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进行联系比较。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及其兴起

  (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试题举例】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都是近代中国的早期思想解放运动

  B.都提倡民权和西学

  C.都始于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

  D.都抨击封建思想文化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两个历史事件,考查考生的比较能力。A、B、D是共同点。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只适合新文化运动而不适合戊戌变法。

热点排行